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天南贡品”——海南椰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多椰树,别称椰岛。椰岛之美,美在椰树。 不知道是哪一天,海岛的先民劈开了椰子,他们喝了椰浆,吃了椰肉,发现椰壳可以做瓢、做碗、做勺,而且这种椰瓢、椰碗、椰勺比原始烧制的陶瓷器具还要好看,更为耐用,于是拙朴的椰壳用品诞生了。  相似文献   

2.
正大概七八年前,我将创作的笔外意象作品《椰》发到腾讯微博时,有个网友在帖子下面留言写了个传说:很久以前,在太平洋上,有一船漂泊多日、行将渴死的人。终于有一天,船漂到了海南岛,在船撞到海岸的那一刻,有个人忽然醒了过来,当他看到海边的树上挂着一簇簇硕大的果子时,他竭尽全力地喊出,"耶,耶……"椰树的名字,由此流传。  相似文献   

3.
在椰树林立的海南岛,人们喝完椰汁之后,通常会将一文不值的椰子壳扔掉。一位目光敏锐的打工仔,却从这些废弃物中发现了商机。"灰头土脸"的椰壳一经他的手,居然变成了一把把美观又环保的椰刷,以及绚丽多姿、惟妙惟肖的椰棕工艺品。他也从蜗居都市的失意青年,变成了拥有千万财富的传奇老板。  相似文献   

4.
吴坚 《今日浙江》2010,(10):22-25
北京来信 李京洲经常要扛着那把长嘴锄,约上几个老伙伴,爬上岛上西端的凤尾山顶。此山旧时又叫望夫礁,是妻子远眺丈夫打渔归来的地方。满山长满了松柏、木麻黄、香樟,最多的还是遇风疯长的茅草。  相似文献   

5.
王丽 《就业与保障》2012,(Z1):38-39
在椰树林立的海南岛,人们喝完椰汁之后,通常会将一文不值的椰子壳扔掉。一位目光敏锐的打工仔,却从这些废弃物中发现了商机。"灰头土脸"的椰壳一经他的手,居然变成了一把把美观又环保的椰刷,以及绚丽多姿、惟妙惟肖的椰棕工艺品。他也从蜗居都市的失意青年,变成了拥有千万财富的传奇老板。  相似文献   

6.
矢弓 《今日海南》2015,(9):35-35
前些日子,网上有人发帖子,称在海口市秀英区疏港大道和椰海大道延长线附近,有一栋豪华的楼房,高9层,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堪称秀英乡村“最美违建”。  相似文献   

7.
<正>面对椰树,我有一种来自血液的热爱和赞美。我总能听见自己内心深处的涛声,在高大挺直、风骨铮铮的椰树面前,充满知遇之情和敬仰之意。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跟无数大学毕业生和闯海人一样,来到海南,第一次真实地见到并抚摸了椰树。但见那海岸边,一排排根盘稳固、树干挺拔、树叶密疏、树冠如火炬一般的椰树,静静地矗立在蓝  相似文献   

8.
海南的天空     
建筑物群体犹如千万只鸟的翅膀掠过大特区的天空千年的企盼书写成血与汗的丰碑丰碑矗起琼岛的风景线腾飞于热土的五彩缤纷把沉重的历史拉直铺平金属奔驰的阳光鸣响声声鸽哨在天边悠扬当夜色悄悄降临摇滚乐的声浪如潮水倾泻于舞池霓虹的光波里透亮了古老街巷的仰望希望的田野以另种方式在市场经济的支轴下擎起龙头品牌的运转丰富了每天航班运输的新鲜辐射跨省跨国企业的精神铸造成理想的千年塔高扬南疆海岸的风光延伸的力度如椰树撑天海燕翱翔责任编辑王维娜海南的天空@吴笔锋  相似文献   

9.
“万条泉水汇成河,两岸金山绿海多。椰树楼房河里映,游人笑语逐清波。”这是记者近日在琼海市龙江镇双举岭村采访时,听到的诗朗朗、歌朗朗的美好旋律,同时也亲历和感悟到乡村的文明和进步。  相似文献   

10.
椰树礼赞     
<正>椰树,亦称椰子树,是海南岛的"生命树"。当你踏上这片绿意葱葱的土地,只消几缕椰风轻轻吹来,便将一路的疲惫倏然吹得无影无踪。待你透过车窗往外看,首先映入眼帘的,多半是那公路两旁或者中间绿化带上整齐排列的一棵棵笔直高大、结着一串串圆圆青果的"迎宾树"——这就是椰子树,海南岛上分布很广的一种常绿乔木,既无枝也无蔓,叶子呈羽状裂开,远远望  相似文献   

