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对"荣"和"辱"的认识,产生于人们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体现为一种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判断。"荣""辱"作为一对基本道德范畴,各自有着丰富的内涵,两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厘清耻与辱、耻感与罪感、荣辱心与荣辱感,对于深化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荣辱观是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一个社会对特定思想行为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以及对传统荣辱观扬弃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是通过社会舆论和每个人的道德实践,用社会主义光荣感和耻辱感去评价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履行义务,从而形成新的道德自觉。“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相似文献   

3.
知荣明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荣辱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标杆,知荣明耻是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会上强调,要引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精辟地道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为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和耻感意识在全社会的复苏提出了底线要求.  相似文献   

5.
耻感是人的行为与内化为个体的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发生差距甚至冲突时所产生的痛苦体验,因此耻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评价活动。其评价活动机制与过程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它以内化的一定社会的良心(心中之善)为客观的评价标准,以否定的痛苦的灵魂锤击的心理情感方式显现出来,通过主体自身需要的满足与心中之善的冲突过程、主体对心中之善的确证与升华过程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道德审判与自我心灵拯救。耻感的评价活动不仅在个体主体身上发生作用,而且以群体主体的方式展现出来。作为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总是以权威评价活动的"有机"形式把适合自己统治的荣辱(耻)观"群体化"、"普遍化"、"意识形态化",使之成为全社会遵循的耻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民众评价活动和权威评价活动的上下互动中,通过意识形态的引领而形成的。只有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中,在关照现时代人民的诉求过程中,并在意识形态的引领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内化为民族耻观,构成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当代人们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6.
耻感对于人的存在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当代大学生却存在不同程度的耻感淡化、缺失甚至错位等问题,为此,需要通过传统"耻"观的现代性转换以明确当代中国社会善的客观内容,通过改进道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以帮助大学生认清自我及其与善的差距,通过构建社会公平机制为大学生耻感培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7.
耻感文化的内涵及大学生耻感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容丰富,它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道德教化的前提,更是培养良好社会风气的关键。当代大学生耻感意识的缺失,既与社会机制不完善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缺陷有关,也与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淡薄和缺乏知耻感等因素有关。要培养大学生耻感意识,应着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耻感意识培养的良性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观点集萃     
"荣进耻退"要从小事做起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每个人来说,养成"荣进耻退"的良好道德素质,就是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荣辱之别常常体现在生活的小事上。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口说脏话……这些事情看起来小,但蕴涵着荣辱问题,从中也可以窥见一个人的道德修  相似文献   

9.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发表了“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重要讲话,这一讲话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状况、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实际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八荣八耻”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既汲取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又被赋予了社会主义所特有的思想道德元素.为我们树起了道德建设的新标杆。  相似文献   

10.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和精辟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基础,更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群体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它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教育性、示范性和延展性,它源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却又高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如何结合职业特点,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笔者认为,教师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以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为准则,树立五种意识,不断强化以教为乐、执教为民、兴教为荣的职业道德观念,牢记宗旨、知荣弃耻,贯穿教学、褒荣贬耻,立足岗位、扬荣抑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打造和谐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06,(4):48-48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4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民盟民进联组会上用"八荣八耻"标准,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高度概括,全面阐述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随即发出通知,就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作出了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2.
知荣明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令,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荣辱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标杆,知荣明耻是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关于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概括精辟、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它着眼全局,面向未来,紧密联系当前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汲取我国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我们要充分认识倡导良好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紧迫性和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激浊扬清,推陈出新,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具有多维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论耻感教育与公民道德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臧梅 《学习论坛》2002,(9):21-22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伦理文化的重要范畴 ,已经根深蒂固地融入了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在新世纪里 ,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耻感文化 ,加强对国民进行耻感教育 ,对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 ;有助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良知 ,激发人们的进取向上精神 ;有助于化“他律”为“自律”。  相似文献   

16.
盛秀英 《世纪桥》2006,(4):9-10
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来、自觉践行开来,其中关键环节是领导干部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践行“八荣八耻”。  相似文献   

17.
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启南  郑百灵 《求实》2006,(4):4-10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编者按:胡锦涛同志3月4日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发展光大,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系统总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八荣八耻”,概…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关于荣辱问题的道德评价体系和道德评价标准。它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它的提出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要通过加强教育、个人的道德实践、加强社会管理,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抓典型示范等措施,使人们知荣明耻,形成褒荣贬耻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营口市鲅鱼圈区人民法院党组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建设,不断探索规律,创新载体,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法官队伍,连续10年无违法违纪现象。营口市鲅鱼圈区人民法院党组在全体干警中长年唱响"四荣四耻"正气歌,即以清正廉洁为荣、腐败堕落为耻,以公正执法为荣、徇私枉法为耻,以刚直不阿为荣、趋炎附势为耻,以热情服务为荣、吃拿卡要为耻,全方位、多角度构筑反腐倡廉防线。岁末年初召开干警家属座谈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2006,(5):1-1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胡锦涛同志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最新发展。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总结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