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俭以养德     
因报载上海武康路的巴金故居近期开放,文友闲聊中又谈起这位前辈的诸多独到见解。比如,在沪上报界耆宿也是杂文界前辈林放(即赵超构)的追思会上,巴金的那一声赞叹:“他生活朴素,这点很了不起。”  相似文献   

2.
报载,由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与江苏省镇江市词曲作者共同创作的《廉政歌》最近在镇江市广为传唱,并被列为《江苏省百首爱国主义歌曲》之首,制成演唱示范带、伴奏磁带和单曲盒带向全国发行(见5月23日《湖南日报》第七版)。这首歌的歌词为.:“人民的干部要记住,一个头衔一肩任务。为民办事为民作主,多做实才少犯错误。人民的干部要记住,有份新水长乐知足,不图富贵艰苦朴素,勤政廉政成绩显著·,…·。”一看这歌词,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形式上看,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当年,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  相似文献   

3.
王元 《各界》2010,(11):38-41
一 明朝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的一晚,湖广江陵的一个老人张诚做了个梦,见到天井水瓮中落下一轮明月,一只白龟浮出水面。白龟在当时是吉祥物,这明显是个吉梦。第二天,五月初三,就传来张诚的孙子张文明喜得贵子的消息,张诚非常高兴,按“白龟”的谐音给新生儿取名“白圭”。这个小孩,就是日后名震中华的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  相似文献   

4.
吴芳芳 《各界》2011,(9):48-49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八年(1281年)的一天,关汉卿到大都(北京)会友,正好碰到一列行刑的队伍。只见骡车上跪着一个披头散发的女犯人,骡车后紧跟着一个老婆婆,一步一叩首,求大家救她那可怜的侄女。那个女犯人则流着眼泪向刽子手哀求,希望他们能阻止老人去刑场,她怕老人受不了刺激。  相似文献   

5.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地震,惊恸了全中国,震撼了全世界。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  相似文献   

6.
时光     
马德 《党政论坛》2012,(12):60-60
一颗露珠,在草叶上只驻留一个清晨,却在晨曦里留下了晶莹剔透的一抹光彩;一朵小花,有时候开不过午后,却把一段清香播撒给周围的土地。有时,你所做的事情,没有必要一定惊天动地。一件小事,只要你全身心地去投入,锲而不舍地去做,最终也会成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从而成就属于你的事业,这也就足够了。  相似文献   

7.
现代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一个惊天动地的时代正在经历或者刚刚结束的时候,反映这个时代的最有影响的著作往往不是由历史学家撰写的,而是新闻记者的作品。这一点毫不奇怪,历史学家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的反思,反思的时间少则十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相似文献   

8.
王者觉仁 《各界》2011,(8):45-49
唐朝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九月的一天,一个令人不安的突发事件让德宗李适猛然从他滋润的小日子中惊醒过来。  相似文献   

9.
谭嗣同之死     
王重旭 《各界》2010,(8):29-29
6月11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一百多年前,大清光绪皇帝在这一天颁布(《定国是诏》。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满清王朝,尽管风雨飘摇,但它还是希望通过这一次变革,革除痼疾,富国强兵,让一个古老的帝国焕发青春,重新崛起,于是“咸与维新”。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7,(26)
香港回归———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百多年的屈辱,百多年的企盼,百多年的奋斗———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日历庄严地掀开了崭新的一页:1997年7月1日!这一天,香港重新回到了祖国怀抱!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日子!它意味着中华民族从此雪洗百年耻辱,它意味着两种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团结》2009,(3):1-1
年初,一条消息激起了舆论不小的涟漪,这就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最终核实数据.现价总量达到257306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中国在GDP总量上超过德国,名列世界第三。消息一出,一些媒体喜形于色,国内某有影响的财经报纸在重要位置发表主题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的报道文章.并以“中德两国‘决出’谁是第三大经济体”为副标题;许多网民也异常兴奋,网络上甚至出现题为《记住中国改写世界历史!中国终于战胜德国!》的帖子。  相似文献   

