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1,(10):48-49
邓小平和陈云是中共八大确立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年轻的两位。毛泽东曾对他们有高度评价,谈到邓小平时,毛泽东讲:“他比较会办事,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这个人既有原则,又有灵活性,是我们党难得的一个领导人才。”说起陈云,毛泽东赞叹道:“陈云同志对经济工作是比较有研究的,让陈云同志来主管计划工作、财经工作比较好。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比较研究》评介王翼由四川省委党校副教授张星炜与成都市行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肖百冶合著的《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比较研究》最近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从“比较”的新视角深化对毛泽东、邓小平...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观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观比较研究张星炜毛泽东、邓小平的民主观,指他们对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主张。本文试对毛泽东、邓小平的民主观作同异比较和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比较,旨在揭示两者在民主思想及其实践上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一、对毛泽东民主观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卓越领袖,又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运动的伟大先驱者。本文从毛泽东对于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对主要矛盾转化的分析,对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设计以及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从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的一系列调整和改革的构想等方面,阐述了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贡献。邓小平参与了毛泽东对于中国建设道路的历史性探索。当中国进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后,他又是毛泽东开创的伟大事业的主要推进者。本文从邓小平蕴酿并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以及对于改革开放等问题的深刻论述,阐明了在中国建设道路问题上邓小平与毛泽东的继承与发展关系,评价了邓小平在这一问题上杰出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立、实践与发展──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阎树群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为我们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造性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极为精彩、极为重要和极为...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是对毛泽东的合理继承和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邓小平结合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不断深化和完善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路线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理论贡献。毛泽东、邓小平对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本质目的、实践形式、结合方式、斗争对象的认识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深入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群众路线思想,是进一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毛泽东统战思想的坚持与发展孙铁民,马晓秋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创立起来的统一战线思想,是指导我们胜利开展统战工作的行动指南、邓小平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坚持并发展了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提出了一整套...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邓小平的艰苦奋斗观宋易风艰苦奋斗是毛泽东倡导和培育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象征革命情操的延安精神的特色。毛泽东、邓小平从艰苦奋斗精神的作用、内涵,到如何发扬这一精神的途径,都有系统、深刻地阐述,形成了完整的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观。一、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0.
对于执政党如何跳出"周期律",毛泽东和邓小平有着非常不同的思考和对策:一个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一直在反右;一个是坚定地推进体制改革,主要是反"左".不同的思考和对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后果.本文展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在跳出"周期律"这一重大战略问题上的不同思维路线,分析了毛泽东失误的原因,并指出这种对比分析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走自己的道路",是毛泽东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都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式道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同志正是在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最终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在科学总结毛泽东探索的经验教训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追溯和研究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将有助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2.
王立豪 《学理论》2009,(15):22-23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战略思想,毛泽东、邓小平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对毛泽东、邓小平的发展观的差异性进行研究有利于我们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发展轨迹,从而更加深入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本文拟从时代背景、发展目标、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四个方面对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飞跃:从“实践哲学”到“生产力哲学”─—毛泽东邓小平哲学思路比较研究之一胡义成7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相应地在理论上也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其标志分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前...  相似文献   

14.
论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刘东民邓小平的基本特点是求实务实、说实话、办实事,毛泽东称誉他"是个厚道人",即老实人。邓小平思想的精华,最核心的、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中有110多处讲到"实事求是"。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与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闫朦一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与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是相互联系的,其相同之处:首先,无论是毛泽东的“和平解放”台湾思想,还是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都是从其所处的时代条件出发而提出的,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把毛泽东建党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邓小平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在1956年党的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就系统地总结建国以来党的建设的经验,第一次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执政党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在提出和不断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一方面总结历史的教训,恢复了毛泽东建党思想的本来面目,一方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加强党的建设的思想和路线。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开创了科技与教育的兴国之路,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江泽民继承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科技与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全面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  相似文献   

18.
浅谈学习毛泽东群众观的现实意义王岸英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毛泽东的群众观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毛泽东一切言论的出发点,而且也是毛泽东全部理论和实践的归宿。当前,在全党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我们认为仍然有必要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相同点是 :他们都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群众路线 ;将社会主义制度视为人民利益的制度保证 ;其共同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他们人民利益观的差异是 :在对中国国情认识和人民利益内涵的理解上 ,毛泽东充满理想主义色彩 ,而邓小平却更加注重实际 ;在人民利益的实现形式上 ,毛泽东采取的是变革生产关系、计划经济等方式 ,而邓小平却选择了发展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等途径。  相似文献   

20.
《实践论》、《矛盾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代表作。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发展的主要载体;邓小平哲学与毛泽东哲学,同属于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个又一个指导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