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个人,要穿越沙漠。这个人带着一个行囊,行囊里装满了食物和水。一开始,他一直向着沙漠的北方走着,但是。夜里突然起了一场沙尘暴,第二天,这个人从沙丘中钻出来后,望着苍黄的天空,不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
茫茫沙海,天山北部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深处,神话般地伸出去一个绿色的半岛。 这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垦区一批优秀青年,自愿报名,在一九五八年党的生日那天建立起来的一个共青团农场。它三面环沙,年年月月沙飞沙落。二十六年过去了,人近沙退,绿洲在不断地扩大…… 这样一个打入沙漠深处的农场,近年来引起了国际友人的注意。人造卫星从太空发现了它。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沙漠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这样形容过毛里塔尼亚:“毛里塔尼,毛里塔尼,只有黄沙没有泥。”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道出了这个国家沙漠化的严重性。 首都努瓦克肖特是一座热带沙漠滨海城市。它的西南是深蓝闪亮的大西洋;北面、南面和东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逶迤不绝的沙丘上,细沙波  相似文献   

4.
尼亚美专电撒哈拉这个名字,往往引起各种遐想:酷热、干旱、变幻莫测的气候、富有诗意的骆驼队、奇异的海市蜃楼、饱含热带风光情趣的沙漠绿洲……但是,记者在这个大沙漠南部的尼日尔,发现了更引人入胜的东西,这就是经过千百年锤炼的闪闪发光的沙漠上的宝石——“萨马里亚”。  相似文献   

5.
真理与生命     
沈湘 《党政论坛》2012,(22):40-41
一天,天使偶尔经过一片沙漠,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匆匆地行走。那人一手拿着枪,另一只手里正提着一桶石油,但石油桶上却写着“真理”二字。天使忙上前询问,那人边走边说,我不过是在追求真理而已。  相似文献   

6.
开学在即,被高校录取的各位学子都开始整点行装,准备奔向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与此同时,家长也在手脚不停地为即将远行的孩子打点行囊。他们列清单,算行程,不住地往孩子的行囊里装钱,装食物,装用品,惟恐稍有不周让孩子在外吃苦受累。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陕北长城脚下,毛乌素沙漠的南沿,有座著名的塞上古城——榆林镇。在这个镇人口最集中的二街道旁,新落成了一座三层桔红色楼。这就是港胞胡星元先生捐款为家乡人民修建的图  相似文献   

8.
沙漠钻井 金黄色的沙海上,大浪滔滔,波峰浪谷处,耸立着钻塔,跳动着火焰,飘忽着青烟,这便是沙漠钻井的一瞥。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钻井始于公元1989年4月16日,井位定在大漠中心。这口称为“塔中一井”的使命,是要侦察深藏在沙漠底下的一个大的含油气构造的前景,从而帮  相似文献   

9.
侯金亮 《求知》2011,(12):42-42
1969年9月1日,利比亚的卡扎菲上校发动了政变,兵不血刃。随后,他向全世界宣布:腐朽的伊德里斯王朝寿终正寝,崭新的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诞生了。卡扎菲由此执掌利比亚政权,开启了自己的政治强人之路,其政治生命延宕了42载,他的人生在今年10月20日与反对派的交战中划上句号,"沙漠之子"在这个萧瑟的秋天,"葬"在了无边的沙漠里。  相似文献   

10.
撒在戈壁滩上的明珠本刊记者陈国军七十年代末期,美国的考察卫星突然在中国的准噶尔盆地南部发现了一片林海,后被证实是新疆的一个新兴垦区──石河子。1978年联合国沙漠考察训练班特派17人专程来到石河子考察。从此,石河子以"戈壁明珠"享誉世界。其实,象石河...  相似文献   

11.
殷孜涵 《侨园》2012,(3):58-60
安东尼奥尼来林县拍片1972年5月底的一天,当时的林县城关公社大菜园大队来了几个身背摄像器材的异国客人.岁数较大的是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时年60岁,还有一位30多岁的摄影师,另外两人是年轻漂亮的恩丽卡和一位男助理录音.那时,这里的群众并不知道,这个看起来和蔼亲切、脸带微笑的老头竟是享誉世界的大导演.1960年,安东尼奥尼执导的《奇遇》轰动国际影坛.1964年,他凭借《红色沙漠》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一举斩获“金狮奖”.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有不少人用羡慕的眼光看待科威特这个“石油王国”,似乎一旦地下发现个大油田就能暴富起来。但是,也有人担心,石油枯竭了怎么办?在这个沙漠之国,科威特的后代的命运如何? 确实,在第三世界中,科威特是少有的得天独厚的国家之一。它拥有世界上最大油田之一,已探明储量九十多亿吨。科威特人均国民收入名列前茅,高踞美国之上。凭借着它的奉腴的石油收入,科威特经济在七十年代末曾以  相似文献   

