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实》1995,(12)
九月的徐州会议在全省上下掀起了奔小康的热潮。苏南经济发达,许多市、县、乡镇已步入小康,苏北经济相对落后,省委省政府提出,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苏北如何奔小康?如何实现现代化?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最近走访了新沂市委书记郭希忠。郭书记认为,今年的徐州会议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它既是对全省人民的极大鼓舞,也是对苏北人民的莫大鞭策。奔小康是全省人民的共同目标,但苏南苏北情况不一样,奔小康的途径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就我们新沂来说,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28.5亿元,  相似文献   

2.
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强调要“加快苏北,特别是淮北地区的开发、开放,加速工业化进程,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由小康到基本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我们认为,加快发展苏北,着力点应放在培育苏北农村经济上。在“九五”期间,苏北地区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可采取以下基本思路:1.根据苏北农村的经济实力,实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战略。整体推进主要是指发挥社会的整体功能,瞄准目标,协同作战,形成合力,让农村经济发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重点突破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选择突破口,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苏北农村实施整体推进战略,应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精心规划,  相似文献   

3.
当前,一股“想小康,干小康,加快步伐奔小康”的热潮正在苏北大地涌动。面对苏北起点低、基础差的实际,要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全面实现小康,我们确实感到责任大、担子重。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明确经济发展的思路,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把实现小康的任务落到实处。那么,突破口选在哪里,着力点又是什么呢?经过调查研究,在总结多年来农村经济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淮阴市委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着力抓好“两专一基”(指专业大户、专业村和基地乡镇)的淮阴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思路。这个思路是十分切合涟水实际的,因此,应该把它作为加快涟水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来抓。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作为苏中苏北第一个小康达标县市,海门市在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过程中,始终把以民为本作为核心理念,把工作重点放在民生,主阵地放在农村,把提升百姓幸福感和满意度作为打造"升级版小康"的重要内容来抓。海门市委市政府提出"不满足于基本达成江苏省新版小康指标体系,而要目标更  相似文献   

5.
杨建明 《党课》2008,(11):68-68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针对少数村干部工作精力不集中,发展意识不强的现象,在村干部中实行末位淘汰和警示提醒制度,以全面提升村级干部领导能力、带富能力,为海门率先在苏中苏北建成全面小康达标第一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进入跨世纪转折时期的九十年代,面对苏南迅猛发展的形势,面对实现小康的宏伟目标,苏北欠发达地区的乡镇经济如何打破常规,奋起超越,实现跳跃式前进,这是摆在苏北欠发达地区各级领导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乡镇工作实践,对这一问题作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苏北欠发达地区的乡镇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水平明显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但就总体来说,经济发展的步子还很小,与苏南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形成这种缓慢发展势态的原因,除受特定的地区、历史等客观因素制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思想观念陈旧,突出表现在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7.
董平 《唯实》2013,(12):9-10
<正>城镇化是当下中国扩大内需、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也是加快实现全面小康、迈向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宏观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传统增长动力持续减弱,经济增长正逐渐由外需驱动向以内需驱动、工业化驱动为主、城镇化驱动并重转变。可以预见,未来城镇化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重的使命。涟水作为苏北的百万人口大县,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也是从传统农业县域向新兴中等城市过渡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跨越发展、崛起振兴的战略之举。如何抓好涟水新型城镇化发展,既需要我们认清自身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绘制了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幅宏伟蓝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上党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全面小康是一个更高水平、更均衡的小康,它不仅仅是经济小康,而且还是政治小康、生态小康、文化小康。实  相似文献   

9.
咨询处     
我们在学习讨论时,对上级提出的农村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不懂,什么是“小康”?有的说小康是个地方名,有的说小康是个人名,还有的说小康是个名词,是农村的奋斗目标,说来说去也没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没办法,只好请教编辑同志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0.
<正>开展"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实现家庭和谐小康,是兵、师党委创建和谐小康家庭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农五师九十一团党委广泛动员、多措并举,在全团掀起了"和谐小康家庭"创建的热潮,推进了和谐小康家庭、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的协调发展。党委重视,突出一个"实"做好"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工作,关键是"实"。该团党委对"和谐小康家庭"创建工作高度重视,一是成立了由  相似文献   

