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与其他古老的传统一样,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时候,中国人所有的边缘焦虑和生存痛感,不仅基于"生活在别处"的不习惯与不方便,而正基于文化身份的失落,包括由此引出的被"他者化"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与其他古老的传统一样,对乡土的眷恋与热爱,已然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时候,中国人所有的边缘焦虑和生存痛感,不仅基于“生活在别处”的不习惯与不方便,而正基于文化身份的失落,包括由此引出的被“他者化”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张益超 《学理论》2013,(11):41-42
价值观是作为人获得一种充分的、完全的内在修养后所产生出的一种外在的、能够由其他人所认知其本人修养结果的一种体现。孟子"知言养气"的逻辑结构,应是知言先,养气后;先知言,再养气。养气以知言为基础,并一定程度体现出知言。"知言",是为了我们营造更好的思想空间,是内在修养的基础,而"养气"则是对于内在修养的一种外在表现。研究孟子的知言养气学说,有助于我们在正确的言论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毛梦溪 《民主》2013,(4):59-61
在我印象中,20多年前,中国散文界曾时兴过一段艺术散文。所谓艺术散文,我想应该是相对生活散文而提出来的。风行一段时间之后,尤其是近些年,受快餐文化的影响,散文的艺术性在消失,生活化倾向在迅猛扩展。扩展到了随时随地来来往往,又随时随地且拾且丢的地步,还不及云烟过眼。看过了读过了,也就过去了,大抵是留不下什么印象的。这是近些年中国散文大众化的结果,也是中国散文界的难言之隐。  相似文献   

5.
邹海伟 《民主》2014,(4):37-39
<正>"近些年方言的式微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这种式微的范围在不断扩大,速度在不断加快,长此以往,作为我国各地民俗文化、本土文化重要载体的方言前景堪忧,因为方言消亡,流失的是认同感,影响的是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6.
乔贵平 《求知》2015,(2):20-2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可以说,城镇化是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概念,它与城市化的本质相同,都强调经济社会的活动中心应从农村转出。只不过前者强调转向城市,后者强调转向城镇,在地理上的侧重点不同。在中国改革初期,城镇化带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重外延、轻内涵,其核心任务是调集一切资源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促进人口的就地转移。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虽然仍沿袭城镇化的  相似文献   

7.
程青  梁晓声 《瞭望》2020,(19):58-61
热血,真挚,关注社会,梁晓声的小说总是与时代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他的写作注重把社会重大命题纳入到个人经验之中,将现实主义传统发扬光大,并重申了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价值。上世纪80年代初他的作品便风靡全国,由他那些读者众多的知青题材小说如《今夜有暴风雪》《雪城》等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触动人心,那时他便是家喻户晓的作家。时隔三十多年他推出三卷本长篇小说《人世间》,以周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折射出近半个世纪家国、制度、情感结构、道德伦理的嬗变,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部九十多万字的具有史诗性的长篇巨制,被誉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继《平凡的世界》后又一部朴素、真诚、饱含悲悯之心的作品,并获得代表中国长篇小说最高成就的茅盾文学奖。  相似文献   

8.
《求知》2010,(10):43-43
杨生平在《红旗文稿》期刊上撰文指出,首先,从民族国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看,必须加强传统文化建设。传统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重要凝聚力和内在精神支撑.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主权,失去了传统文化,就等于一个国家丧失了文化主权。其次,从时代性质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9.
齐勇锋 《求知》2012,(1):17-18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民族振兴、文化复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时代主题.给我国的文化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推动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转换.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新的市场消费热点.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文化经济功能的扩张使民族文化复兴之路从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的范畴拓展到了经济层面.即文化产业领域。从而赋予文化建设以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秦腔作为陕西的一面精神旗帜和对中国文化的独特贞献,是有日共睹、毋庸置疑的,它是陕西人深层心理结构的艺术再现,是孕育三秦儿女精气神的原始乳汁。然而,近年来对秦腔的不断改革,让我们清晰地看到,秦腔己逐渐趋向于歌剧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耻感是人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中国古人将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形成耻感文化,用以影响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具有深刻而丰富的道德和伦理价值,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社会实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正一就与当代中国现实的关系而言,目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整体上似乎只有两种路数:一是,以既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原理为根据,为政府的一系列决策和方针作解释,为当代中国现实作辩护性或赞美式的论证;二是,在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与西方近现代的一些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资源"纂在一起"加以阐述的过程中,对当代中国现实作隐喻式的批判(如"现代性批判")[1]。应当承认,这两种研究路数特别是第一种研究路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目前中国社会的某些需要,故并非  相似文献   

13.
左权  黄正平 《求知》2022,(3):19-21
<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全新的表述,这个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