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幽默小品     
~~幽默小品  相似文献   

2.
小品导入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搜集、自编或让学生创编一些微型小品,让几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课堂里作即兴表演。这种导入方法直观性强,气氛热烈活跃,对培养学生思维积极性,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才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我在讲《社会公德的产生和主要内容》时就采用了小品导入法。我提前让每位学生认真看书做好预习,然后根据平时的了解,推举三名学生根据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创编一个小品。对他们的创编我提出了具体要求。内容上:小品要反映社会公德问题,要涵盖社会公德五方面的内容;时间上,不超过十分钟。除此以外的诸如小品的形式…  相似文献   

3.
《精神文明导刊》2006,(12):31-31
2006年9月20日,在《纲要》颁布五周年的日子.门头沟区文明办在区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举办了公民道德小品大赛的决赛。来自区审计局、财政局、西辛房社区、黑山西街社区、区教委和区卫生监督所的6支代表队走进了决赛。区审计局代表队表演的小品《加法与减法》、西新房社区表演小品《责任》,区教委代表队表演的小品《老师干杯》等等。这些节目作品原汁原味、贴近生活,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4.
美国著名编剧、制片人希德·菲尔德说,一个电影导演可能用一部很好的剧本拍出一部很糟糕的影片,但他绝对不可能用一部糟糕的剧本拍出一部很好的影片。如同剧本在电影中起的“基础”作用一样,小品剧本创作也是小品作品的基础。没有好的小品创作,观众也不可能看到好的小品。  相似文献   

5.
余纪宣 《今日浙江》2014,(11):42-42
正时而笑声连连,时而一片寂静,时而掌声阵阵……近日,余杭区塘栖镇剧院内,来自塘栖镇的60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把座位占得满满的,连过道上也站了许多人。该区"正风肃纪"主题廉政小品巡演正在这里举行。一个个小品接连登场,让观众连呼过瘾,在座党员干部的心头更多了一份警醒和反省。如今,正风肃纪廉政小品巡演,在余杭区扬起阵阵清风正气,传递反腐倡廉正能量。自编在廉政小品巡演中,《打虎出龙》给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赵本山的小品裹挟着亿万观众的笑声和赞誉,不知不觉中向我们走来,继而风靡全国。他的小品表演艺术就像一尊浮雕,鲜明地凸显出来,占据着中国小品艺术宝库中重要的一席之地。他的小品让世纪之交的中国充满了朗朗笑声。  相似文献   

7.
在重庆开会,大巴车上看了个名为《山城棒棒军》的小品。台上两个拎着“棒棒”的乡下人,好像智商都十分低下,为不大的一点儿纠葛相互进行着人身攻击,并以此讨好台下观众。不知重庆人看了这小品什么感觉,反正我乐不起来,总觉得台上这俩貌似“棒棒军”的人,骨子里处处体现着城里人对乡下人的那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有种拿穷人开涮的味道。换句话说,编这小品的人,眼里的“棒棒军”只是那种你喊一声“棒棒”,他就屁颠屁颠跑来的简单劳动力,压根儿没打算去理解他们。   电视上的小品、相声,给人能留下点印象的,大多是前些年的。现…  相似文献   

8.
电视小品初次吸引中国观众应数《吃面条》,陈佩斯与朱时茂当年的表演虽嫌过分夸张,但毕竟带给了观众发自内心的愉悦。及至《产房门前》、《卖大米》、《相亲》、《超生游击队》、《打扑克》、《张三其人》、《如此包装》等陆续出台,电视小品的魅力几乎达到了极致。一时,电视观众产生了“小品情结”:一到晚会就  相似文献   

9.
“篮球巨星姚明家的房子没顶棚,小品明星潘长江的房子像水缸。”“你白天可以把老公当小工使,晚上可不要把小工当老公使。”这是2005年春节文艺晚会上,黄宏和巩汉林、林永健表演的小品《装修》里的经典台词。这也是当年“春晚”笔者印象最深的一个小品。几次重播,看着工头黄宏无可奈何地应对那个男扮女装的“津妇”,每每在笑声中忘了周围和自己。一个以上的演员,几种简单的道具,幽默诙谐的台词,上世纪80年代初,小品这种艺术形式开始走红中国舞台,很快就成了中国电视观众大年夜里最大的“笑源”。在郭德刚还没有“从天上掉下来”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小品之滥觞中国小品在中国艺术界绝对可以算个“异类”,用通俗的话来说,一开始就“出身不好”,想当初关于中国小品诸如“高雅”“传统文化”“优秀艺术”等词语统统和他不搭界,然而卧薪尝胆二十载,“丑媳妇终于熬成婆”。现在,小品不仅成为各大电视媒体和各类晚会的“宠儿”,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艺术。今年国庆期间,国内有几家媒体专门作了一个《中国小品20年》问卷调查,评选  相似文献   

