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村,不同姓氏的居民同居于一个村落中,由此衍生出家族与村落管理权的关系。村落公共权力与旺族家族结合,不仅存在有利的条件,而且存在消极的一面。家族的社会威望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但村官应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相似文献   

2.
李娜 《实事求是》2017,(3):103-108
吐峪沟是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族传统村落,现代旅游开发加速了古村落的现代化进程。以现代旅游业为代表的现代性因素的大量涌入,给当地传统社会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复杂而剧烈的文化冲击。在参与旅游业的过程中,交织着物质利益原则和伦理中心原则的矛盾冲突,既是商业利益对亲缘血族群体的撕裂,也是传统文化礼俗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交织与变异。维吾尔族传统村落文化的发展变化具有多元性,其变迁的关键在于将国家和主流社会推动的"指导性和引导性"变迁转向当地的"主动性"变迁,这样才能使文化发展变迁获得内生力量。  相似文献   

3.
刘丽华 《世纪桥》2010,(1):125-126
从政治成熟的视角来看,当代中国政治的变迁就是对中国政治发展之路的有益探索。中国政治发展之路应该是在现行政治制度的框架下对作为制度外在表现形式的政治体制以及体制内权力结构进行逐渐的、适度的调整的过程。中国政治的发展,取决于"现行的政治制度框架的容纳量和承受度"、"政治体制自身的调整和完善的能力程度"以及"中国现有政治体制会遭遇到什么样的挑战"等变量。  相似文献   

4.
孟大虎 《求实》2004,(8):52-55
改革的思想源泉体现为严格平行的两条路径 :自发秩序原则与强制变迁原则。两条路径为什么分别被不同的国家所采用 ,内部的制度规范有什么差异 ,会对改革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通过对现有的改革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能充分激励各方参与人改革热情的方式应当是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5.
乡村政治研究一直是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由村民自治所开启的中国乡村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始终伴随着村落家族与村民自治的博弈。文章将村民自治看作一个突生的制度变量,从农民个体这一微观层面出发,探讨这些个体行动的聚合所形塑出的家族关系、社区关系及村落社区的政治或权力结构,以企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国家、村落、村民之间的关系格局。  相似文献   

6.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生了一次重要转型,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主体和载体的变迁,可以给我们提供认识和反思当代中国政治思想研究状况的一个重要视角。这一转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60年,研究人员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机构中从事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的部分研究人员,主要借助于一些杂志和刊物发表研究成果,研究主体和载体相对单一;1960~1976年,研究人员大量减少,不少刊物被停刊,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在断断续续中艰难发展;1976年以来,随着全国综合性大学纷纷恢复政治学系,并开设相关课程,研究主体的规模不断扩大,研究载体呈现多元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经济体制变迁中的企业伦理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企业伦理从政治伦理中分离出来,在企业伦理意识、精神、规范、建设方法等方面都呈现出进步的态势,并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符合企业实际、具有企业个性的企业伦理模式。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的进步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伦理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道德水平提高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党领导下的农村土地政策一直处于变迁之中。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史,反映了党的经济政策的臻于成熟。鉴往知今,重新回顾与审视90多年来农村土地政策变迁历史,总结经验,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问题的现实,对于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 讨制度变迁动因的理论问题首先必须明确两个概念 :制度与制度变迁。“制度”一词一直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它的定义不下数十种 ,其中比较公认和一致的观点是把制度定义为约束人们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一般根据人们的社会行为的性质和活动领域可将制度划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等。制度变迁一般是指制度规范的结构与功能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它所表征的是社会规范的客观运动状态及其事实陈述。实际上 ,制度变迁的发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人们的主观选择相互作用的产物。我们根据…  相似文献   

10.
1949年以来,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经历了"兴--衰--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它并不完全与当代中国法制发展的兴衰同步,而有其自身规律.在某种程度上,现阶段中国重建人民陪审员制度更多的是从建立人民司法的政治大局考虑的,正像解放初期建立人民陪审员制度是为了打破旧的司法人员对审判的垄断一样,在新时期强调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复兴的政治意义远远要大于解决诉累的意义.本文以新中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变迁为视角,探索制约这种变迁的社会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胡子欢 《学习月刊》2012,(20):116-116
西方经济学从学派上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两大派别。由制度学派所创立的制度经济学属于非主流经济学。制度学派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一、新制度经济学之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代表人物有诺斯、戴维斯和拉坦等人。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路径依赖等。制度变迁的分类及特点:依据制度变迁的理论,制度变迁包括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也称需求主导型制度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国社会价值观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其变迁的特征是:主流价值观式微,非主流价值观兴起。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集体主义失语与个人主义彰显;道德至上让位于利益至上;价值观多元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国际秩序观经历了一个变化过程,从最初对西方秩序观的完全否定、对苏联秩序观的遵从,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同时反对美国和苏联的霸权。改革开放后,中国强调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又提出新安全观;主张尊重文明多样性、加强国际协调和合作;强调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公认的国际准则,同时推动国际秩序朝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强调自身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做负责任大国等等。这些都是在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坚持、运用和丰富、发展。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国际秩序观也越来越务实,更加具有建设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国实现了决定命运的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揭开了中国融入世界现代化、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中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每次重大的社会转型都伴随着道德精神的深刻变化.事实证明,我国的思想道德状况的确正随着社会转型而发生着深刻变迁.  相似文献   

15.
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与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新的发展和推进,从而有利于在坚定中国道路的前提下实现中国梦,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体制与执政方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家谱、族谱作为中国传统宗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尊祖、敬宗、睦族、收族的重要意义,彰显了人们共同的"大家族"心理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数千年来,中国不断有编修家谱的风俗。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年代,家谱的内容和形式有不同的变化,并且修谱的目的和意义也有所差别,经过长期的历史变迁之后,修谱也从官方普及到民间。当代民间修谱之风盛行,从其内容和形式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传承至今的宗族意识的嬗变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探讨当代民间修谱之风盛行的原因,以及宗族意识的现代变迁与利弊,可引发人们对当代民间修谱热的反思及对宗族意识的珍视。  相似文献   

17.
合理有效的金融制度对形成良好金融秩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着重分析我国目前金融失序的制度性原因,包括正式金融制度的缺陷、金融道德伦理维度的缺失和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局限性,并对规范我国金融秩序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乡村社会,村庄边界封闭,农民流动少,内生规则和机制维系着社会的秩序,乡村治理稳定而有序。然而,随着现代国家建设的快速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加速流动,乡村原有的价值观念、社会认同和行为模式发生了巨变,乡村社会的经济基础、价值基础、政策基础都在改变,这些对乡村治理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难以适应治理基础的变迁,以至于出现了各种不适应现象和治理困境。乡村社会要适应这种巨变,必须立足于人口流动的现实,从价值培育、治权塑造及机制创新等层面,挖掘乡土社会内生资源,融合国家治理的目标和方式,构建起与转型乡村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关于革命胜利后组织何种形式的国家政权,毛泽东先后设想了多种方案。毛泽东的这些设想,因其所彰显的策略的灵活性和目标的坚定性,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仍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化改革和知识经济化是其变化的深层原因。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当代中国急需构建橄榄型的社会结构形态,这是今后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