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在自觉     
每当走进我们的教室时,就能看见贴在教室后面墙上的“贵在自觉”四个鲜红大字,这是结合《公民》课的內容写的,勉励我们时时刻刻自觉遵守纪律,自觉学习。通过《公民》课的学习,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特别是在第二课中,我懂得了自觉遵守纪律的道理。要从遵守《中学生守则》做起,要坚持不懈,才能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我以前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或讲话,学习了《公民》课后,我基本上能控制住自己了。记得有一次上课时老师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板书,我想趁这个机会跟后面的同学讲话。可一转身,看到了后面墙上“贵在自觉”四个鲜红的大字,好象正  相似文献   

2.
自从升入中学以后,我们便又增加了一门新课——《公民》。它教我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懂而生活中又十分需要的东西,并且帮助我解决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去年冬天发生的那件事,至今使我记忆犹新。那天一大早,叔叔高兴地来到我家,进门就说:“小娜,我今天去北京,有什么东西要捎吗”说着,把七八盒糕点放在桌上。“没啥可捎的。”我边说边要看看盒里装的是什么点心,因为我知道,他是去婶婶家,礼物肯定挺高级。“别动,千万不能动!”叔连忙阻拦我:“里面  相似文献   

3.
<正>我和妻子是在民营企业上班,我们有一个共同爱好,就是看杂志。妻子爱看时尚类杂志,我除了喜欢看军事杂志之外,也爱读《公民导刊》。每个月我都会到重庆图书馆借《公民导刊》回家阅读。有次,妻子拿过《公民导刊》翻了两页,说这种杂志政策理论性强,你读起来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文明     
正 是在像我们当今所普遍经历着的经济困难的时代 ,人们才会清楚地认识到存在于一个民族心中的道德力量的强大。……对多年来一直认为我是它的公民的那个国家的行为做出评判 ,不可能是我的任务。也许在一个唯有实际行动才有意义的时代 ,对别人的行为进行评判简直是不务正业。今天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问题是 :我们如何能够拯救人类及其精神财富 ,怎样使欧洲免于一场新的灾难。毫无疑问 ,世界危机以及人们因此遭受的痛苦与匮乏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那些我们亲眼所见的危险的动乱……。处于领导地位的政治家们又要与二十年前一样 ,再次担负起重…  相似文献   

5.
在中学里,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有多种的,其中,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是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重要任务。《公民》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教材。《公民》课的教学,必须与学生思想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我在《公民》课的教学中,试行了几次课后作业——布置学生写学习心得体会(在三个班共写了三百七十多篇),收到了较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半年来,我们实验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教学大纲》编写的新教材《公民》。实验结果表明,《公民》新教材具有可读性,可讲性,也有可考性。既有丰富的基本知识可以对学生进行考试,又有明确的行为要求可以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是《公民》教材的一大特点。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包括教材改革、教法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我们在实验新教材的同时,对考试制度也进行了改革探索。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7.
曲相霏 《人权》2013,(4):50-53
一、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特征分析1949年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之后的四部中国宪法,可以看到宪法上的"人"①有两次转型。1949年《共同纲领》对"人"有两种表达,一是"人民",一是"国民"。《共同纲领》特别有意思,它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人民,把义务都给了国民。当它规定权利时就说人民有什么权利,当它规定义务时就说国民有什么样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分离的。1954年宪法开始使用公民这个概念,权利和义务在公民身上得到统一。从以人民的身份享有权利到以公民的身份享有权利,这是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就是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宪法,这个条款被称为人权条款。在人权条款入宪之前,宪法基本权利的主体是公民(只有一个例外,即总纲第32条规定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基本道德规范,言简意赅,科学准确,易懂易记,既包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又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超越     
李平 《中国减灾》2005,(7):55-55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我们唯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这句话,从我读到它的那天起就一直撼动着我的心旌,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并不懂得它的含义。后来,我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唐山大地震前,在唐山的一所小学里,一年级的班中有一对龙凤胎姐弟,聪明漂亮的姐姐是班长,健壮憨厚的弟弟总是面带笑容。当大地震来  相似文献   

10.
责任和担当     
兰斌 《公民导刊》2011,(12):56-56
2011年《公民导刊》11期刊发了《让儿童入园不再难》、《孩子,我们伴你走向光明》等与孩子有关的文章,都是正面的、主流的报道,看到社会各界关心祖国的花朵,看到"花朵们"健康茁壮地成长甚感欣慰。目前,我市放羊式教育和小学化教育在幼儿园普  相似文献   

