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直到著名学者穆青逝世前才透露:“曾经感动和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不能发表,是彭真同志蒙难前夕巨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生前不让我们说这事……”1966年初,“文革”风暴已经来临。一天上午,彭真准时来到人民大会堂,要去西大厅出席一个座谈会。在步上楼梯时,他突然遇到正下楼的江青,便应付地招呼:“啊,你也来参加会?”江青像不认识彭真似的,把他上下打量了一遍,说:“你开会从来是不通知我的,我还敢来参加堂堂北京市长的会呀?看来,我们真不该在此相遇。”彭真站在楼梯上,沉稳地说…  相似文献   

2.
顾育豹 《党史文汇》2005,(10):51-51
1964年10月的一天中午,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万里按约定时间驱车来到人民大会堂,迎接市委第一书记兼市长彭真回机关,以便在途中抓紧汇报工作。彭真刚开完刘少奇主持的一个会议,他走出大会堂前厅后,便兴冲冲地对万里谈了一个打算:为贯彻刘少奇同志“要提高服务行业社会地位”的指示,他要亲自到北京崇文区清洁队去参加背粪劳动。万里犹豫了一下,心想:彭真年已64岁,近来身体又不太好,既要主持北京市的政务,又要参加中央政治局的许多会议,也难分身啊。于是,万里主动请缨,要由自己带队参加背粪劳动。彭真经过思考,终于同意,他握着万里的双手说:“北…  相似文献   

3.
正日本建筑大师福山敏男和日中友好协会会长、著名画家平山郁夫,生前在多种场合,怀着感激和虔敬之心说:梁思成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向美国提出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筑,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留下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梁思成与中国古建筑结缘梁思成是戊戌变法领袖人物、国学大师梁启超的长子,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亡命日本。梁思成于1901年4月20日出  相似文献   

4.
“一心为民动真情,五年政委民满意”这是湖北省谷城县人民送给县委常委、县人武部政委肖初良上校的一副对联。肖初良之所以受到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关键是他坚持党的事业第一,坚持人民利益第一。他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看问题、办事情,一切都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党员干部应时常想着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满意不满意,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党员干部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的工作标准;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员干部…  相似文献   

5.
郭松民 《唯实》2005,(5):64-64
很少有人知道,梁启超有一个日本名字,叫吉田晋。这是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逃亡到日本之后起的。梁启超在日本一住就是13年,直到辛亥革命风云乍起,他才带着“天若佑中国,我行岂徒然”的自信与豪情返回中国。耐人寻味的是,他回国下榻的第一站,就是日本住奉天领事馆。可见他与日本人的关系之厚密亲近。说起来,日本对梁启超是有大恩的,而梁启超也对日本有着特殊的感情。当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四处捕杀“新党”之时,若不是日本公使林权助全力相救,梁启超恐怕早就和谭嗣同一起到刑场高吟“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后来蔡锷  相似文献   

6.
彭真的乡情     
彭真出生在山西省侯马市垤上村。1986年前,虽然山西省曾多次请彭真回老家看看,可彭真一直没有回去。他原不想回去,怕伤心。他是个大孝子,他80多岁的老母亲“文革”时被斗死,他的弟弟、侄子也都被斗。他总说,谁不想自己的母  相似文献   

7.
《前线》1997,(6)
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曾长期担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市长,是首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奠基者。彭真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为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首都的各项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首都干部、党员、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虽然与世长辞了,但他的英名、业绩、思想和风范,将永远铭刻在首都人民。动中。“我们的总任务是推翻旧的政权和建立新的政权”彭真同…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9,(12):56-57
朱四倍在2009年第19期的《半月谈》上撰文指出:9月11日,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在与干部座谈中谈到,党员干部要主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他说,如果党员干部不主动关心群众。干群关系就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了。一个“为上级服务”的帖子曾广为流传:“我是一个县级市的基层官员。我们的一切,从升迁到工资都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不由得我们不为上级领导服务。得罪了百姓,他们顶多骂我们几句,  相似文献   

9.
丁青 《前线》2013,(5):85-85
1988年,彭真曾到新疆视察工作。在一次厅局级干部大会上,他说:“今天,作为一个老党员,我想和同志们谈谈家常。”这次谈话后来被称为“一个老党员的家常话”,收录在《彭真文选》中,成为体现共产党人精神魅力的经典文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沙家浜》作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样板戏,曾经演遍大江南北,盛极一时。其中阿庆嫂的“智斗”一场精彩绝妙,引人入胜,尤为广大观众扬袂击节。《沙家浜》是由北京京剧团推出的,与当时主持北京市工作的彭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此剧也折射出彭真与江青等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抗争。  相似文献   

