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相信自己     
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是位将军,儿子是个马前卒。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根箭,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上等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露出的箭尾,一眼便可认出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成的。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想像着随自己嗖嗖的箭声掠过,敌方主帅应声落马。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收兵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喜气的冲击,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呼”地拔出宝箭——骤然间,他惊呆了:一根断箭,箭囊里装着一根折  相似文献   

2.
父亲牵着年幼的儿子逛商场。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让父亲乐此不疲,儿子却截然相反,跟随父亲才走进商场便哭闹不停。父亲连哄带骗甚至打儿子都无济于事。儿子很是委屈,哭闹得更厉害不说,索性甩掉脚上的鞋以发泄对父亲的不满。面对儿子的“责难”,父亲只得先拾鞋再和儿子“算账”。当父亲蹲下身子拾鞋时,惊呆了:一点儿也看不到商场的花花世界,看到的只是来往穿梭的脚,鞋上的污垢、怪味更让人生厌。父亲忽有所悟,拾起鞋后,抱着儿子继续逛,儿子不哭了。还破涕为笑。  相似文献   

3.
李标 《当代党员》2013,(5):76-76
他出生于奥地利,他的父亲在维也纳开了一家制锁店,生意很好。父亲希望儿子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但从读小学开始,儿子就开始喜欢音乐。开明的父亲在儿子八岁生日那天送给他一架钢琴,还聘请了维也纳一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做儿子的老师。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平为诱惑所累,要趁手中有权捞一把,把儿子当“草船”,引来一支支受贿之箭,上演了一出“贪腐父子兵”的闹剧,结果是赔了儿子又折兵。  相似文献   

5.
拍案惊奇     
耀忠  秋雨 《廉政瞭望》2012,(4):42-43
父亲的玩笑 南京一10岁男童误信父亲“吃饱走回家”的玩笑,历时8个半小时步行30公里回家。父母以为孩子失踪,报警寻找未果。晚上八点半,父亲接到儿子电话,才知道儿子已经回家了。  相似文献   

6.
策划     
儿子在城里做房地产广告策划,父亲在乡下守地种田。儿子有事没事总爱开个小车往乡下跑,带回不少礼品和钱,父亲害怕儿子的钱来路不明,就有了下面的对话——老子:“你在城里到底干什么?挣钱来得这么快,且悠闲自在。”  相似文献   

7.
没有儿科     
儿子不小心被烫伤.父亲抱着儿子直奔某大医院。医生说,得先交3000元住院费。父亲说,我家穷能不能少点。医院说3000元只是下限,治好约需1万元。  相似文献   

8.
管淑珍 《党课》2013,(10):103-104
曹植在《求自试表》中写道:“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按照曹植的分析,父亲爱儿子,也不是无条件的,父亲对于那些不能够光耀门楣的儿子,  相似文献   

9.
段玉梅 《党课》2009,(10):103-104
我的另一个父亲,与我并没有血缘关系,却有着一种特殊的亲情。他是我先生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公公,生活在河南新县最偏僻的小山村,靠种植茶叶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在他年近60岁时,还要在地里劳作以供儿子上大学。当时村子里很多人都劝他放弃供儿子继续读书,但朴实憨厚的父亲始终坚信“唯有读书高”的理念,坚持供儿子读完大学。  相似文献   

10.
家在浙江农村的谭老汉育有两个儿子。夫妻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2002年两个儿子先后成家另过。2004年初,在村委会的主持下,谭老汉老两口与两个儿子达成了“分家养老协议”:大儿子负责赡养父亲,二儿子赡养母亲。两个儿子各自将老人养老送终,互不相扰。  相似文献   

11.
不沾光     
上哪个当父亲的不爱儿子,哪个当儿子的不爱父亲。但怎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正确的爱呢?三国时胡威的故事,可以说是极好的例子。三国时的胡威去探望做了荆州刺史的父亲,他独自带着行李,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来到荆州。父子相见,十分高兴。有些人就忙着在官府内给胡威张罗住处,房里罗衾锦被、豪华的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可是胡威竟然拒绝去住,而在衙门的马棚里安了一张床铺。他说:“儿子不应该沾父亲的光,去享受非分的待遇。”胡威在荆州住了没几天,便请求回家。他父亲取出一匹绸子给他,可是他站在一边愣着不拿,过了一会儿,他问道…  相似文献   

12.
策划     
儿子在城里做房地产广告策划,父亲在乡下守地种田。儿子有事没事总爱开个小车往乡下跑,带回不少礼品和钱,父亲害怕儿子的钱来路不明,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2,(16):86-89
与《童话大王》中的故事相比,“童话大王”郑渊洁对儿子郑亚旗的教育更像是一部童话剧:儿子从小便可对父亲直呼其名,小学毕业后完全由父亲在家展开私塾式“定制教育”,18岁后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14.
李翰森 《党课》2010,(14):95-95
父亲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也有点烦,他发现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  相似文献   

15.
一位睿智的父亲,为了考验三个儿子的聪明才智,经过苦心设计,想出了一道试题。父亲分别给三个儿子每人100元钱,  相似文献   

16.
彭友 《党建》2009,(2):35-35
儿子与邻居家的小孩同时落水,在早一分钟或许可以生还,晚一分钟就意味着死去的危急时刻,父亲将手伸向了别人的孩子,而自己的儿子却因抢救不及时永远离开了他。  相似文献   

17.
《廉政瞭望》2004,(12):10-11
“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继南京大学“辛酸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一封信”见诸媒体后,另一名父亲又向媒体哭诉了研究生儿子的种种不孝,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部分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倾向。在强调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状?当代大学生能否在未来承担起家庭、社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三木 《廉政瞭望》2012,(15):62-63
9岁男孩患白血病需要接受骨髓移植,当母亲和的儿子配型失败后,正在异地服刑的父亲便成了儿子唯一的救命稻草。在人命关天的时刻,当地司法机关实施了全国首例“移监救子计划”……  相似文献   

19.
命运与绳索     
山里住着一家猎户父亲是个老猎手,在山里闯荡了几十年,猎获野物无数,走山路如履平地,从未出过事、然而,有一天,因下雨路滑,他不小心跌落山崖两个儿子把父亲抬回了破旧的家,他已经快不行了弥留之际,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两根绳子,断断续续地对两个儿子说:“给你们两个一人一根”还没说出用意就咽了气。  相似文献   

20.
谢京杰 《党课》2008,(3):92-95
案例: 吴老汉的妻子过世早,为了儿子一直没有再婚,父子俩相依为命,靠着他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维持生计,生活过得很是艰辛。儿子吴立业今年25岁,高中毕业后一直闲散在家,整天游手好闲,也不出去找工作。为此,吴老汉经常训斥儿子。吴立业每每听到父亲“唠叨”就显得很不耐烦,埋怨父亲没本事花钱送自己上大学,自己又不会什么技术,就不该去找工作,就算去找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