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对广西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英语+专业”,是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8,(8)
改革开放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总量占广西全区比重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沿海港口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集疏运条件逐步完善,西南出海大通道作用得到发挥,特  相似文献   

3.
厉畏 《团结》2008,(4):27-30
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快.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已成为国家之间经济竞争与合作的主要形式。2008年初,国务院批准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随着中国-东盟“10+1”合作机制的实施,“两廊一圈”和“一轴两翼”的合作.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经向更深更高层次逐步推进。作为一项重大的跨国工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必须突出两大方向: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7,(3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经济圈和大西南经济圈的中心结合部,地处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泛珠三角合作、西南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是我国西部惟一既沿海又沿边的地区,既是我国大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中国通向东盟的陆路、水路要道,又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区位优势明显,战略地位突出。  相似文献   

5.
陈鸣 《民主》2006,(3):29-34
1999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发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2000年1月,党中央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拉开序幕。民进作为参政党,一直高度关注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关注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民进中央充分认识到, “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6.
广西北部湾吹响人才“集结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月29日,广西在北京举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人才引进推介会",介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并吹响"集结号",公布广西公开选拔干部和100多家单位2000多个岗位招聘人才的信息。包括拿出商务厅副厅长、旅游局副局长、金融办副主任、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副局长等48个厅、处级涉外工作领导职位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职位,面向全国进行公开选拔。这是继2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正式对外宣布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广西务实推进规划进程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王岳 《理论导刊》2001,(1):13-14
为了将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的热潮进一步引向深入,促进西部大开发和陕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2000年11月中旬,陕西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社科院联合召开了“邓小平理论与西部大开发、陕西大发展”理论研讨会。与会者紧贴现实探讨问题,许多文章都富有新意和独到见解。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西部大开发必须立足于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国家宏观调控为保障,把不平衡发展与协调…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携八大长效机制出台,有望将西部大开发推上新的发展台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这部由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牵头编制的规划,是中国第一部有关西部大开发五年总体发展的规划,为未来五年国家持续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关于人力资源梯度开发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其经济、政治、社会意义是多方面的 ,其中 ,我们认为有一点值得人们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加以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的 ,那就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该形成“跨越式发展的示范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讲 ,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关系状态 ,是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关系状态的一个缩影。因此 ,西部大开发还肩负着一个“实验田”的职能 ,即探索由“追赶式→跨越式→超越式”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机制 ,以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过程中 ,探索中国在新的经济背景和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下如何实现其“跨越式”发展。为此 ,在实施西…  相似文献   

10.
吴从环 《党政论坛》2002,(10):37-38
“西部大开发”被称为中国改 革开放从“第一个大局”向 “第二个大局”迈进的历史转折点,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江泽民总书记1999年的“西安讲话”也是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的上下篇。中国现代化的困难之点,不是在东部,而是在西部。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实现,最终也有赖于西部地区的发展。选择“西部大开发”战略,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讲到“西部大开发”,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产业结构的地区性转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拉动中国内需、为中国经济寻求新的增长点,等等。毋庸置疑,这些经济上的反应确实是“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1.
10年来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认识不到位、东西部差距拉大、开发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阶段,我们应在以下方面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是创新西部大开发认识;二是打造黄河中下游三角洲经济区;三是培育完善的产业新格局;四是提供特殊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2.
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步伐,已成为举国上下极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在这场始于新世纪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热潮中,资本市场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上市公司作为经济领域最富有活力、整体素质最高的群体,正面临着无限的商机和严峻的挑战。这是一次跟随政策导向并获取政策支持,从而发展壮大企业的重大机遇。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央明确提出,此次开发西部地区的战略意义堪与80年代初开发四个经济特区相比,将西部大开发提到了相当的战略高度,并逐步推出了一系列配套的方针政策。在近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当前西部证券市场面临的机遇及其存在的缺陷和功能性障碍的基础上 ,从“继续增强西部上市公司在全国的比重”、“积极促进西部综合类券商的设立和发展”、“大力扶持西部基金业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西部大开发所需证券体系的构建 ,并提出了“建立符合西部当前实际的完整而配套的政策体系”、“充分借助证券市场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发展理念和发展思维的转变程度,也许决定西部经济发展能走多远,发展的代价有多大由国家发改委主持,8月18日在甘肃兰州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座谈会透露出的一系列新信息表明,在经过6年多的大规模基础建设期之后,“十一五”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将逐步发生转移,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代表的新理念和新思维,不仅成为西部大开发“十一五”总体规划制定者的主导思想,也成为西部地区决策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金磊 《瞭望》2000,(45)
根据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的计划,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规划将于今年底推出,国家计委正在起草的“十五”规划,也将包含环保内容乃至不同灾种的对策。尽管如此,来自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的专家不久前认为,从整个西部综合减灾的管理体系讲;仍未达到西部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西部开发总体规划应有防灾减灾的明确地位,并应强化防灾抗灾能力的建设。 近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 员多有呼吁为西部大开发 立法。我以为最重要的是应充分关注这一立法的模式、范围及内容中防灾减灾的生态安全度,即从西部开发的资源、人口、环境这些基本要…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决策。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并应加强对西部大开发有关问题的研究。一、要全面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关键是要抓住新机遇,实施大开发,促进大发展。一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突出一个“快”字。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的要求,“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二要把西部大开发真正“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明确一个“大”字。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全国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必须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作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宏图大业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7.
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3月31日在京举行“十五”星火计划发展规划暨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座谈会。星火计划长期得到各民主党派的关注和参与,今年“两会”期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对西部大开发中实施“星火西进”战略提出了许多有灼见、能操作的提案、建议。为进一步集思广益,科技部特邀请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人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听取对“十五”星火计划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世纪之交 ,中小企业发展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在西部大开发中 ,发展中小企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主战场 ,是“三线企业改革”的“消化池” ,是实施生物工程和保护环境的生力军 ,是解决就业压力的主渠道 ,是实施扶贫攻坚的排头兵。西部大开发中发展中小企业必须针对实际 ,抓住战略重点 ,抢占发展先机。  相似文献   

19.
金磊 《理论视野》2001,(1):18-19
“十五”规划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在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面对已经开始的中国西部大开发,必须关注西部生态安全中的防灾减灾建设,应当特别崇尚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靠科学评估,靠灾害风险分析,靠适度的生态环境政策,以确保西部开发规划、设计、建设各环节充分考虑防灾减灾这一涉及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的实施。写作本文的宗旨,在于呼唤提高西部开发决策管理的可靠性,力戒失误。 一、从中国的三门峡水库建设谈起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战略“摆到突出位置”已经近两年了。其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一问题作过不少重要的指示,中央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已破土动工;西部各省的领导对开发问题谈过具体的设想和规划;专家学者也发表了数目可观的文章、著作以参与、影响这一世纪盛事。那么,西部地区的广大干部如何认识“开发西部战略”这一问题?他们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基层和中层领导,是实施“开发西部战略”无可替代的领导者、指挥者、参与者。他们对此问题的认识,最直接地关系到“开发西部战略”的进程和成败。2000年7月中旬,笔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看西部开发”问题,在中央党校两个班次的学员中进行了调查,本文是调查结果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