12.
史飞翔 《各界》2014,(2):2-3
2011年12月15日,复旦大学第五教学楼530l教室里座无虚席,来自复旦大学不同院系的200多位学生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今天朱维铮教授将在这里最后一次登上复旦大学的讲坛,完成他命题的《历史上的中国与世界》讲座的最后一讲。这将是朱维铮教授52年从教生涯的最后一堂课,所以很多同学都想记住这珍贵的一刻。  相似文献   

13.
陆羽的身世一直是个谜。据说,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的一天,竟陵龙盖市有个叫积公的和尚清早起来,看见河堤有一群大雁在喧叫,走近一看,群雁用羽翼遮盖着一个新生婴儿。  相似文献   

14.
荷叶效应     
郝继明、刘桂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中共吉林省委党校教授):一个池塘里本来只有一片荷叶,第二天长出了2片新的荷叶,第三天又长出4片新荷叶,第四天新长出8片,一直到第47天,人们看到池塘里只有四分之一的地方有荷叶。但让人惊奇的是,在48天时,人们发现荷叶似乎覆盖了半个池塘。  相似文献   

15.
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的一天,东北长白山的茫茫林海中,一支不大的队伍艰难地开路前行。领头的是一个22岁的年轻人,他身材健壮高大,携带弓箭。走到沸流水边的卒本川一带,队伍停留下来,在这里搭起茅棚,建立了一个国家,实际就是一个村落。  相似文献   

16.
聊“天”     
平白 《瞭望》1999,(31)
咱中国人以吃饭为最大的事,所以“吃”跟“天”比,叫“民以食为天”。过去,人们见了面,头一句是问“吃”:“您吃了吗?”第二句话会说到“天”:“今儿天真不错。”说完之后,如果投机可意,又有点闲功夫,就聊天。──聊天大概是从“吃”和“天”开聊的。在中国文化中,对“天”的解释很复杂。《说文》:“天,颠也。”“颠”就是头顶,这是“天”的最原始的意思。甲骨文和金文的“天”字都是画一个人,突出他的顶部。从古代某些文献中可偶见“天”的本意,如《周易》:“其人天且料”.“鼻*(音。i)是古代割鼻的酷刑;“天”呢,…  相似文献   

17.
人生如戏,莫言本人从一个种红高梁的中国农民成为一个国际顶尖文学大奖的获奖者,本身就充满了带有喜剧色彩的戏剧性。当然,那是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如把时间背景就放在莫言获奖前后短短的几天里(十天,或一个月),喜剧色彩更浓,戏剧冲突也会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8.
王元 《各界》2013,(7):54-57
大业十一年(615年)九月的一天,隋炀帝的车驾队伍匆匆驶进太原城。此前隋炀帝巡行塞北,遭到突厥始毕可汗数十万大车的突袭,被网雁门四十多大,几乎全军覆没,好不容易盼来各路援军,这才解围南撤。  相似文献   

19.
据载,中共中央组织部向社会公布设立选拔任用干部监督举报电话后,铃声一直不绝,仅10天就收到举报电话1179个。10天收到学报电话1179个,这一方面表明了广大群众对中组部此举的支持,另一方面屯说明了电话举报的方式方便群众检学揭发腐败问题。电话举报不但使人们摆脱了过去因方怕被记住相貌而不敢上访申诉,怕被认出笔迹而不敢写信揭发的阴影,而且简单、方便、易于操作,大多数人在家中便可举报发生在身边或单位的一些腐败行为10天接到1179个举报电话,可谓空前。也许这1179个举报电话反映的内容中,有部分干部是被群众误解或是被“眼红…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前,神州大地开展了一场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讨论,这就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大讨论为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这场大讨论中,中央党校有一份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篇著名的论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发表在(理论动态)上,第二天再公开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现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沈宝祥教授,从1977年6月起就在胡耀邦同志指导下参与筹办《理论动态),先后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