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毛泽东看来,党委对该做的工作一定要"抓紧"。怎样抓得紧呢?工作布置下去,不能认为就完成了。毛泽东说:"全面规划,几次检查,年终评比,这是三个重要方法。"其中,"打电报、打电话、出去巡视这些方法,也是很重要的领导方法";"一年至少检查四次"。通过检查,督促进展,修正错误。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干到底,不见成效决不罢休。发扬民主和"抓紧"工作的一个重要内  相似文献   

2.
参加工作了,我找领导分房,想娶回我那心爱的新娘,领导说:单位没房!等有了房我们再商t。房改的时候,我找领导买房。那时的房价低哟!几千元钱,就能买上一套不错的住房—谁愿意相让?领导说:等以后单位盖房。工作了二十年,后来单位盖房,口袋里有了一点积蓄.我总算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3.
煤炭部机关闻风而动 煤炭部机关大楼走廊里悄无人声,一派肃静。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我们是带着问题来访问高扬文部长的。今年八月下旬,他在全国统配煤矿工作会议上就煤炭战线领导不力,生产任务完成得不好的状况,作了自我批评以后,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人们很想知道,在这段时间里,煤炭部做了哪些工作,煤炭战线发生了哪些变化,煤炭生产的现状和前景又是如何呢? 部调研室的马同志抱歉地对我们说,高部长正在主持部党组会议,请你们稍等片刻。  相似文献   

4.
瞭望哨     
《瞭望》1984,(22)
某厂的科技人员向厂领导提意见,说领导不重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工作还存在着差距。但厂党支部书记听后反驳说:‘我们厂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啦,你们应当知足啦!’  相似文献   

5.
日前笔者曾随一位领导检查基层工作,当时该单位看起来各项制度落实不错,听他们的汇报也头头是道,给检查组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但这位领导没有被表象所惑,事后又悄悄暗访,发现该单位问题不少,原来他们事先已得到检查通知,一切准备就绪,没料到领导搞起暗访来,“西洋镜”被戳穿。时下有些单位形式主义屡禁不止,看来也与领导机关抓工作落实中,拨用“明手”,息使“暗招”有关。有的领导机关在检查工作之前,总喜欢把自己此行的目的和任务,明白无误地对下“广而告知”。久而久之,基层单位也悟出了“诀窍”,把“平时无所谓,…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2,(7):7
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说,对于韩国,中国是恩赐,而不是诅咒。"我认为,拥有这样一个国家做邻居对我们而言是个恩赐,"韩国东北亚历史基金会秘书长、现年58岁的石东演说,"中国正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但是如何最大限度为我所用就由我们自己决定了"。这位职业外交官以前曾任韩国驻香港总领事并曾在驻中国大使馆工作,在中韩两个国家的报纸上发  相似文献   

7.
说“退”     
“精神不错嘛,看起来正是年富力强呀,再干二十年都没问题。”“哪里哪里,身体还行,但还有600多天就要退了。”“您说现在怎么就兴一刀切呢?”“不过,‘退下来,不用怕,不进政协进人大’。”类似的对话,现在是容易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参加一个基层干部座谈会 会上,一位长年在基层工作的干部谈到:"做好群众工作,不能寄希望于‘摆平’,而是要在‘端平’上下功夫."此番话颇耐人寻味! 有人说,做工作"摆平就是水平" 乍听觉得不无道理.平日里有些领导不就在强调工作"不看过程看结果"吗?"摆平"无疑就是一个好的结果然而,细细回味,"摆平"这个结果未必一定好,至少它经不起推敲.  相似文献   

9.
在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时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曾抓住我们党内存在的某些腐败现象,说"共产党是一党领导,缺少监督机制,不可能避免腐败",并由此得出结论,"中国应实行西方那样的多党制以避免腐败".这种论调曾经一度迷惑了不少真心希望党风好转的人.为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现在很有必要说明,为什么我们坚信共产党能够依靠人民消除腐败.可以先分析以下两方面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 ,党校是我们党的重要阵地 ,既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 ,也是交流党的工作经验的阵地 ,更是培训党的干部的重要阵地。一定要把它们办好 ,而且要越办越好。近些年来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在中央党校的关心指导下 ,上海市委不断加强对党校工作的领导 ,大力推进党校建设 ,做了一定的工作。一、切实加强对党校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政合力优势 ,齐心协力办好党校江泽民同志指出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校在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和党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事业中的重要作用 ,因而也重视对党校的领导。”早在建党初期 ,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 ,…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副所长李培林不久前在探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难在哪里、新在何处?”时指出,应当看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首先,腐败现象在不断蔓延和加剧,体制转轨中的漏洞给一些人钻了空子,目前还没有有效的遏制办法。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也养起了自己的“小厂”,而且比较普遍。厂长这样干,你怎么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以说领导干部保持清正廉洁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最大难题。其次,现在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脱离实际、跟不上当前的形势发展的问题。许多地方做思想工作就是读文件,职工有…  相似文献   