11.
正凌晨时分,山间夜色如墨,寒雾弥漫。被称为南疆国门第一哨的凤尾山国防民兵哨所,突然一声哨响,打破了山间的沉寂,哨长陈春术带领哨员成战斗编组,快速加入边境防卫战斗演训。他们的"战场"就在凭祥市凤尾山古炮台附近。这座建于1885年中法战争后的古遗迹如今已铜锈斑驳,旁边的石刻碑文  相似文献   

12.
刘艳 《今日海南》2006,(7):18-18
提到天然椰子汁,没有人不想到椰树,当“白白嫩嫩”的广告词与白白嫩嫩的椰子汁风靡全国时,椰子汁与椰树中间划上了等号,而海南的椰树集团成为中国饮料工业十强,白白嫩嫩的椰子汁功不可没。可是,谁又会想到,曾创造了中国饮料行业奇迹的明星企业椰树集团,20年前,家产仅剩2万元,差  相似文献   

13.
午后的阳光撒落在日月湾新月形的海湾上,被浪涛摇曳成万点碎金.沙滩外昔日贫瘠荒凉的土地上,一排排英挺的椰子树,在习习海风的吹拂下,椰影婆娑,将绵延7公里的日月湾妆点得分外妖娆.日前,在海南省万宁市万绿椰园种植基地,笔者见到了这么一幅如诗般的画卷.  相似文献   

14.
仲夏,田畴泛绿,椰树婆娑,村落隐现,农民在忙着播秧、种菜,牛儿在山坡上吃草……近日,笔者到通什市冲山镇福关、红雅、番空等村委会采访,不但领略到了黎乡的田园风光,更发现乡村的喜人变化。 1997年以前,福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一万元,村政开支与为民办件实事捉襟见肘。近两年来,村干部多次到  相似文献   

15.
权力小、责任大,管的面宽、干的事杂,基层干部工作之不易用“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来形容可谓形象。他们处于“凤尾鸡头”,站在“风口浪尖”,上有领导要求,下有群众期待,丁作中“苦累难”有目共睹。最近,一部名为《青云之梦》的电影真实再现了乡镇基层干部的工作现状,讲述了他们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整治、扫黑除恶等丁作中的苦乐、艰辛与抉择.  相似文献   

16.
唐代诗人对传统的娥神话和娥形象进行了重识和重塑。这种重识和重塑并不是神话学意义上的全新诠释 ,也不是神学意义上的价值重诂 ,而是藉此反映诗人自身与娥相似的际遇和情感 ,通过对传统娥形象的符号重组 ,构成了与诗人所处时代相吻合的价值取向和与诗人个人际遇相类同的情感体验 ,从而在唐代咏月诗中形成了“孤怨”的主题构成与情感抒发模式  相似文献   

17.
椰园情思     
一张在海口区三巴腊椰园的留影勾起我美好的回忆。记得我赴古晋任职不久,大概是1995年11月12日,应当地三发火较公司东主董玛伙先生及王福记先生之邀请,我和同事前往椰园参观。当时有古晋二、三朋友结伴同行。在椰园做客一天,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 从古晋出发至椰园,一路上我目睹一派热带自然风  相似文献   

18.
学做凤尾虾     
凤尾虾这道菜由来已久,虾的尾巴并不去掉,看起来很像凤尾,因此得名。虾肉洁白,尾壳鲜红,配上青菜,艳丽非凡!过年最适合做这道菜,看起来就热热闹闹!吃起来清鲜爽口,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凤尾虾是一道南京的传统名菜,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张通之的《白门食谱》中记载:“至凤尾虾之作法, 系虾之上半去壳,下半仍留,炒熟时,上白而下红, 宛如凤尾。”  相似文献   

19.
<正>在博鳌,记者听到一种有趣的说法:椰树是草不是树,因为它的树干光溜溜的,不分叉,没有木质,从里到外都是皮。记者就此向一位专家求证,答复是,作为棕榈科植物,椰树自然不是草,但当地人这么形容,是赞美这里气候宜人,插根筷子能发芽,连草都能长成树。历经13载砥砺,打造成亚洲重要高端对话平台,吸引世界各地对中国、对亚洲发展充满希冀的人们聚集于此。博鳌亚洲论坛的成长,又何尝没有草长成树的意味?  相似文献   

20.
下龙湾写意     
我们从南宁市出发,经东兴口岸,过越南芒街,到达美丽的下龙湾。 一条海滨长街,绵延十多里。在盛夏的傍晚,漫步其中,海风习习,凉意缕缕,脚步轻快了,人也精神了。一棵棵棕榈树和椰树,以优美的姿势站在街边。如果在雨夜。风吹棕榈雨打椰树。那份美妙的境界,只有天堂才有。在夕阳的斜照下,这两种树有了光与影的造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