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宪萍  魏佳 《前线》2011,(9):41-42
201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同时,物价水平也不断走高,通胀预期持续增强。物价的快速上涨,往往是经济运行的一种周期性现象,是综合因素导致的经济过热现象的反应。一方面,近两年为应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相继推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去年出台了“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  相似文献   

2.
杨艳新 《党课》2011,(15):82-85
今年以来,通货膨胀成为热点话题。放眼全球,黄金价格扶摇直上,大宗商品涨声一片,食品价格不断攀升。新兴经济体、拉美、非洲通胀率接近两位数,发达经济体通胀预期重燃,世界陷入难以抑制的通胀阴影中,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郭琪 《理论学刊》2012,(12):69-72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构建和实现"稳增长、抑通胀、控风险"的要求使得央行进行流动性管理要兼顾价格与金融"双稳定"目标。通过对社会融资结构与价格、金融"双稳定"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及危机期间国外主要经济体在货币政策目标设定与政策实施方面的经验总结,可以看出,社会融资结构对价格水平和金融波动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央行要实现"双稳定"目标,应以社会融资规模为标的,对货币政策框架及其操作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国家统计局发表的经济述评称,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已超过60%,因而,国外市场价格能够比较快地通过传导引起国内价格的变动。输入型通胀已成为我国物价高涨的重要"推手"。所谓输入型通  相似文献   

5.
马亚学 《探索》2011,(2):88-93
在"交易方程式"的基础上分析通货膨胀形成机理。认为近期的物价持续上涨已经进入了通胀时期,这一轮通胀是由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同期货币流通速度加快引起。同时也注意到货币供应量增加并不给当期经济带来通胀,而是具有滞后效应。通过对货币流通过程中微观变量M2向M1M0流动的论证,发现流动性弱的货币向流动性强的方向转移,会带来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近期通货膨胀是由于外汇占款过多、真实利率偏低、币值低估等因素造成货币超发,同期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而消费需求增加,房价高涨、食品和农产品涨价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它是通胀的表象或是通胀带来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我国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多重因素影响,防控通货膨胀可能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要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内外并举,两拳出击",切实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面临严峻形势,通胀压力增大,出口增长趋缓,股市楼市表现低迷,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等等.经济形势的变化,要求宏观经济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把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基调的调整,切实做好经济工作的"一保一控",必须要处理好六大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8.
要闻     
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继续稳物价 7月4日-7月11日 7月4日至11日,国务院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温家宝总理强调,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陆、灵活陡、前瞻陛,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9.
2008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换言之,"保经济增长"将成为一段时间里最为迫切而关键的政策目标。回望2008年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调整让人印象深刻。从"双防"(防过热、防通胀),到"一保一控"(保增长、控物价),再到"一保一扩一调"(保增  相似文献   

10.
从国际经济视角看,本轮通货膨胀的成因主要包括: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与热钱棘轮效应加速通货膨胀;人民币供给激增,导致国内流动性丰裕,游资炒作推高物价;投资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拉动通胀;房地产价格上涨和要素成本提高推动通胀。因此,需要以国际视野,疏堵并举、内外并重地治理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点应是货币政策,核心是汇率政策,人民币要较大幅度地双向浮动,汇率和利率要实现优化组合,实行贷款规模控制,谨慎使用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要调整财政收支结构,继续加强房地产调控;稳定发展资本市场,改变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一财经日报》7月3日刊登署名"央行货政司课题组"的文章说,从基本面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文章说,总结出现恶性通胀经济体的共性教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财政赤字大规模货币化,"中央银行不向财政透支"的规则被打破;二是由于爆发战争、政权失序、社会动荡等因素,经济秩序紊乱,无法有效组织生产,供给长期趋于停滞,远不能满足各类主体需求;三是大宗商品、农产品等重要物资大量依赖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央行在《2010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价格上涨的潜在压力值得关注。央行认为,通胀预期有所显现的原因,一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为应对危机普遍实施了超  相似文献   

13.
《企业党建》2012,(1):2-2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说,2012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复杂,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处理好三者关系,就是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2010年下半年以来,虽然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极力控制国内的物价,但CPI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物价涨幅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破3"、"破4"、"破5"。一时间,"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玉米疯"、"糖高宗""、辣翻天"等次第登场,困扰百姓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肉鱼鸡蛋蔬菜和房子价格普遍上涨,物价涨落牵动着宏观调控的敏感神经,通胀预期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投资观念,物价形势成为牵动党心、稳定民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国内经济呈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国际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而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复杂局面。党中央、国务院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全年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反映通胀与失业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王东京杨明宜张宝江自凯恩斯开始,保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实现既无通胀、又无失业的境界,一直是西方各国政府的一个梦想。但不幸的是,无论经济学家如何煞费苦心,他们也没能帮助政府梦想成真:失业和通货膨胀就像“跷跷板”,按下这...  相似文献   

17.
苏海南 《学习月刊》2010,(23):49-49
两年前.在全球饱受金融风暴之苦时.温总理曾说过一句引起强烈共鸣的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今天,中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回暖.甚至在一些领域多少出现了“过热”的苗头.此时此刻.当我们以未雨绸缪之心来看待物价调控时,这句话仍然有其独到意义——控物价、战通胀,“信心”同样贵比黄金。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指出本轮通胀的成因有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国际上是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一直实行的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内是因为我们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当前通胀已成为现实的情况下,我国政府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胀,这种稳健的总要求就是调节有度,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在具体措施上要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和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稳定物价控制膨胀的十六条措施等方面入手。在本轮通胀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农产品价格逐步合理提高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客观必然趋势;二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得更加紧迫。  相似文献   

19.
速览     
伟大祖国,壮美西藏,扎西德勒!7月19日上午,古城拉萨彩旗招展,雪域高原万众欢腾。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要闻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继续稳物价7月4日-7月11日7月4日至11日,国务院先后召开四次经济形势座谈会,温家宝总理强调,要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20.
有人这样说:在中国有两类人最傻,一是球迷,二是股迷。虽然这话太过偏激,但也道出了中国股民心中的悲愤与无奈。在股市连续大跌、户均蒸发1万元的背景下,"中国股市何去何从"成了每个股民心中一个大大的问号。全球股市下挫,中国投资者惨遭池鱼之殃。全球经济处于艰难时刻,各主要经济体没有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极,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一时欢娱之后,让世界陷入通胀漩涡,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