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谚曰:“饥寒起盗心,饱暖思淫欲。”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怎么办呢?我们姑且别去管怎么办,仔细一想,这句不尽周全的谚语,又有它独到之处──至少,它讲了一种社会现象;至少,它道出了国民性格中的弱点──穷也穷不得、富也富不得。要改变自己的“饥寒”处境,一定要去做“盗”么?见不惯“富”,似乎由来已久,“劫富济贫”曾经被认为是义举。研究社会问题,能“透过现象去看本质”,那是不容易的。现象上,“盗”因“饥寒”而起,可是,“饥寒”又因何而致呢?不少学者早讲了,政治的黑暗、天灾,乃至自然条件差,都可能“使民…  相似文献   

2.
明星 《新湘评论》2014,(23):20-21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这是“马太效应”的经典论述。在贫困地区,“马太效应”毫无疑问就是指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当然,这只是一种社会学上的现象归纳,并不是严格的科学理论。因此,只要有良好的内部动因和外部环境,“马太效应”可以被遏制、被突破、甚至是被颠覆。  相似文献   

3.
“穷气十足“和”富气十足”高峡太行山深处,有个穷县叫广灵县。全县212个行政村,人均收入200元以下的就有39个。县长张富文上任后,大家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怎样治理这个穷"家"。张县长有他自己的穷富观:"穷不可怕,怕的是浪费,为了将来的富裕.现在必须精打...  相似文献   

4.
游宇明 《廉政瞭望》2010,(11):39-39
对“曲学阿世”这个成语,我一向表示怀疑。世者。世人、时尚也。世人有穷有富;时尚有实有虚,就算你把学问“曲”到了比柳枝还柔顺的程度,也未必“阿”(迎合)得过来。  相似文献   

5.
“一职养、二职富”的提法以及人们对它的态度及其选择,反映了不同的价值取向。我认为,在现阶段对于大多数职工来说,这种选择不宜提倡,而且这种提法本身也值得商榷,因而有必要通过讨论来澄清。为了说明我的看法,有必要对这一提法的核心概念“养”与“富”的含义作点分析。何为养?养的本意是指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即通常说的“养家糊口”。这没有什么歧义。但问题在于养的量度不好把握。孟子谈  相似文献   

6.
“穷”和“富”是对立的两面,这两个对立面,在旧社会里存在过,在今天的新社会里也还存在着。但是,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穷和富。在旧社会里,穷和富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剥削所造成的。地主、富农占有大量土地、耕畜和农具;贫农则没有或有很少的土地、耕畜和大型农具。富有田连阡陌,贫无立椎之地。贫农、雇农只有租种地主的土地和出卖劳动力,受  相似文献   

7.
在那种信奉“穷则革,富则修”的年代里,“富”很有点儿“声名狼藉”。为了显示自己的“阶级觉悟”与“路线水平”,人们对于富几乎是退避三舍,唯恐划不清“界线”。于是乎,“恐富症”颇为流行了一阵子。那场“史无前例”的“穷折腾”,给人们的烙印也实在太深了,“越穷越革命,越富越反动”简直成了“绝对真理”。于是,为了“防修反修”、“永不变色”,人们自然要嫉富如仇,安贫乐穷。因为富是剥削者的标志,劳动人民不是剥削者呀,所以劳动人民就不能富嘛——这三段论“高妙”而又“严密”!  相似文献   

8.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3,(10)
富时没有“富毛病”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的展览室中,写着这样一句话:“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胡锦涛同志来南岭村视察时,看了这条口号后说:这句话好。就是要倡导这种艰苦奋斗、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领导者,也无论是小家庭,还是一个大单位,都常常是穷时谦虚、努力、简朴、规矩。但一到富了,就会很快生出各种各样的“毛病”。因此,应当经常提醒不能生“富毛病”:富而不能“满”,富而不能“懒”,富而不能“奢”,富而不能“贪”。(汪金友)拒绝“泛市场化”企业用市场机制来调节一切,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的展室中,写着这样一句话:“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令年4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南岭村考察时,看了这条口号后说:“这句话好。就是要倡导这种艰苦奋斗、不断  相似文献   

