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战略转移过程中,2500余名女红军参加长征,担负组织宣传、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甚至前线作战等任务。长征女红军发挥女性独特优势,以无私奉献、宽容隐忍、团结乐观、一心为民、自立自强等美好革命品质展现出中国妇女觉醒后的崇高风范,重塑了中国妇女形象,书写了中国妇女运动史上的辉煌篇章。长征女红军的美好革命品质,既是苏区精神的赓续创新、长征精神的有机构成、妇女解放的精神丰碑,也是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正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红军开始长征后,完全是没有后方的流动作战,部队的给养保障自然比在根据地时要困难得多。纵观历朝历代流动作战状态下的部队,一般容易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但是,长征中红军打破了这个规律,成为执行群众纪律的模范。  相似文献   

3.
周铁钧 《湘潮》2023,(1):19-22
<正>古语有言“民以食为天”,兵家训诫“粮草先行”,都说明后勤保障是维系人类生存和保证作战胜利的根本因素之一。20世纪30年代,英勇的红军将士远离根据地,在强敌环伺、环境恶劣,衣不御寒、食不果腹的处境下,走完了凶险重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常人难以想象的情况下,怎样创造出长征的人间奇迹,从这舌尖上的二万五千里,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4.
长征时期,毛泽东称军事情报工作是红军“走夜路的灯笼”.从土地革命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人民军队军事情报工作建立了完善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情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因抗美援朝是首次出国与“联合国军”作战,在军事实力、语言交流、兵要地理、气候环境、后勤保障、友军配合、隐蔽战线等诸多方面与国内作战不同,...  相似文献   

5.
遵义会议是长征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结束了“左”倾错误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般认为,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对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起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长征的主持筹划工作是由“三人团”负责的,作为“三人团”成员之一,周恩来在党和红军中的身份和地位重要而特殊。周恩来以其实际参与领导红军长征和直接指挥作战的核心领导人的身分和地位,对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薛庆超 《党的建设》2014,(12):63-63
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围堵和残酷的自然环境,红军长征过程中兵员损失极其严重,为了保证作战需要,就必须不断补充兵员。迄今为止,靠宣传动员和打土豪分财产“提高了群众的革命觉悟”,所经之处“群众积极报名当红军”成为所有历史文献的经典表述。  相似文献   

7.
红二十五军长征过程中十分重视后勤保障工作。在医疗保障方面,红二十五军下设有军医院,医务救护人员的尽职尽责大大减少了红军指战员的伤亡,提升了红军的士气。在给养保障方面,红二十五军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物资的主要来源有自制、缴获、没收、群众支援、购买等。总体上看,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的后勤保障均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8.
宗帅 《福建党史月刊》2014,(2):22-24,31
红军长征本来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做出的一次战略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边打边走,边走边议,边议边调,行动路线和目的地几经变换,最后走到了陕北,并在此落脚,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起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之所以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不仅因为其长期、长途的艰苦卓绝,更是因为由长征而孕育和传承下来的长征精神。而缔造和弘扬长征精神离不开长征中的以及此后的宣传工作。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宣传了政策,争取了群众,稳定了队伍,削弱了敌人,其经验值得总结,其特点值得研究,其作为宣传队的历史地位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再次观看了激动人心的《长征组歌》,又沐浴了一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洗礼。我边看边思考,在那样空前艰苦的条件下,红军却能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胜利完成长征,创造了历史奇迹,原因何在,动力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名闻道边的359旅不仅生产建设是模范,在转战南北的杀敌战场上,更是英雄辈出。仅从该旅走出的“独臂将军”就有3位,这在我军历史上是少有的。南泥湾独臂生产英雄晏福生晏福生失去右臂,是在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的飞机扔下的炸弹炸伤后不能保住而被迫截肢的。遵义会议以后,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红军执行一系列正确的作战方针,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使红军逐渐转危为安。而这时的张国森倚仗着红四方面军较强的实力,拥兵自重,企图另立中央,对中央提出的作战计划出尔反尔,致使局势严重恶化。在这种情况下,红二…  相似文献   