12.
日前遇到一些在企业工作的政工干部,闲谈中得知他们都有不少苦恼。其中之一就是他们感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有的同志说,领导只是口头上讲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一干起来就不重要了。这些同志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领导的重视呢?假如领导对你干的工作视有若无,可做可不做,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心灰意冷的。然而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面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互联网时代和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模式已经嵌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党建工作亦不例外。早在2012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他强调,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党建工作中,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推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在  相似文献   

14.
1985年初,我们厂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在新的企业领导体制下,企业党委书记的位置在哪里?怎样在这个位置上充分发挥作用,支持厂长搞好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两年来,我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有了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一位基层干部在学习十七大报告时提出疑问,到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二字有什么含义?"特"在哪里?一些干部说,"特色"就是特殊性,但这个"特殊性"是指什么,"特"有何值?深刻意义在哪里?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便不一而足。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字的出现与形成,完全是基于中国当代的实际国情。那就是农民居多小农意识重,历史悠久封建文化影响深,工业落后经济  相似文献   

16.
当领导或政工干部做人们思想工作时,总有些人在说:“还是少说些空话,多办些实事吧。”言下之意,做思想政治工作是“说空话”,“办虚事”。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理由是: 一、这种看法颠倒了人与事的关系。我们的大事是搞四化。四化的实现,要靠统一意志的人去干。而要“统一意志”,就必须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人们无论干什么,都是思想支配行动。否定这一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二、这种看法把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对立起来。经济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不能割裂与对立的。思想政冶工作要渗透到经济工作中去,经  相似文献   

17.
限量版人生     
正一我在欧洲读书期间,为了赚生活费,曾经做过兼职导游。我带了不少国内来的旅游团,这些团的客人虽然来自祖国大江南北的不同地方,但有两个共同点:其一是经济条件普遍不错,人手一只名牌旅行袋和奢侈品手袋;其二是不管他们操着什么地方的口音,下了飞机之后一定会问我以下几个问题:"这里的奥特莱斯在哪里?""我要帮朋友带点化妆品,  相似文献   

18.
以前看电影《垂帘听政》,剧中的慈禧太后对她的儿皇帝说:“今天我可以立你,明天我也可以废你(大意),”“立”与“废”就凭她老佛爷一句话。封建专制时代的帝王口含天宪,朝令夕改乃司空见惯,不足为怪。奇怪的是,现在某些地方官员也有类似举动。 笔者曾参加过一个县长办公会议,研究财税“双过半”的事项。有一个企业由于效益不错,税收任务也完成得不错,但因为全县尚有不小的缺口,于是决定对其再行追加。税务部门的领导说:这样做恐怕不妥,该企业是属外资企业,按文件规定,第一年享受地税任务减半的待遇。主管领导问:是哪家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到企业搞调查,听到一些领导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说:“现在的工人不象从前了,思想政治工作不好做。”同时也听到一些工人说:“现在有的干部不可信。”一个说“不好做”,一个说“不可信”,孰是孰非,看来颇值得议论一番。应该承认,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确有难度,要做好并非轻而易举。特别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工人们眼界更开阔了,思想更活跃了,思想政治工作者不可能象从前那样,换着权力的余威,三两句话就把他们“打发走了”。现在要想思想政治工作做得让人信服,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我以为,目前思想政治工作难做的原因,恐怕  相似文献   

20.
刘兰芬 《理论探讨》2007,3(6):153-156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在领导方式的人本化方面出现了殊途同归的现象。由此看出,"以人为本"是领导活动的科学规律,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广大领导者应清醒地认识这一历史规律,努力实现领导和领导方式的根本转变,以适应新的时代背景下领导工作科学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