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欧政府债务水平持续攀升,这不仅影响中国实体经济,也影响中国的虚拟经济,同时,还让中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和“美元陷阱”风险.创新我国应对美欧债务危机的经济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是财税政策从“以资为本”转向“惠民为本”;二是改革汇率制度,以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三是恢复和发展资本市场,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重视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世银 《理论学刊》2012,(2):46-48,127,128
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将人民需求落到实处的需要,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提升竞争优势的需要,是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正确的发展观、致富观、价值观和幸福观的需要.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一要吸引经济社会资源更多地转移到实体经济,二要坚持以调结构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三要把发展实体经济与推动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四要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因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来探讨以下问题:1、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况怎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有哪些影响?2、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3、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影响?我国将如何应对?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由金融领域向经济领域扩散、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首先面对冲击的是企业。企业作为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就业岗位、创造社会财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对冲击、抵御风险、化“危”为“机”,促进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难点、重点均在企业。  相似文献   

5.
金融风暴袭来,让实体经济伤筋动骨。而以实体经济为衣食父母的咨询业,更是陷入极度深寒。在经济严冬,重庆康维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随机应对,通过“三变”,找到了三件御寒“棉袄”。  相似文献   

6.
2009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扩散蔓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深。信息产业如何应对危机、抢抓机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助推湖南“弯道超车”?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肇雄就这一主题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及时果断地采取一系列应对危机冲击、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成效积极显著,亮丽的"中国答卷"受到全世界的瞩目和赞扬。但是,与此同时,个别发达国家散布"中国经济责任论",将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归咎于中国,认为"当前世界经济中的任何问  相似文献   

8.
魏杰 《学习月刊》2009,(9):22-23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确实给中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使中国经济因为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需求下降而出现了增长快速下滑的趋势。但是.中国经济目前所出现的问题.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因为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还没有如此高的相关度。即使没有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国经济现在也会出问题。  相似文献   

9.
马宇 《企业党建》2013,(2):13-14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乃至世界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各国开始反思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危害,转而更加重视实体经济。一些国家采取了诸多措施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即使有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沉痛教训。即使面对国际上对于实体经济投资的激烈竞争,我们似乎还是缺乏必要的应对办法,泡沫化没有去除.“去实业化”反而在持续进行中。目前对实体经济的投资困境值得我们高度警醒。  相似文献   

10.
百家言     
《求是》2012,(15):63-64
胡鞍钢:辉煌十年中国的成功之道过去10年是中国全面发展的"辉煌十年"。中国有效处理了非典公共卫生危机,及时应对汶川大地震并提前完成世界最大规模灾后重建任务,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历史性重大变化:实现了年平均11.5%的经济高增长,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跃升为第二。中国为什么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和巨大成功?从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和动力看,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进入了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信息化和知识  相似文献   

11.
各国采取干预措施效果不佳任何国家无法独立应对危机过剩产能累积影响实体经济本币贬值不能带来出口回暖艰巨挑战摆在我们面前。全球正面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甚至可能演变成人道主义危机。在此,我的主要观点有三。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2,(24):59
从历史经验来看,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们几乎每一次战略突破,都同把重大危机转化为发展机遇密切相关。比如说,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从此成为东亚经济引擎;2001年世纪之交打破困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开始全面进入世界市场体系;2008年以来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开始进入国际体系和世界经济核心部位。由此可见,危机确确实实蕴涵机遇。在一定条件下善于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就能变  相似文献   

13.
李盛霖 《求是》2012,(9):24-2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复杂国内外经济形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之策。交通运输既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构成,又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在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中央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补"政策,引导资金脱虚向实,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振兴实体经济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现将社会关注的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作一综述。一、目前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在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增长面临速度换  相似文献   

15.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因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来探讨以下问题:1、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况怎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有哪些影响?2、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3、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影响?我国将如何应对?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相似文献   

16.
经济结构调整的核心是实现“两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林远  赵周贤 《前线》2010,(4):33-34
<正>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笔谈20世纪以来的经济发展史表明,每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都会导致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都会引发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从这个意义上讲,危机是"创造性破坏过程",是对传统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经济结构的刚性调整,也是新方式、新结构创造性发展的良机。在应对危机过程中,哪个  相似文献   

17.
在西方,唱衰中国的论调从未停歇。在过去20多年,先后兴起三波所谓的"中国政治崩溃论"、"中国经济崩溃论"、"中国社会崩溃论"。一波未平风又起,现在又有人炒作"中国金融崩溃论"。作者认为,在炒作"中国崩溃论"的人中,不排除某些外部势力想借中国经济陷于危险境地之际,否定中国前景,打击国内外社会的信心,加剧对中国的恐慌心理,进而达到"预期自我实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金融海啸扑面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已成"黑云压城"之势。因此,我们特约有关专家来探讨以下问题:1、本次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什么?目前情况怎样?美国的金融危机对于世界主要的经济体有哪些影响?2、全球经济减速,中国经济能否继续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3、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实体经济又有哪些影响?我国将如何应对?企业在目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必要措施?4、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有哪些?  相似文献   

19.
美国金融危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治 《新长征》2009,(2):52-54
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升级,并演化形成了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同时在全球不断蔓延和扩散,不仅给发达国家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面对全球化的金融危机,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找出规律性的问题,引以为鉴,对于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科学发展观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坚定"三个自信"是党中央对全体党员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八千多万党员大部分工作在基层单位。基层党员在党内不仅数量上占绝大多数,而且直接面向广大群众,其一言一行关系着群众对党的信任。基层党员必须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充分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的意义,从而坚定"三个自信",积极应对中国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