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经济增长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联系日益增强,二者之间相互影响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对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章主要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以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亚洲金融危机在对美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的同时,也在客观上带来了能够促进美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这突出地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危机使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美国,为美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二是危机导致美国进口的原材料等商品价格下跌,刺激了美国的消费市场;三是危机为美国公司兼并收购亚洲企业创造了条件;四是在参与解决危机过程中,美国在亚洲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择了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运行的若干指标,建立一组回归模型,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消费主导经济转型成为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和重点。本文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争议出发,力图从理论史和发展阶段角度分析消费主导拉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并且提出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21世纪刑事犯罪趋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人口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 ,我国刑事犯罪的发展总趋势是刑事案件发案绝对数和犯罪率上升。国家的政治形势和经济状况是决定刑事犯罪走向的主导因素 ,而文化、道德、人口、防控、打击等各种因素也对其具有综合影响 ,预测2 1世纪刑事犯罪发展趋势为近期稳中有升 ,中长期增势减缓 ,升降交替  相似文献   

6.
“中国威胁论”被排华势力当作一种政治资源,却加速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东南亚成了“中国威胁论”的受害者;东南亚金融危机则引发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并加速有关各方对中国既遏制又接触的进程。化解东南亚经济危机,必须先抛弃“中国威胁论”,并认识、抓住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挑战与中国经济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以来,全球化以其强大的震撼力冲击了现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国际经济失衡现象加剧;国际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国际货币体系面临挑战;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所谓的全球治理,在金融危机面前脆弱不堪。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预示着全球化风险在日益加大。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暴露了中国以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局限性;金融安全问题突出;能源、资源的外部依赖性明显;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中国必须对全球化的风险有充分的认识以应对全球性挑战,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纪元。我国12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没有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村经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将显得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被世界银行列为亚洲金融危机的五大受灾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菲律宾)为中心,剖析亚洲金融危机肇发的原因、亚太发展中地区经济受影响的程度与特点、这些受灾国家所采取的政策对应、其经济复苏的历程,并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前景作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初非公有制经济将如何发展,前景如何,这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课题。在这一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经济市场化的逐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重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启动,以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等五个方面的有利条件,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展示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亚洲安全观摆脱了西方传统安全观的旧思维,立足新的安全视野,设计新的安全思路,追求新的安全目标,实现了亚洲安全观念的重大理论创新。亚洲安全观的提出无疑有助于改变亚洲国家的安全思维,促进转型期亚洲安全的良性发展以及中国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欣 《理论前沿》2003,(2):46-48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外部分学者对中国统计部门公布的经济增长数据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在这些学者中,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匹兹堡大学经济系托马斯G.罗斯基(ThomasG.Rawski)教授最具代表性。英国《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美国《新闻周刊》、《商业周刊》、《中国经济评论》、《时代》等报刊对此进行了报道。对罗斯基教授的观点,国内外学者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现将这一问题的争论综合分析如下。一、罗斯基教授的主要观点及其依据2001年12月,罗斯基教授在《中国经济评论》(ChimaE鄄conomicsReview)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GDP统计发生…  相似文献   

13.
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针对当前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应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开拓农村市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供给结构和加强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在发生的全球信息化进程,将把人类的休闲提升到新的社会文明阶段,休闲将成为一种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在全球信息化过程中的中国现代化,其发展目标不是传统工业化,而是现代工业化和步入信息社会发展阶段。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休闲经济将成社会的主导经济。  相似文献   

15.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然而多年来消费对厦门经济的驱动作用较为乏力,其最终消费率低于福建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2009年5月,厦门市政府发布并实施了《厦门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的实施意见》,该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拉动消费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提出了拉动厦门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世界第八大贸易体上升为第一大贸易体,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上升为第二大经济体。无论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从来没有像今日世界影响中国,中国影响世界,世界更加需要中国,中国更加需要世界。从对外开放到全面开放,从局部参与到全面参与世界治理,既是水到渠成,又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7.
宗寒 《理论前沿》2003,(2):32-33
从企业的角度透视了近20多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有十个方面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关系,达到一定规模后,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降低。现阶段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仍具有一定的空间,但拉动效应正在逐步降低,在目前经济增长模式下,政府主导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投资已达到最优规模,投资结构需要调整,目前各类融资平台信贷风险不容忽视,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经济增长与东亚经济合作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7/98金融危机后的东亚显现两大举世瞩目的趋向:一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二是东亚经济合作全面展开、迅速推进。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两大趋向之间,还形成越来越密切的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为东亚经济合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其主要表现是中国越来越成为东亚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东亚出口扩大的容纳器、东亚相互投资的吸收地、东亚金融运行的安全阀和东亚经济合作的推动者;另一方面,东亚经济合作也为中国经济增长构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其主要表现是东亚经济合作的全面展开和迅速推进,有利于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稳定外来投资、扩大对外投资、规避国际风险、突破资源瓶颈和平衡地区差距。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全球化趋势与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表现为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三个方面.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大了各国经济动荡的可能性.中国在面临"入世"的新形势下,对经济全球化要有正确认识,通过提高科技竞争能力,提高产业和产品竞争能力,扬长避短,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