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6年9月,我奉调从沈阳军区第七六七仓库政治处到刚刚成立的中央文革记者站工作,随即与禹福春,郑钧亭两位同志被派往南京记者组,实地了解当地文化大革命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王文仲 《党史博览》2009,(9):21-24,30
1967年2月到1969年5月,我在中央文革记者站工作了28个月。40年过去,许多事忘记了,多亏朋友的帮助,给我找些资料,才实现了一些琐事的相互连接。现将回忆起的几件事整理如下,以备不忘。  相似文献   

3.
不知不觉,我到深圳工作已经20余年了。回顾深圳所走过的岁月,使我想起在特区初创时期的一段经历,我有幸参与了红旗杂志社驻深圳记者站的工作,做了几件难忘的事情。一1985年初,红旗杂志社编委会决定在深圳设立记者站,这是红旗杂志社当时在外地设立的唯一的记者站。红旗杂志社规定记者站的主要任务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全面了解深圳特区的情况和经验,研究和探讨特区建设实践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985年6月25日,红旗杂志社驻深圳记者站正式成立,熊复、王忍之、苏星、马仲扬等红旗杂志社领导同志来深圳主持…  相似文献   

4.
周总理肯定记者站工作周恩来抓记者站较多,过问得很具体,很了解记者的工作隋况。他1967年两次接见记者的讲话中,对记者的工作做过评价。4月那次接见中,一开头就说:“《快报》、《简报》报道了很多好消息。我们是依靠你们的《快报》、《简报》了解情况的,靠你们的消息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5.
中央文革记者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存在过的一个小机构,归中央文革小组办公室(后称办事组)领导,1966年9月成立,1969年5月撤销。它派出的记者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红旗杂志(求是杂志前身)、光明日报等报刊记者的名义,奔走于全国的大中城市;所调查采写的稿件,源源不断地被送到中央常委的案头。40年过去了,对它的有关具体情况,至今仍鲜为人知。其时,笔者参与了记者站工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1961年,我在南京人造丝厂(南京化纤厂前身)工作。是年元旦,我们厂团支部5名委员迎新年合影留念。前排右为笔者。这幅正襟危坐的照片虽无特别之处,但我们的服饰却留下了47年前的“时代烙印”。  相似文献   

7.
1992年3月,我专程来到位于玄武湖畔的南京林业大学,慕名拜访一位国际著名女林业教授──徐凤翔,试图解开我心中一个长期无法破译的谜:这位女教授单枪匹马去西藏工作,不图名、不图利,一呆就是将近20年,她图的是什么?她又是怎样看待人生与幸福的呢? 在校园的一幢高楼里,我找到了徐凤翔教授的家。听完我说明了来意,头发已花白、精神矍铄的徐教授和她的爱人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和我交谈起来。 我问:“徐教授,您当年去西藏工作是否是组织上决定的?” 徐教授说:“是我自己主动争取要去的。那是1978年,林业部给南京林业…  相似文献   

8.
从2000年至今,我被两度派往无锡日报驻新区记者站,迄今为止在这个岗位上前后已经历了四年有余。实践让我深深感到,当一名称职的驻站记者,对放大媒体的报道效应、提升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然,要做到“称职”并不容易。事实上,驻站记者经常面临的问题是,由于长期在一个地区采访报道,容易产生看问题的局限性,降低自己的新闻敏感度,  相似文献   

9.
我和周献忠有三层关系:学友、同行、朋友。说学友,是因为我在大学读书时,与他同校不同级。虽不同级,但专业相同。相同的中文专业、相同的文字情结、相同的脾气性格,使我们之间的关系远远超过了一般学友。说同行,是因为早年我在省报许昌市记者站当记者时,他在鄢陵县委宣传部任新闻干事,很快又调任许昌市委政研室科长。  相似文献   

10.
海军 《共产党人》2010,(14):41-41,40
记者站是媒体纯新闻业务的跨区域延伸机构,也是媒体编辑采访工作的外延机构,它的存在使新闻媒体延伸了触角、拓宽了视野,提供了大量新闻源,增强了报刊社的活力。根据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报刊记者站管理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