11.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也是长征胜利的基本经验。这是被长征中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证明了的真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受重挫的主要原因,是临时中央的领导犯了严重错误红军长征是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从我们方面说,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离开了根据地,没有了根据地人民的支持,并且处在不断的流动作战中,生存和发展十分困难。从敌人方面看,蒋介石组织了几十万大军对红军围追堵截,运用了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在红军渡过大渡河前的8个月的万里征程中,几乎经常处在敌人的包围中,无日不战。此外,蒋介石…  相似文献   

12.
长征金曲——《打骑兵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定一、李伯钊合写的《打骑兵歌》,是红军在长征途中最爱唱的一首歌,它激励着红军指战员们勇敢地同敌人的骑兵作战.这首歌的歌词流畅,曲调铿锵,它在红军中广泛传唱,可说是长征部队中的流行金曲.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7,(12)
长征时期,萧华作为红军的高级政工干部,大胆创新,积极苦干,摸索出了许多政治工作的好方法,在思想政治工作、火线政治工作、民族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出色的实践,保持了官兵思想稳定,配合了行军作战任务的完成,促进了民族团结。萧华在长征中的政治工作实践,构成了他戎马生涯中最辉煌的篇章之一,也成为了我军政治工作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正据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统计,当年红军作战部队的官兵平均年龄只有18岁,9岁参加长征的向轩曾被确定为年龄最小的红军战士。长征中,有没有年龄更小的人?答案是肯定的。在红军长征途中,有两个婴儿跟随自己的父母走过雪山草地。其中一位是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当时中央不允许小孩参加长征,但是,如果被国民党发现谁私藏了红  相似文献   

15.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举世公认的艰苦跋涉,它所经历的艰辛与险恶,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那么红军靠什么而战胜了困难并最终赢得了长征的胜利呢?确立正确的苦乐观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保证。红军长征是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在历时12个月的光阴中,天上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而我们的红军在既缺乏给养又缺少武器弹药的情况下,只能迈开自己的双脚,进行军、边筹粮,边给养、边打仗。他们过的是天当房、地当床、筹火御寒.野菜作粮的艰苦生活。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黄道受中共中央委派任闽北分区委书记,在中央红军长征后,奉命留在闽北坚持游击战争。黄道领导闽赣边地区红军开展游击战争,保存了红军力量,保持了革命阵地;领导闽赣边红军以一支强有力的部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  相似文献   

17.
<正>早在红军时期,我军从事情报工作的同志们就曾经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密码,为配合红军反"围剿"作战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征途中,在战事频繁、极度艰险的环境中,情报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连续工作,出色地完成任务,为毛泽东和党中央实施正确指挥,突破国民党军围追堵截,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7,(11)
1934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进行长征,长征不仅仅是红军的战略大转移,更是对于党民族政策的完善。长征途中,红军转战14个省份,途径苗、瑶、侗、白、彝、回等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得到少数民族人民的广泛、大力支持,红军很难实现战略的大转移。研究红军长征时期党为何高度重视民族政策,开展少数民族工作,总结红军长征时期民族政策的内容、特点及制定民族政策、开展民族工作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继承、发扬红军的长征精神,开展民族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长征精神孕育形成于整个长征过程,而贵州因为在红军长征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为长征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红军进入贵州是历史的选择作为国民党在南方的反动统治中最薄弱的区域,贵州很早就成为红军转移的目的地。1930年4月中旬、5月上旬,为避敌重兵"围剿",红七军及红八军(10月合编为红七军)一部分别从广西进入贵州荔波,榕江、从江等县。12月中旬,红七军约7千余人经贵州黎平县水口地域北上中央根据地。由于在湘鄂边和洪湖苏区反"围剿"中失利,红三军于1934年5月中旬  相似文献   

20.
秦俊 《党史博览》2008,(10):39-41
一 习仲勋生于1913年10月,13岁参加革命,15岁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21岁出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他与刘志丹、谢子长等人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成为红军长征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