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整个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 围绕这个核心内容,毛泽东对于在当时主要涉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的"中国工业化的道路"①,进行了艰辛探索.  相似文献   

2.
1990年,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50周年。50年来中国社会天翻地覆的历史巨变,雄辩地汪实了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揭示的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认真学习和研究这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仍会给我们以极大的指导和启示。一、毛泽东在这部著作中提出的理论体系。首先,毛泽东提出了他的中国社会发展观和中国革命发展阶段论。他说:“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学习导报》2011,(14):10-10
据逄先知在《毛泽东和他的秘书田家英》中说,这个“新”字,是毛泽东同志加上去的:“那是1950年,有一天毛泽东的女儿在院子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毛泽东听到了,立即给她纠正,说没有共产党的时候,中国早就有了,应当改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指导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有众多因素,特别是与毛泽东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深刻反映了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后中国在粮食问题上所存在的严重困难的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对解决粮食问题的战略思考,从而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粮食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正多年来,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在毛泽东评价问题上一直存在几种错误倾向,主要是:用毛泽东的晚年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将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割裂开来。这些错误倾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成为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斗争和思想理论建设不可回避的严重问题。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对于我们抵制和批判在毛泽东评价问题上的错误倾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立旭 《党史博采》2022,(11):10-15
<正>《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探索中国独特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成果之一。毛泽东写作这篇重要文献时,对关系中国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认真思索,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精神和开辟真理道路的勇气。形成独特思想的独特方式中国社会主义具有不同于苏联的特殊性。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毛泽东就一直思考中国怎样才能摆脱苏联模式从而走出一条自己独特道路的问题。虽然毛泽东在此前有过一些考虑,但是,当中国迈入社会主义后,对于这个重大问题,他仍在思考和研究。1955年3月中央决定筹备召开八大,而八大的主要任务,就是回答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解答这个问题,已经带有急迫性。毛泽东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寻找答案。因此1955年和1956年,毛泽东多次到外地搞调查研究,边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干部群众的意见,边思考。  相似文献   

7.
张秀华 《理论学刊》2007,2(2):26-29
在20世纪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通过精神价值革命和社会制度革命,建构了有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文化。毛泽东的文化思考和实践启示我们:文化转型,面对不同的时代主题,其指向应有所侧重;无论何时都应牢记无私无畏、怀抱理想的革命传统;未能把群众路线纳入民主政治的轨道是毛泽东文化实践的严重缺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文化转型的灵魂,这个灵魂使中国人民追逐和创造先进文化获得了科学思维和实践动力。  相似文献   

8.
李荣喜 《世纪桥》2011,(14):40-41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响彻寰宇的经典颂歌,唱红了全中国,"毛泽东"这个名字迅速传遍神州大地,并且深深地铭刻在人民的心里。  相似文献   

9.
人民民主这个概念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认清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的基础上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的,是毛泽东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的人民民主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民民主理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指明了正确方向。它的科学内涵包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不断探索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问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为我们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宝贵的思想。邓小平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霞飞 《党史纵横》2004,(2):20-23
红卫兵组织是在毛泽东支持之下发展起来的。这个组织在当代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但是,人们只知道红卫兵在“文化大革命”中就自然消失了,却不知道,这正与毛泽东对红卫兵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有直接关系。一、毛泽东曾经认为,搞“文化大革命”的依靠力量是青年学生,因此他支持青年学生的组织———红卫兵从1963年起,毛泽东就认为中国存在一个官僚资产阶级,并且已经掌握了基层一大部分权力。到1964年,他认为,搞“四清”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要寻找新的解决办法。1965年下半年到1966年初,毛泽东对中国国内政治形势作了极为严重的估计。…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它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同志,同时凝结着党的集体智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观和群众观,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了一整套党的群众路线理论。我们党后来在群众路线理论和实践上的丰富和发展,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党的群众路线是在红军时期孕育产生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提出这个问题?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于1927年10月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  相似文献   

13.
霞飞 《党史博采》2006,(5):39-45
从起草小组成员到中央文革大员姚文元连写两篇文章有“功”,江青、张春桥自然不会忘记提拔他。江青和张春桥共同向毛泽东推荐姚文元进《中共中央通知》(即后来的“五一六通知”——笔者注)的文件起草小组,毛泽东同意了。进入这个文件起草小组,对姚文元来说,是关键的一步,因为进入这个小组,就等于进入了毛泽东的视野,中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会看到他工作,他也会及时了解毛泽东的思路,并参与毛泽东足以影响全国的政治活动。从此,姚文元不再是只限于在上海活动的小文人了,他开始经常参与中央一些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了。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一代的状况。早在60年代,毛泽东就高瞻远瞩,向全党提出了这个战略任务。回顾和反思毛泽东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晋 《党的文献》2017,(6):62-68
毛泽东是被他所处的时代选择为领袖的。人们习惯称谓的毛泽东时代,时间范畴是1949年到1976年。以毛泽东的名字来命名中国的一个时代,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主要领导者。毛泽东时代面临的历史使命,主题词就是两个字:"建设"。毛泽东时代的梦想,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为实现这个梦想找到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由于没有经验,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摸索着尽最大努力去做,去问,去学。最终,毛泽东时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6.
陈晋 《党的文献》2017,(6):62-68
毛泽东是被他所处的时代选择为领袖的。人们习惯称谓的毛泽东时代,时间范畴是1949年到1976年。以毛泽东的名字来命名中国的一个时代,因为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主要领导者。毛泽东时代面临的历史使命,主题词就是两个字:"建设"。毛泽东时代的梦想,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为实现这个梦想找到一条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由于没有经验,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摸索着尽最大努力去做,去问,去学。最终,毛泽东时代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矛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成就。这个成就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毛泽东人民内部矛盾学说及其当代价值的方法论,努力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开展而达到成熟的时期.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反腐倡廉思想在这个时期也达到了成熟.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深入总结和探讨这个时期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及其实践,对于当前和今后我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确认识和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心一环。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毛泽东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成功地找到了中国由民主主义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以后,由于错误地把“一穷二白”当作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有利条件,结果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引导全党重新认识我国国家大,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基本国情,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找到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这是继毛泽东之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正是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思想,并使之逐步确立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毛泽东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逐步成熟、完善和发展等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