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要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必须把评价干部的标准统一到“三个有利于”的用人标准上。一般而言,对一名干部的评价通常有三个标准,即领导的标准、考察人的标准和被考察对象所在单位干部群众的标准。由于上述三种人各自的素质、好恶不同,所处的角度、层次、要求和对被考察对象的了解程度不同,分析认识问题的水平不同,因而对被考察对象自然有不尽相同的评价标准,这是很正常的。但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原因造成的三种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干部任用上实行“公示制”,对于选好、用准干部,具有很好的保证作用。为使这项工作在实践中更趋完善,笔者以为,还应大力倡导和推行干部的“考察公示”。干部的“考察公示”,指在干部考察时,对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中评价比较高,推荐比较集中,可以提拔、任用或拟提的对象,在考察时应予以公开,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向考察组反映情况,并及时地予以调查核实。“考察公示”能够较好地弥补干部“任前公示”存在的不足,使干部任职“公示制”得以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干部“考察公示”,有利于避免干…  相似文献   

3.
为更加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册亨县在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工作中,采取“上评下、下评上、上下结合”方式,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换届考察工作的全过程。在考核评价内容设计上,注重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为指导,对党政领导班子、党政主要负  相似文献   

4.
《前线》2006,(9)
(接上期)14.什么是干部考察?干部考察是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确定的考察对象进行全面了解和公正评价,为干部选拔、任用、升降等提供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干部选拔任用的关键环节“。知人”才能“善任”,做好干部考察工作,对于提高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5.干部考察的具体方法有哪几种?根据《干部任用条例》规定,干部考察的具体方法有九种:①个别谈话;②发放征求意见表;③民主测评;④实地考察;⑤查阅资料;⑥专项调查;⑦同考察对象面谈;⑧经济责任审计;⑨听取组织(人事)部…  相似文献   

5.
干部考察是选拔任用干部的关键,也是公正客观评价干部的基础,考察时要不“看走眼”,就要结合干部工作实际,做到“五看”。一看作风上的“说与做”。现在有的干部“演讲”能力很强,会上满腹经论、慷慨激昂、表态许愿,使听的人觉得很来劲、很鼓舞。但一走下讲台,那美丽的“宏愿”却总是不见实现。对这样的“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干部,考察时要特别注意。二看政绩上的“真与假”。要谨防“数字出干部”、以材料堆砌荣誉、用样板应付检查。考察这类干部不能被牵着鼻子走,有时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使这些擅长“务虚”的干部措手不及,显出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6.
干部考察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正确识别干部、准确使用干部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一、在考察内容上,要突出重点,把握“大节”公正准确地评价一个干部,关键是看主流和本质,而要摸准干部的主流和本质,就必须在全面考察了解的过程中,突出重点,把握“大节”。什么是“大节”?一是德行。  相似文献   

7.
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管理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要不断提高干部考察工作水平,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实到干部考察工作中去,把“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的政绩观落实到干部考察工作中去,把“人才是第一资源、人人都可以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中”的人才观落实到干部考察工作中去。一、建立科学的干部考察指标体系。干部考察指标体系,是对干部考察内容的全方位展示,是对干部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瞭望塔     
《北京支部生活》2012,(10):36-37
上虞市:多维考察法立体识别干部为确保干部考察准确、翔实、全面,浙江省上虞市探索运用多维考察法,通过“5+1”干部鉴定书,努力反映考察对象全貌,提高对干部的分析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9.
吴奇文  晓理 《党课》2012,(13):57-59
《干部任用条例》对干部考察的程序明确规定:“采取个别谈话、发放征求意见表、民主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同考察对象面谈等方法,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其中,考察谈话是干部考察工作的重要方式,考察谈话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干部考察工作的成败。那么,如何保证考察谈话的效果?其中是有技巧可循的。  相似文献   

10.
潍坊市在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工作中,将考察组成员集体与考察对象逐人面谈作为干部考察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干部奠定了基础。实践表明,要使集体面谈取得预期效果,应注意把握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知人”是“善任”的前提。考察则是“知人”的基础,干部考察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干部任用过程中人岗匹配的程度。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提高干部考察工作的质量。 一、考察前要做到“三备” 一要“备”全局工作情况。即根据考察重点,充分了解全局面上或线上的工作情况。这样,在考察和评价一  相似文献   