11.
晚明小品蕴含着深刻的伦理思想 ,通过对晚明小品中所体现的伦理思想进行总结、归纳 ,我们能够找出对现代企业伦理实践指导及解决当前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伦理问题有所启发之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要表演群众创作的小品。笑星赵本山日前正式发起2010年春晚小品剧本征集活动,面向全社会征集。对投稿者不限地域、年龄、男女、学历,只要有搞笑的作品,都可以参与此次应征。  相似文献   

13.
吴静 《传承》2011,(18):72-73
"娘式幽默"是中国当代喜剧小品的一个普遍现象,它是表演者用女性化的装扮、语言和动作来制造滑稽的喜剧效果。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代喜剧小品的闹剧特性和央视春晚的舞台共同造就了中国当代喜剧小品的"娘式幽默"。  相似文献   

14.
我在教学中,根据初一学生心理好奇、行为好动,善于模仿等特点,把小品这种文艺形式,引入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在引用小品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小品的构思要有针对性,突出思想性。小品的来源:一是移植,二是自编。主要靠后者。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班内学生实际,进行选材构思。例如,在讲第三课《尊敬父母师长》一框时,我编了两个小品:一是哑剧“家庭中的小皇帝”(剧中人有“小皇帝”及父母三人)剧情是,小皇帝在家称王称霸,视父母为自己的佣人,父母整天围着  相似文献   

15.
何轩 《求索》2005,(10):169-17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流行的现代白话美文小品,其现代性价值取向在建国后半个世纪的文学史书写中被遗忘了。“被遗忘的”美文现代性可以从三个惟度来理解:一是现代小说文以载道的民族、国家、革命现代性话语淹没了现代散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代性话语;二是鲁迅战斗式的杂文小品遮蔽了周作人闲适式的美文小品;三是对新文学内容现代性的执着追认而忽视以致漠视了美文小品语言形式的现代性成就。对美文小品“小资”情调现代性的焦虑和恐惧是其被遗忘的历史宿命。  相似文献   

16.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今年正月初三曲苑杂坛春节特别节目上演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小品——《瞧这一家子》(以下简称《瞧》),剧中讲述了祖孙四代人为了争上曲苑杂坛表演节目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美国人弗里德曼将最为滥用的一个词“全球化”分割成三个阶段:国家、公司和个人。如果从第一个小品的诞生到今天为娱乐传媒划一条线,也会找到这样三个阶段:收音机、电视和网络。我们的媒体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收音机为主要接收方式的时代,过度到今天,电视和网络相与抚掌的时代。而受众也从单纯的用耳朵去倾听,过度到今天的眼、耳、手并用。第一个小品诞生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人知道。手机为何物,更不知道互联网会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核心部位。作为电视时代的产物,小品的诞生,收编了一大部分过去的相声爱好者,为很多瞬间即可转化为叹息的笑声…  相似文献   

18.
<正>从去年以来,围绕平民慈善和富人慈善,新闻和话题不断。2010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捐助》,我认为是误导公众的大败笔。春晚之前,赵本山的小品就已经被炒作了。听说名叫"捐款",我当时就预感不妙。捐款需要法律规范和专业管理,不能瞎编。现代慈善是有法律规制的组织行为,涉及捐赠人、接受和管理捐款的慈善机构及受助人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春节电视晚会上,小品《装修》中黄宏同巩汉林有这样的两句对话:“我家里的这条狗相当于5个保安”——黄宏“啊!”——巩汉林“手里的五个警棍。”——黄宏记得前几年的春节晚会上,也有一个有和保安有关的小品,内容记不大清楚了,只知道是郭冬临演的保安,他喜欢上了厂里的一个女工,又不敢说,样子傻傻的,被当作了制造幽默的“包袱”。出于职业的关系,这两档子事联系到一起时,总让人心里觉得不是滋味,好像被人作践后,又朝脸上啐了两口,踏上几脚似的。孔夫子在《论语》中记了一句话,叫:必也正名乎。意思是一定要先给自己正个名分,所谓名不正,…  相似文献   

20.
徐永光 《中国减灾》2010,(10):39-39
从去年以来,围绕平民慈善和富人慈善,新闻和话题不断。2010年春晚赵本山的小品《捐助》,我认为是误导公众的大败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