11.
按照1994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四川小康试行标准,根据四川城市小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方法,1995年四川城市小康的综合得分为80.2分(见附表),表明四川城市居民在小康总进程中巳走过了4/5的路程。在宽裕生活的基础上,正由温饱向小康接近。到2000年能否完全实现小康,从时间上看,未来5年要走剩下的1/5的路程应该是充裕的,从经济发展速度看,实现小康是有希  相似文献   

12.
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我们认为,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深刻理解新世纪小康建设的新内涵,正确把握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创新思维,改进策略,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一、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前进“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阶段。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推进,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更高水平。正如党的十六大的正确判断,我国上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  相似文献   

13.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14.
陈仕龙 《唯实》2004,(1):71-74
本文分四个部分 ,即 :从提出小康到奔向小康 ;从进入小康到建设小康 ;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从建成小康到走出小康。分别论述了小康目标的形成过程、进入小康的现实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要求以及建成小康的历史作用 ,对全面认识和全面建设小康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并提出了全面小康是“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发达小康”和“小康社会将历时 5 0年”等新的概念和观点。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面小康,农村小康是难点,也是关键。农民收入是影响全面小康的主要因素,理性地研究全面小康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提出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对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快小康建设步伐,提前实现小康目标,是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职责。作为处于小康建设“前沿阵地”直接组织者和指挥者的乡镇党委,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榆树市黑林镇党委围绕小康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小康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主角作用,推进了全镇小康建设的进程。去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2.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超过2508元。镇党委被榆树市委评为先进党委。 黑林镇党委书记刘文国常说:“奔小康首先要解决好用人这个问题,要选准人,建好班子。”镇党委首先采取集中学习、组织参观等形式,在村班子中开展小康教育,用小康目标统一党员干部的思想。从小康建设需要出发,用小康标准选  相似文献   

17.
“苏北大发展”的理论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浩 《唯实》2001,(11):30-34
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启示 ,近一年多来 ,江苏省内的一些学者根据苏北、苏中、苏南的经济运行状况 ,不约而同地积极倡导类似于“西部大开发”的“苏北大发展”战略。该思想一经提出 ,在江苏省内引起了不小反响 ,也为高层所重视并采纳。然而 ,在肯定这一思想的创意及其对江苏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适用性的同时 ,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思考 ,苏北应该如何实现大发展 ,或者“苏北大发展”战略的主导思想或理论依托应该是什么 ?可以预测 ,尽管民间投资会在将来“苏北大发展”战略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 ,至少在前期 ,“苏北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小康理论与中国传统小康思想有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邓小平小康理论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批判继承——邓小平小康理论的核心概念源出于传统小康思想;它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富民强国的追求也与传统小康思想一脉相承。邓小平小康理论更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升华和超越——邓小平小康理论突破了传统小康思想片面怀旧、厚古非今的狭窄视野和僵化思维;传统小康思想把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视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邓小平小康理论则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实现小康的根本目的;传统小康思想视礼为治国之本,邓小平小康理论则把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作为治国的基础性工程;传统小康思想只是提出了小康的目标,却没有给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方案,邓小平小康理论是一个集目标、意义、条件、步骤、措施为一体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一、推动苏北经济发展,需要确定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1.推动苏北现代化主要推进什么? 江苏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2010年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实现江苏现代化,需要苏南、苏北共同实现现代化,其中最关键的是苏北的现代化。实现苏北现代化,任务繁重,千头万绪,中心应当抓住什么?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推进这一地区的  相似文献   

20.
石家庄市农村“文化小康”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小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文化小康"是凝聚和激励农民奋进的重要力量;"文化小康"是提升和展现经济小康和政治小康的归宿.石家庄市农村"文化小康"建设必须以弘扬主旋律,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出发点,正确引导农民转变观念,树立文明意识,实施文化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文化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