10.
12月15日的《人民日报》第7版,刊登了一篇报告文学,题目叫做《吴仁宝求是》。文章中提到吴仁宝的远见卓识:“华西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不仅要‘富口袋’,还要‘富脑袋’。地创高产出,人创高素质。”“口袋富”,“脑袋穷”的“富”,又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11.
看来,“养狗热”颇有继续升温的势头。就在我居住的大院,近来也不时听到“汪汪”声。大狗小狗,黑狗黄狗,居然拾级而上住进了高楼大厦。据《人民日报》载文,全国养狗已突破1亿只,平均  相似文献   

12.
石品 《当代党员》2011,(6):27-2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马太效应”,穷的地区更穷,富的地区更富。破解这一难题的“金钥匙”在于互动创新,渝中区的“飞地经济”探索,可为我们提供三大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一个国家究竟养多少兵才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文财家住洮南市洮福乡福胜村。你听,这人名和地名里有“财”又有“福”,肯定错不了,可实际上,高文财在头些年是村里有名的穷光蛋,人送外号“熊人”。俗话说,穷富不留根,驴粪蛋还有翻烧的时候。近几年来,高文财盯着市场抓信息,科学种田显身手,嘿,你别说,他竟...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位领导在一次讲话中谈到:“有一件事情我几乎天天都要做。那就是拒绝——有人想拉我下水,我必须拒绝;有人想让我违反原则开后门,我必须拒绝;有人想给我灌输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我必须拒绝……”细细品味,不禁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6.
富,是时代的话题;富,是干部带领村民奋斗的目标。在学习张小民活动中,不少人思考和提问,蔡村那么多人都富了,而作为一村之长的张小民为什么没有富起来?张小民能富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小民有先富起来的条件和优势。这些条件和优势,对于一般村干部来说也有,但在小民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一是小民素质高。他有文化,当过兵,在外短期经过商,头脑灵活,精明能干,群众说小民干啥都能干好。他担任村委主任的十多年间,蔡村由“穷”变“富”,也印证了他能力出众。二是小民关系广。担任村干部十多年,他和本村的致富大户有相当好的关…  相似文献   

17.
魏征识人的『六正』、『六邪』□耿余耀魏征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谏臣,颇得太宗的器重。他帮助太宗安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与他知人善任,广揽天下人才无不有关。他曾向太宗陈述自己观人的秘诀:“……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  相似文献   

18.
《党建》1994,(11)
增养“复合型”党员干部赵伟国结合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几年来的实践,我认为要做好外资企业党的工作,中方党员干部的素质非常关键。由外资企业的特性所决定,外资企业中的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应该有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现状来看,相当多数的外资企业的党员干部的素质还不...  相似文献   

19.
某地一骨干企业的部分职工联名举报厂长有经济问题,有关部门前往调查。就在群众翘首以盼时,这个被职工比作“富庙贪方丈”的厂长却在私下吹风:“看他们能查出什么名堂。我要真不干,只怕上头还不批哩!”调查后来果真没了下文。 如今,“穷庙富方丈”现象已引起普遍的重视,一大批蚕食国有、集体财产的“蛀虫”被押上了审判台。然而,对于那些“富庙”里的“财神爷”,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因  相似文献   

20.
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如今正在世界性反腐败潮流中展现出一道亮丽的风景,这就是中国国有企业特有的民主监督形式———厂务公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国企掀起了一轮令企业腐败无处藏身的中国国企的“阳光行动”!拒绝“阳光”,必然导致国企腐败西方社会学家亨廷顿曾说过,“拒绝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同样道理,对中国国有企业而言,“企业拒绝‘阳光’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腐败”,以致使一些本来好端端的企业一夜之间宣告破产,使一些本来很有前途光环耀眼的企业家一夜之间成为囚徒。请看以下实例:追求专权,知名企业终破产。原河北省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