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世界的目光锁定在中国,也让中国经济的焦点北移,环渤海区域的龙头效应凸现;同样,2009年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让中国的目光锁定另一座古城——济南,也让山东经济的焦点中移,济南都市圈的魅力尽展。  相似文献   

2.
破解“福利腐败”的“洋”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渝 《廉政瞭望》2006,(5):12-13
中国式的垄断福利并非国际惯例,它因行政垄断而生,尽管中国同西方国家的体制相异,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内部治理和反垄断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于治理中国的垄“断福利腐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曹俊  孙敬鑫 《世纪桥》2009,(7):38-39
2005年以来,西方国家明确提出了“中国责任论”。然而,在中西方不同语境下,双方在提出“中国责任”的背景和目的、评价中国是否负责的标准、以及中国承担责任和发挥作用的侧重点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西方右翼势力仍然不改攻击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老套路,标榜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制造中国威胁论和中国经济崩溃论,鼓噪历史终结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掀起一股股错误社会思潮逆流。在思想文化领域,西方意识形态侵染意图更为明显,各种价值观念碰撞更为频繁,话语权争夺更为激烈。西方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其实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但一些西方国家正在把发达国家这顶高帽往中国头上扣,而有些国人似乎也乐于接受。高秋福在《中国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定位》一文中认为,西方国家给中国戴高帽的目的,是要中国承担与自身发展水平不相称的国际责任,以此遏制中国发展,我们对此要保持头脑清醒,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定位。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即"入世",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十年来,在WTO框架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和成就,同时,世界经济也因为有了中国的积极参与而更具多样性。中国"入世"这一课题,吸引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中央党校教授王东京的文章说,小产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虽令人棘手,但也怪而有趣。说它怪,因为此现象今天西方国家并没有;改革开放前中国也不曾有。而说它有趣,是到了近20年,骤然间在城乡接合部风生水起、遍地开花。为何会这样?我认为是与以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主席在马尼拉峰会上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四个"没有变"的论断。如何理解这四个"没有变",如何以这四个"没有变"为前提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对我们各级干部搞好工作至关重要。习近平主席在马尼拉峰会上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四个"没有变"的论断,就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持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  相似文献   

9.
王玉周 《党建》2013,(6):32-34
所谓"普世价值"的社会载体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 对于"普世价值"的普适性,甚至连一些西方国家的学者也表示怀疑。 "普世价值"的主张,实际上是推销西方的制度模式,改变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 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套在西方资本主义这个魔圈之中,是"普世价值"论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孙来斌  邹阳 《学习月刊》2011,(17):16-17
面对中国正在发展崛起的事实,一些西方人士出于种种原因总是表现得忧心忡忡,要么替中国担心,要么担心中国。其中,"中国威胁论"充分表明了他们的心态。冷静观察国际上针对我国的"中国威胁论"及其最新动向,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为我国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是一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党建文汇》2008,(5):18-18
3月中旬,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但一些西方媒体却对此进行大量失实的报道:这些报道引发中国境内外众多网民的强烈抗议。  相似文献   

12.
和静钧 《廉政瞭望》2013,(11):68-69
冰岛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4月13日到18日携同性夫人约尼娜·莱兹多蒂,正式访问了中国。这是中国首次接待国家元首同性夫妇。也正因如此,她们在中国的每一天。都引来了方方面面的瞩目。  相似文献   

13.
严婷 《当代党员》2009,(10):34-35
马年总会发生些有影响的事。 1978年,马年,小岗的21个指印开创了中国农村的一次变革。 1990年,也是马年,重庆巴县小镇青木关(现属沙坪坝区)供销社(现青木关供销社有限公司)的一次“违规”,却拉开了商业企业走向开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4.
邹德萍 《先锋队》2011,(3):33-35
"灰色收入"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灰色收入"是一个时时牵动人们神经、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灰色收入"这个词在我国辞海里找不到,在西方国家也没有灰色收入之说。客观地讲,在中国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现阶段,灰色收入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南海诸岛进行管辖,但进入近代.西方列强不仅屡屡入侵中国,还霸占越南等周边各国,进而觊觎地处边陲的中国海岛。1909年,清朝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前往西沙群岛巡视.每到一岛即勒石命名,竖黄龙国旗.以示该岛为中国领土。占领越南的法国当时并未抗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潜艇跟踪美国航母”.“中国经济的发展抢走了其他国家工人的饭碗”,“中国即将崩溃”……最近,又一轮抹黑中国的风潮在西方世界刮起。  相似文献   

17.
我国成功应对了危机,率先带动了世界经济缓慢复苏,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的金融体系没有问题,但是中国的外部需求大幅度下降,冲击到中国的实体经济,而中国实体经济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暴露了出来。中国在成功应对危机的后面,表现出"三强三弱"的特征:第一、保增长的动力强劲,措施得力;调结构步履艰难,阻力重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热烈讨论“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的问题,认识正在不断深化中。我认为,我们认准了的,就必须立即变“心动”为“行动”。  相似文献   

19.
张维为 《党课》2010,(21):38-39
在巴黎举行的“中国与西方知识分子高峰会”上,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有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和理念,成了讨论的一个焦点。笔者在会上讲述了中国30年巨变背后的七个独特理念,即实事求是、和谐中道、民生为大、整体恩维、政府是必要的善、励精图治的良政、政绩合法性,其中最核心的是“实事求是”。这些理念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可能会影响这个世界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国际舆论有一个突出的热论话题,就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尽管西方世界仍有少数人在竭力继续唱衰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