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王浩雷 《前线》2009,(7):41-41
选人用人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继续推进,决定着广大党员干部的成长道路和努力方向。同时,选人用人也是一门高超的政治哲学和领导艺术,需要大视野、大智慧、大胆魄。当前,首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中央统一部署下。我市各级党委正在进行后备干部的选拔和调整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把选人用人作为神圣历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责任.努力做到不拘一格选人才、独具慧眼识人才、别具匠心用人才.真正为首都的科学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正着眼于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真正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植于党的制度特别是干部制度之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思想和改革举措。我认为,至少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制度化建设思路:第一,用人标准和用人导向的制度改革思路。习近平同志指出,选人用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和根本。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  相似文献   

3.
《党建与人才》2002,(5):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强调:“干部选拔工作要坚持走制度创新的路子,用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来保障把人选准用准。”这是对做好新时期干部选拔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好的选人作风和好的用人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把好选人用人关,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和完善好的选人制度是实现“用好的作风选人”的根本途径。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关键时期,选好人用好人,具有更加重要和更加紧迫的意义。由于干部管理体制以及选人用人机制不尽完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在选人用人上存在着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选好人用好人,必须讲政治讲正气,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建立起选人用人的新机制。改革干部制度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解决选人用人上存在问题的一项治本之策。要通过干部制度改革,逐步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竟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建立一套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正>"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人用人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成败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既是干部工作的标准和导向,又是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晴雨表。众所周知,干部的选拔任用是一个部门、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具体体现,是从政环境的导向。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党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系地方发展,关系党的事业兴衰。用一贤人则群贤毕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市县乡集中换届之年,选什么样的人、怎么选人格外引人瞩目。李源潮同志强调“不让老实人吃亏,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分是非的‘老好人'”,这就是一种鲜明的用人导向。要让踏实肯干、正直无私的“老实人”成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指南针和导航仪。  相似文献   

7.
略论“人民公认”思想王朝树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就是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381页)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一选人用人思想,对于全面准确地考察和识别干部,选好选准干部,对干部形成正确的导向,都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8.
声音     
《廉政瞭望》2013,(2):4-4
提拔一个干部,树立一面旗帜。要让那些埋头苦干、少说多做的干部,那些有作风没“唱功”的实干家能得到提拔;让那些一说起来滔滔不绝、一做工作却不行的干部,那些善于侃大山、摆龙门阵,千工作却没招数的干部得不到提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3):6-7
“用一贤人,则贤人毕进”。组织部门作为党管干部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全面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真正把那些忠于党和人民、综合素养好、能力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注重在各级领导班子中配备具备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的干部,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要全面贯彻党的干部工作路线,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曾在一次会上讲道:“用人要形成一种导向,提拔一个干部就要树立一面旗帜。”这句话简洁明了地说出了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性。历史的教训反复证明:吏治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当前,混杂在干部队伍中的贪官污吏,尽管只是少数,但却严重影响着党与人...  相似文献   

11.
正"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举,慎举在核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指出,要严肃认真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加强政治领导和政治把关,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大力整治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当前,贵州省换届工作正进入市县乡村整体推进的新阶段。换届风气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全省各级党委要切实把严肃换届纪律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加强换届风气监督,  相似文献   

12.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为政之要唯在用人。选人用人是一面旗帜,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历来是广大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直接影响干部队伍乃至社会的价值取向,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此,酒泉市肃州区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部署,着力打好换届的思想基础、环境基础、人才基础、发展基础,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  相似文献   

13.
中央最近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们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是解决“选什么人,怎样选人”问题的基本依据。《条例》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结多年来干部工作的实践经验,针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实施七年来的情况进行修订,目的就是“建立科学规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我认为,新时期领导干部要实现人才化是《条例》充分体现的一个鲜明的理念和思想。一、干部人才化是…  相似文献   

14.
林利育 《党建》2009,(6):41-4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这对于坚持新时期干部选拔任用的根本标准,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好人用好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作为基层党委,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如何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呢?笔者认为,必须要做到“三个坚持”。  相似文献   

15.
实践出真知,一线出干部.近年来,天水市秦州区全面贯彻落实干部“逢提必下”制度,积极建立一线干部培养选拔链,用“战场选将、赛场选马”的方法选人育人、识人用人,激励干部在一线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在一线磨炼意志、提高本领,真正形成能力在一线锻炼、业绩在一线显现、干部在一线选拔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  相似文献   

16.
<正>中共中央党校5月13日上午举行2015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出席并讲话。刘云山指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首先应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彰显党内政治生活的本质,发挥好锻炼党性的熔炉作用。选人用人导向是从政环境的风向标,要把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作为治本之策,严格标准、从严把关,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干部吃亏,彰显选人用人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关键少数",要坚持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7.
钱理文 《前线》2014,(3):85-85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打破干部部门化,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加强干部跨条块跨领域交流。”“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平谷区探索机关干部回村任职机制,体现了中央对选人用人机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江泽民同志也指出:“首先抓住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是一条重要政治经验和重要政治原则”,“干部选拔工作要坚持走制度创新的路子,用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来保证把人选准用准”。新颁布的《干部任用条例》,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干部工作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  相似文献   

19.
学习邓小平选人用人思想颜年安我们党执政之后,干部问题始终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选人用人思想,积极贯彻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修才兼备是选...  相似文献   

20.
竞争性选拔干部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攻方向,已成为最公平、最透明、最具活力的制度设计。2012年以来,中共南充市委紧紧围绕“提升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这一主题,把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作为扩大选人用人视野、规范选人用人方式、匡正选人用人风气、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有效举措,通过定向和非定向两种方式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先后三批次共产生55名副县级领导职务人选,取得了“组织满意、干部信服、群众公认”的良好政治效应和社会效应,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