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经典作家提出的"社会革命的时代"这一历史概念进行了理论思考,界定了"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区别,阐明了社会革命的动力及社会革命时代的特征.这将有助于我们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阶段的理解,弄清过渡时期的社会特征,判断过渡时期的未来归属,进一步推动社会革命的尽早结束.  相似文献   

2.
浅谈妇女生育价值社会补偿与妇女权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女生育是一种社会劳动,具有社会性.妇女在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创造着自己的特殊价值.现行的妇女生育补偿方式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妇女生育价值补偿必须社会化.为此,要大力宣传妇女在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特殊贡献,并制定适合女职工特点的工作制,实现人类自身生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
杨燕萍 《工会论坛》2001,7(4):76-78
人类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创新人才素质的培养,揭示在当代和未来社会创新素质人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育权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生育不再是婚姻家庭的主要职能,生育技术的进步给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生育方式可供选择,生育就由种族繁衍的义务变成个人的权利。虽然女性因为自身的生理特点与生育的联系依然紧密,但男子作为生育的主体,也应该享有生育的权利。笔者试图从分析生育权的性质入手,就生育权的行使、生育权的侵犯与救济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21世纪的时代课题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展现在人类面前的21世纪将是一个发展更加多元化、复杂的时代,各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科技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等都是重大的时代课题.道德教育必须表现出应有的进取性、应变性,积极与时代课题相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功能,对21世纪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的良性运转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人类进入全新的信息社会的时代,信息技术将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它的进一步发展将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为迎接信息社会的机遇与挑战,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采取措  相似文献   

7.
工艺乐观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出现的一种由一些着眼于社会生产高度工艺化、信息化,研究和议论未来社会制度,社会生活变化趋势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及未来学家所倡导的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的社会思潮.这种社会思潮认为:只要科学技术发展,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任何社会制度都将被“趋同”,即达到同一的社会——信息社会,并肯定这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相似文献   

8.
人口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支柱,生育繁衍历来是人类社会的头等大事。生育保险不仅使家庭在经济上获得一定数额的补贴,而且使生育女性能够保持收入和重返工作岗位。我国的生育保险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时期,建国后的生育保险立法与新中国同步。改革开放前,生育保障实行用人单位责任制,各项费用都由所在单位负担。改革开放后,由于企业生育女职工所占比例和经济效益不同,导致企业为减少生育开支不愿或少招用女职工。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家开始生育保障改革,农民工的生育保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社会保险法(草案)》中,“生育保险”仅有六个条文,难以满足应有之需。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有两种生产: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妇女不仅积极参与了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且,由她们的生理特点所决定,在人类自身再生产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和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一些人对妇女的这种特殊作用给予漠视和贬损.至使妇女在工作与生活、改革与竞争中,往往处于受歧视、受排斥的不利境地,阻碍了妇女解放运动和社会文明进步.今天,有必要把妇女生育的社会贡献及其价值补偿,作为妇女理论的重要课题加以研究并付诸实践.一、妇女生育的社会贡献及价值补偿的研究,是研究诸多妇女问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要义,在于其作为一种基础设施,提供给人类普遍使用。传统的职业分工是功能性分工,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现有的职业体系带来"结构性失业"和"全面性失业"的风险。在人工智能时代,趣缘合作可能成为职业分工新的模式。在未来,把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来完成,这实际上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去思考人文、社会与心灵的新空间。未来的职业规划将愈发与兴趣紧密结合在一起,而终身学习和兴趣学习则成为教育革新的重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根本要义。现有的职业体系和教育体系都需要为人工智能带来的"创造性破坏"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