12.
干部考察是干部工作的前端与基础,为选任提供直接依据。十八大报告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许多新要求新精神,我们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认真落实坚决执行,在干部考察评价中杜绝“三种陋习”,确保每一名干部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颁布,对于规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贯彻落实《条例》的实际工作中,有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不容忽视的现象,就是在干部考察这个关键环节上,反映考察对象的优点易,反映缺点难,反映成绩一二三,有理有据,反映不足则轻描淡写,含糊其辞。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干部考察失真,影响组织部门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客观公正地提拔使用干部。其主要表现为:千人一面型。所谈干部缺点,或“理论学习不够”,或“遇事不够冷静”,或“批  相似文献   

14.
马金元 《共产党人》2008,(16):25-25
选准用好干部,前提是正确地评价干部,但对干部的考核评价,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操作层面,一直是个难点。近年来,我们结合推行“三推两考”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坚持群众公认与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相统一的原则,不断丰富干部考核内容,改进考察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民意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权重”,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15.
首先,要解决“不想听真话”的问题。考察干部本来就是为了掌握干部的实际情况,对干部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为选人用人提供可靠依据。作为地方或部门领导,理所当然地希望通过考察听到真话,了解到真实反映。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恰恰不希望在考察中听到真话。因为那些由领导“授意”的考察,一般都是先确定提拔人选,后走程序,实际上只是过一下场,能否听到真话并不重要;有的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在考察前先定调子,把考察对象大加赞赏一番,俨然“伯乐”发现了“千里马”,谁还敢说个“不”字;甚至有少数领导干…  相似文献   

16.
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干部有一种感觉,就是在干部考察工作中,了解真实情况难。江泽民同志指出,“要像X光一样快捷准确地了解干部”。对于从事干部考察工作的同志来讲,也确实想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做到快速准确。客观公正。但事实上,干部考察工作往往受考察者人为掩饰和误导,造成了解真实情况难的状况。从心理学的角度和当前的社会风气影响分析,造成这种不正常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从个人恩怨出发,有意不给那些敢抓敢管的干部说好话;有的觉察到某某考察对象可能会提拔,于是就“多栽花少栽刺”,“优点煌煌,缺点寥寥”;有的担心…  相似文献   

17.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 ,存在着对考察对象失真失实的问题。干部考察失真失实的主要原因 :领导用人的指导思想不正确 ,考察人员的素质不高 ,缺少衡量干部标准的科学方法和量化尺度及考察范围与谈话对象设置不科学等。为了防止考察失真失实 ,“一把手”必须是党性强、公道正派、知人善任的领导者 ,考察时应动静结合 ,扩大考察范围 ,建立健全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考察队伍。  相似文献   

18.
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我县在认真贯彻《条例》的基础上,把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工作政绩、民意基础结合起来全面地考察识别干部,以防止单纯的以票选人或以考试成绩选人。为此,我们在民主推荐和综合评价干部的方式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多元推荐、量化评分”的办法,把多层次的推荐票、本人的资历、工作实绩进行量化评分,在综合排队的基础上,经过组织考察和常委会研究,确定拟任人选。多元推荐是指选任干部的过程中,在确定考察对象之前,通过基层单位群众、所在党组织、有关部门及县四…  相似文献   

19.
“三讲”教育富有创造性的实践,为我们今后完善干部考察工作,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干部,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我们应当把“三讲”教育中的有效做法借鉴运用到日常干部工作中去。要把干部谈话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结合起来。“三讲”教育中,以干部谈话为主,辅之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到干部考察  相似文献   

20.
蔚县县委、县政府自1994年以来,坚持“凭党性看干部、凭成绩用干部”的原则,从本县实际出发,狠抓了乡局级领导干部的考察、评选、任用、考核、管理等工作改革,实现了六个方面的新突破.一、变“一家负责”为“多方参与”.实现干部考察客观公正的新突破.过去,对乡局级领导干部和拟提对象的考察,大都是组织部一家负责.由于组织部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看问题的角度容易模式化,所以对班子和干部的考察评价难免出现偏颇.现在我们的干部考察虽仍是以组织部为主,但由县委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主要领导带队,纪检、县委办、宣传、统战等县委部门参加,增加了考察力量,弥补了独家考察的缺陷,增强了对干部考察的客观公正性,为干部的调整使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