11.
“弹指一挥间”。当我在自己的电子信箱看到为庆祝重庆直辖10年而发来的“我看人大这十年”的征文约稿信函及读到重庆人大报刊报道的相关消息之后,便亟不可待地翻出了1989年以来我在重庆人大报刊发表的所有文章的原件。细细一数,居然有三十余篇之多。而且,其中有二十五篇文章是在重庆直辖后的这10年间发表的。这就是说,仅重庆直辖后的十年间,我在该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公民导刊》和《公民报》发表的文章就多达二十五篇啊!很快,我从中找出了重庆直辖后最早发表自己文章的那期《公民导刊》和《公民报》。哦,导刊是1999年第5期,我发表的是在该期“公民视野”栏目的《世纪之交要正确对待工作压力》一文。报纸稍早一些,是1998年11月24日发表在头版“直言快语”栏目的《“开门立法”好!》。当时,虽然重庆直辖才一、两年,但对比重庆直辖前后市人大常委会所办的一报一刊,从其变化中既可看到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一些变化,又可感觉到整个重庆市的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朴素与学习     
记得小时候,我的衣服短了,妈妈接了一段布又让我穿上。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不给我做件新的?”妈妈笑了,语重心长地说:“衣服还能穿,明年再做新的。生活要朴素些!”那时,我对朴素还不完全理解。可是朴素的种子却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进入中学,学习了《青少年修养·艰苦朴素》一课后,才真正懂得朴素对青少年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修养》告诉我们,朴素就是克勤克俭,不贪图享受。它是劳动人民的优秀品德,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革命队伍的光荣传统。千百年来,历代劳动人民都把它视  相似文献   

13.
自从我学习了《青少年修养》以后,我的进步很大,书中的内容深深地教育了我,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以前,我是一个怕脏怕累的孩子。放学回家,有时间也不和妈妈一起料理家务,而是放下书包就出去玩了。家中养了几百只鸡,都是妈妈一个人料理,有一次,妈妈让我去给鸡添水、添食,我一看又脏又臭的鸡粪,就噘着嘴说:“我还有作业呢。”等妈妈一走,又去玩了。我学习了《热爱劳动》这一课后,知道了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历史,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源泉,劳动者是人类幸福的创造者。因此,劳动是光荣的事情。热爱劳动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老师给我们讲了朱总司令和战士  相似文献   

14.
在高更的作品里,我能看到上帝的影子,能看见快乐和无邪,能看见生与死之间流畅美妙的转换,没有痛苦,没有阴影。艳丽,即是纯净。这是我从卢梭那里得到的结论。怀斯笔下的窗是我的人生理想,一种规范,闲静、呼吸自如、芯子夯实了的生活。 ——洁尘《碎舞》  相似文献   

15.
最感谢人民论坛因为2006年毕业想考国家公务员,看到了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人民论坛》双周刊每期文章的目录,觉得很有深度,便拜读了几期杂志。没想11月B版的特别策划《”圈地冲动”考验土地新政》与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关于土地问题的主题正好类似,因为仔细看了这期杂志,平时最不擅长写作的我下笔如有神,这次公务员考试笔试得高分,我最感谢人民论坛!北京读者阮明山我的良师益友与《人民论坛》杂志结缘是在2006,很巧的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杂志就是杂志改版为双周刊的第一期。这对《人民论坛》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而那一刻我的生活也从此和它发生了…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政治课教学》第一期上,刊载了《<青少年修养>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我们看了这个大纲,感到非常高兴,对初中学生开设《青少年修养》课,是在改进和加强中学政治课方面走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祝愿《青少年修养》这门课程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上,做出重要贡献。一中学开设《青少年修养》课,将使中学政治课别开生面。它从思想品德教育入手对中学生进行政治教育,这就较好地改变了中学政治课的结构,为中等学校政治课的系统化打下了基础;它从实际出发,既针对学生的思想,又结合社会现实,贯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它增加了形  相似文献   

17.
看到《中国建设》征文,题为"我的异域生活".触题生情,心里很不平静.半个世纪以来,一个又一个的异域生活片断,使我深有所感,深有所思!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理念。它既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又符合当代中国国情;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又包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它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它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党,中华民族是一个负责任的民族,我们愿意并能够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最近,翻阅了台湾初中教材《公民与道德》,虽然就其内容来说,有不少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但仍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公民与道德》是台湾初中一门重要的科目。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公民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和基本知能,如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教育、社会、法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来成为一个健全的公民。《公民与道德》共分六册,供初中三年使用。第一册“完善的教育”分四个单元12章,主要是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向学生介绍…  相似文献   

20.
2012年7月27日,浙江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国防教育条例(修订)》。新条例对增强公民的国防观念,提高全省人民的国防意识,又一次敲响了时代的警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