11.
<正>1936年10月,毛泽东在与斯诺的通宵夜谈中肯定地说,1920年夏天,我已经“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还告诉斯诺,在此之前他的思想曾经是各种主义的“大杂烩”。这之中便有他奉为“楷模”的梁启超和康有为。青年毛泽东“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大,思想也越来越激进。……我正在寻找出路。”当他接触到《新青年》,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便毫不犹豫地抛弃了曾经信服的各种主义,这其中就有梁启超的维新主义,从而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2.
过去常听人们说:“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而现在这样的话不常听到了,相反地,常常听到一些人说:“党员也是人。” “党员也是人”这样的话,一般有三层意思: 一是用来做“挡箭牌”。比如,有些党员干部犯了错误,群众追问时,少数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他是一个“不懂人情世的奇怪人”;有人说他是一个“舍得花钱的守财奴”;有人说他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可是有他这么一个敢于坚持原则“奇怪人”,才使得城北的干部们直气壮地一次次抵制了腐败歪,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他这么一个反对铺张浪费的“守奴”,才使得今天的城北村集体产高达上亿元,不欠国家一分钱款;正是有他这么一个牢记“两务必”的“苦行僧”,才使得他所领的一班人能够立党为公、执政民,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清廉本色。他就是山西省高平市城北居委党总支书记尚民红。(一)作为地处繁华闹市的城北村“一把手”…  相似文献   

14.
每周一至周五,万盛区的群众都能通过遍布全区村、社区的说事室,向党员干部说事、寻求帮助。这是万盛区落实“三项制度”的有效载体。广大群众亲切地说:“有话,就去说事室说;有事,就找党员干部。那是咱们的‘110’!”  相似文献   

15.
党员干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会孤立存在。党员干部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民群众,正常的交往是维系群众的纽带,也是工作的主渠道。然而,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的一些不正当交往现象应引起高度警觉。有的交往“庸俗化”,爱与溜须拍马的人交朋友;有的交往“市侩化”,  相似文献   

16.
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彭真》,是一部有着丰富的历史内容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它以朴素的艺术风格,真实地描述了伟大革命家彭真的壮美人生和丰功伟绩,深情地赞颂了他的实践精神和人格魅力。这部电视剧运用简练而又明快的编年史式的叙事手法,充满着真挚的情感和深厚的历史意识,向当代观众展现了彭真同志鲜明饱满、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真”是彭真同志最喜爱的—个字,是他的名字也是他的灵魂,是他一生追求的境界,也是他一生坚守的信仰。真诚待人,认真工作,追求真理,用一个“真”字来概括彭真同志的性格特点,围绕着这个“…  相似文献   

17.
彭真出山     
彭真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经历千辛万苦,两次牢狱之灾,他不折不挠,奋进不止,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奉献一生,功勋卓著。狱中读书山里“炼剑”彭真同志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第一批被打倒的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于1966年5月受批判,后被撤职。同年12月2日被监禁,坐牢九年。彭真说“不要以为坐牢就是虚度年华,浪费精力,监狱也关不住马列主义,在那里可以读书,还可以思考问题。”凭着“敢把牢底坐穿”的精神,在狱中他能吃能睡,坚持学习马列主义。1975年5月19日,彭真从秦城监狱被送到陕西商…  相似文献   

18.
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对党员干部来说,是一种政治要求,也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一种人格要求。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群众意识淡薄,缺少对群众的真挚情感;与基层群众密切联系不够,服务不够;自身人格形象不佳。增强群众意识,增进群众感情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加强理论学习教育;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践行“为民务实清廉”崇高风范;积极主动与群众交流情感。  相似文献   

19.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五寨县处处洋溢着一股浓浓的春意。党员干部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的真诚和热情,感动着每一位群众,教育着每一名党员干部。徽章牌和民情本三岔镇三岔村党员李永发,每天早晨出门前最不能忘的一件事就是检查衣服上的“共产党员”徽章标志牌。他说:“这可不是个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苑》2013,(12):54-56
彭真是“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被打倒的党和国家领导人。1966年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五一六通知”的下达.就是他蒙难的开始。因此,有些人揣摩彭真不可能不对毛泽东有一肚子怨气。但是,重新复出后的彭真从不以个人的遭遇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他每谈及毛泽东,必先谈其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