13.
<正>偶然的机缘巧合,我经历了哈佛大学的一堂人生体验课。课程开始,所有的人被分成了两组,里面一圈,外面一圈,面对面站着,参与体验的有一百来人,围满了整个会场。教授先向我们讲授了规则:在遇到的人中,如果这个人你只是擦肩而过,不想和他或她做朋友,就伸出一个手指;如果你觉得这个人还可以,想认识一下,就伸出两个手指;如果你愿意和这个人做朋友就伸出三个手指;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是你生命中的贵人,你  相似文献   

14.
田德新今年刚好60岁,尽管白发爬满了头顶,但常常看见他在职工中和车间工段里奔波穿梭。他担任这个全军唯一的中型钢铁水泥联合企业的党委书记后,时刻用自己的行动宣传一个浅近而朴素的道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1985年春,刚与家人过了个团圆年的田德新,提着行囊,独自一人从繁华的武汉市来到河北邢台这个中小城市,任总后军需工业学校的党委书记。当时总后军需部首长看着白发渐渐多起来的他,满含歉意地说:“老田,这是最后一站了,今后不再调动你的工作。”可是,一年后又因工作需要,他从邢台来到了太行山区的2672工厂。远离城市不说,工资还下降了20多元,可他毫无怨言。41年中,他先后在11个单位工作;41年中,他过  相似文献   

15.
高荣伟 《侨园》2012,(3):22-23
提到以色列现代沙漠农业,其举世瞩目的滴灌技术令人咂舌.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个弹丸小国居然在沙漠里种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无污染绿色洁净蔬菜,而且还大量出口国外.目前,以色列的食品在国际上的安全信誉有口皆碑,甚至在食品安全标准非常严格的欧洲也广受欢迎赢得欧洲“冬季厨房”的美名.2011年8月24日,我有幸随中国农业赴以色列考察团飞往以色列.  相似文献   

16.
薛琳 《瞭望》1988,(41)
在博茨瓦纳首都哈博罗内南郊有一个瑞典园艺家尼尔森博士创办的桑尼塔斯园艺场。那里林木茂密,各种花卉盛开,万紫千红。在土地主要是沙漠、草原的博茨瓦纳,这个园艺场就象镶嵌在哈博罗内水库边上的一块绿色钻石。 尼尔森博士从小跟随父母务农,后进入瑞典和美国大学攻读园艺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于1964  相似文献   

17.
<正>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则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  相似文献   

18.
记者近日随科考队进入库姆塔格沙漠进行穿越考察,切身 感受到高科技装备给沙漠考察带来的便捷。 和20年前沙漠科考时人拉骆驼、 向导带路、一个罗盘、两根皮尺的装 备不可同日而语,中国首次库姆塔格 沙漠联合科考队的GPS卫星定位、 卫星影像、数码摄录像机、便携电 脑、沙漠越野车、远红外测距仪、卫 星电话等装备一应俱全,插上高科技 装备的翅膀,联合科考队第一次成功 穿越库姆塔格大沙漠。  相似文献   

19.
雨林 《慈善》2021,(1):46-46
我看过太多从监狱服刑后出狱因生活无着落而重新犯罪的例子。我相信许多人也知道这个事实。但台湾的一个人,一个从监狱服刑后出狱的人却很幸运。这个人在即将出狱的时候,读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慈济功德会证严法师的《静思语》。书中那富有哲理,又特别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使人人都会感到温暖感到亲切感到有信心的警句,就像一阵阵春风、一滴滴...  相似文献   

20.
<正>文化与生活紧密相关,想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最好先了解这个国家的生活,而想适应一个国家的生活,最好先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当一个人对某个国家的文化了解、掌握并认同、赞赏以后,那么这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生活方式都可能会发生改变。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决定着他的文化范式,同时一个人的文化范式也影响着他的生活方式。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