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帅政 《瞭望》2008,(Z1)
2003年9月,广东惠阳27个小朋友写了一封信,希望"全国所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免费向青少年开放"。这封信到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时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的海飞手中。以此为引子,一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不该收费"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相似文献   

2.
<正>(1956年1月21日)亲爱的允若:……你写来这封信,当然又暴露了你的一些思想问题,这很好一既然有了问题,向我,向同志们说出来,总比不说要好。因为不说,不等于没有问题,问题还是存在;说出来,你的同志,你的亲属,才好帮助你。你说,你在写这封信以前。"仍然犹豫要不要写这些",你"感到写这些没有用"。你写这些,不是没有用,而是很有用。我欢迎你写这样信给我,  相似文献   

3.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有名的“五七指示”。而这封信的起因,却少见提及。近日,读到《邱会作回忆录》,才窥见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4.
正为什么要入党?这个问题,每个党员在入党时都回答过,不少人还能声情并茂地讲述一段家族史。然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认为,很多大学生谈到的入党动机都是"大而无当、无比正确的废话"。他在个人微信号上写了一封信,批评"从小爷爷对我说"的入党动机,而认为"你入党应该是你自己的事"。徐川的信火了,更火的则是这封信所引发的讨论。不用回避地说,入党可以给年轻人带来许多"实惠"——比如,在学校里获得参加党员活动的机会,毕业求职时给自己的简历  相似文献   

5.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给林彪写了一封信,这就是有名的“五七指示”。而这封信的起因,却少见提及。近日,读到《邱会作回忆录》,才窥见事情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正>在马克思思想史的研究中,马克思于1837年11月10日写给他父亲的信是一个既倍受重视又没有得到充分阐释的文本。说它倍受重视,是因为凡是撰写马克思传记的著作,无一不提及这封信;说它没有得到充分阐释,是因为所有撰写马克思传记的作者都只是把这封信作为马克思这一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的记载,却从来没有把它当作马克思走上哲学创造道路的最早文本加以阐释。比如,梅林在他的《马克思传》中几乎叙述了马克思在这封信中所论及的他的学习生  相似文献   

7.
《瞭望》1984,(15)
本刊这一期发表的《建造中国的“通天塔”》一文,公布了胡耀邦同志写给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一封信,值得大家好好地读一读。胡耀邦同志在这封信中借用了古代巴比伦人建造“通天塔”的神话故事,勉励我国的科学工作者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为建造中国的“通天塔”而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3):I0001-I0001
中国科学院力学所至今仍然保留着两封钱学森写给郭永怀的书信,大家都把这两封信称作钱学森写给郭永怀的“家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同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杨佳在回忆郭永怀文章中就提到,“钱学森已给‘永怀兄’写过两封信:盼望你回国。家书抵万金,报国之心如磐石……”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3)
简要评介了舒芜写给他的朋友彭拜的一封信。舒芜在这封信里,谈到了自己的几种学术代表作,也谈到自己对一些历史问题的思考,对于研究1955年的胡风事件及其改革开放以后舒芜的思想特征,从而加深我们对于20世纪后五十年政治史与文化史多样性与复杂性的掌握与理解,都能够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三月初,我们收到这封来自吉林省辉南县扳石河乡一位妇女的来信。这位自称“农妇”的刘菊秋希望我们能刊登她写给一位不知姓名的“老弟”的一封信。看了她的信,了解了她所说的那位“老弟”的事迹,使人很自然地想起雷锋。这封信反映了一位普通农家妇女的一腔真情,这是人们对雷锋精神的一声强烈呼唤。 下面就是她的信。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来信     
2006年12月27日上午,忽接湖南省人民政府电话,说是有我一封信,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字样的公文信封上用毛笔写着"湖南作协转张扬同志",下方签名"温家宝"。来电说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温总理给个人的信,问是怎么一回事。  相似文献   

12.
人事局新局长接到了前任寄来的一封信.读完后,越思量越觉到非同寻常.因为这是一封全景式地重现过去的信.信中,他看到这位前人事局负责人是怎样戴着有色眼镜,揪住一个大学生只买甲级菜的小节,武断地以"生活奢侈"的荒唐结论去压制和委屈知识分子的;信中,他看到了这位前任在浮夸风盛行的时节是怎样不顾事实、违心地让一个  相似文献   

13.
三封匿名信     
厂长办公室主任小黄找到厂长,递上一封信:“我们收到了三封信,信封上是同一笔迹,一封是寄给你的,一封是寄给党委的,一封是寄给财务科的。我拆了其中的一封信,内容是检举基建科有人受贿。估计三封信是同一内容。”厂长边听着边看信。来信揭发本厂基建科科长徐德两件事。第一件是厂调度室扩建时,某社  相似文献   

14.
郎平 《瞭望》1984,(37)
这是女排名将郎平写给旅美侨胞的一封信,感谢他们在二十三届奥运会期间对运动员的关怀,寄上她和女排姑娘们的一片谢忱。  相似文献   

15.
1984年2月18日,胡乔木特别郑重地给一位青年作家从维熙写出一封信。信不长,可是内容有点不一般,是一封"特此更正"的信。信讲的是一个几何概念问题,说来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的  相似文献   

16.
明晋 《民主》2014,(1):47-51
<正>叶圣陶一生写了不计其数的书信,和他通信的不乏那个时代的名人,那些信多半没留下来。而叶圣陶叶至善的"干校家书",则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书信中涉及他们父子在那个特殊时代对周围人物悲欢及其当时的社会动向、思想变化的心态和情感,是反映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干校家书"第一封信起自1969年5月2日,是父亲叶圣陶写给儿子叶至善的;最后一封信是1972年12月21日叶至善写回家的,不久他就结束干校的生活回家了。在3年又8个月的时间里,父子俩共有近500封通信。  相似文献   

17.
<正>1941年春至1944年秋,贺炳炎赴延安军事学院及中央党校学习,并参加了延安整风运动,学习期间与姜平结婚。姜平193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在婚后的日子里,贺炳炎与姜平相互扶持,留下一段伉俪情深的革命爱情故事。这是姜平写给贺炳炎的一封信:我记得你经常教育我说:"一个共产党员,时时刻刻考虑的是党的工作,不应该考虑自己。"我记得在1947年你刚调到一纵队工作,我  相似文献   

18.
这是陈云同志一九四九年六月写给一位干部子弟的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为发表此信写的按语说:“这封信,对于向广大党员、干部,青年特别是干部子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1)
席勒是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继承并发展了康德关于崇高这一美学思想。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的第一封信中提到"下述命题绝大部分是基于康德的基本原则",同样他在1793年发表的《论崇高》(Ⅰ)的副标题也是"对康德某些思想的进一步发挥"。他关于人性、自由、心灵完整性的思考在他的美学理论、在他的戏剧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主要探析在席勒的思想中什么是崇高以及崇高在审美和悲剧艺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6):31
为子女婚事简办给与老何家熟悉的领导写的一封信少华同小何已结婚,这是他们生活长河中的一件大喜事。我严格按照中央要求,一不受任何人的礼,二不请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