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8年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以来,西方左翼学者纷纷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对危机进行研究,对资本主义展开批判。本文对这些日益庞大的马克思主义著述进行了考察,并重点关注了戴维·麦克纳利的《全球衰退》一书。在肯定这部著作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作出的贡献的基础上,本文对书中的许多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评,并进一步探讨了新自由主义蓬勃发展的动力、当代资本主义危机的制度性根源和周期性演变以及金融资本主义兴起所带来的许多重要变化。最后,本文还就近年来日益高涨的反资本主义运动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于美国金融危机,有不少学者是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二元对立关系来分析的。例如,有学者认为对于美国金融危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不适用的,而马克思的虚拟经济理论则是适当的分析工具。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危机分两种,即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资本论》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它"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今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今天的时代与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如何理解《资本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意义?如何运用《资本论》中的重要原理来分析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资本论》中的研究方法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在方法论上有何启示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有哪些重要方向?如何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本刊特约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逄锦聚教授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马克·波斯特在让·鲍德里亚的著作《生产之镜》①的英文版译者前言中简明扼要地描述了鲍德里亚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鲍德里亚指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作为他的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实际上是在制造一种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幻觉。当劳动被视为一种人的道德时,当生产被视为资本主义的决定性因素时,马克思不过是在传统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把人的问题突出出来,并没有认识到其中的形而上学的非历史性。同时,马克思没有意识到在生产之外还存在着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即符号的意义问题。波斯特认为,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态度存在深刻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相比,《哲学的贫困》重申了对待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的观点和原则。同时,通过对蒲鲁东《贫困的哲学》中经济学观点的批判,马克思已经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即新唯物主义来研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一著作不但厘清了经济范畴的来源,确立了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且也为《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提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2017年是《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究和讨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对于批判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并用《资本论》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资本论》的创新思想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提供了科学指导;《资本论》对于我们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提供了依据;《资本论》的分析框架和体系结构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资本论》对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资本论》的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理论,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的重要理论武器,同时为中国有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提供了应对策略;可以用《资本论》中的竞争价格决定理论指导中国价格改革实践,实现公平分配;等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以不同方式推进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只考察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某些阶段,经常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直接跳至《大纲》,然后再到《资本论》第1卷。有关最近出版的MEGA2中的主要手稿的研究为我们更详尽地把握马克思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曲折跌宕的受关注度 一、《资本论》的诞生到资本主义的危机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后,在当时成为一部具有崭新经济理论体系的著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特定的考察对象,采用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不同的分析角度和研究方法,不仅对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和经济过程进行动态性分析,还预见到了经济周期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鲜为人知的马克思著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重新发现马克思MEGA2的最大价值是,它发现了一大部分不为人知的、以前从未发表过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述,其中有些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未曾发表。在这方面,MEGA1作出过贡献并引起过轰动,它分别在20年代和30年代首次发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随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于1939—1941年首次发表,在当时却未引起人们的关注。MEGA2继续发表鲜为人知的马克思著述,并改变了我们对马克思著述的看法。相当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书信和文章是在近几年得以发现,并首次发表出来的。马克思汗牛充栋的经济学手稿…  相似文献   

10.
哈佛大学出版社即将在2010年秋出版热拉尔·杜梅尼尔和多米尼克·莱维对新自由主义及其危机进行总体分析的新书《新自由主义的危机》,法刊《当代马克思》第46期(2009  相似文献   

11.
编辑手记     
正本期的访谈栏目推出了两位西方左翼学者有关农业政治经济学的对话,他们结合马克思、列宁关于农业和资本主义关系问题的论述,对农业、农村阶级分化、资本主义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历史梳理和逻辑论证,对中国、印度等国家的农村阶级分化及其未来农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对比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栏目集中阐述了福利国家理论及其实践问题,其中《21世纪的福利国家》一文着重分析了有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计划在缓减拉美国家贫困方面所发挥的作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长期以来未引起学界的重视,这与马克思手稿的未完成性、内容本身的性质和我们存在的认识误区有关。事实上,《资本论》第二卷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对于我们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体性、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指导改革发展实践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革新马克思主义从一般的认识出发,我认为现今的危机是全方位的,其核心是经济危机,是深层次的体系性危机,是一场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和生态的全面性危机。它的意义在于造就了新的形势,促使我们理解和解释现实的危机,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也是如此。当然,通过不断修正和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视野中,资产阶级市民社会是"永恒伦理"赖以存在的基础。一方面,对经济主体之间的商品交换的分析构成了马克思对"永恒伦理"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起点。另一方面,对资本与活劳动之间的交换关系的分析则是马克思对"永恒伦理"进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核心。他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权与资产阶级所主张的自由和平等等道德观念的相互关系,把对资产阶级伦理观的批判性分析进一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分析联系起来,揭露其本质和历史。  相似文献   

15.
罗马尼亚杂志《理论与应用经济学》2011年第5期刊登了布加勒斯特经济研究学院弗罗瑞娜·巴兰(Florina Baran)等人题为《经济危机及其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的文章,探讨了一系列全球范围内有关危机与经济相互关系的问题,涉及以下方面: 近  相似文献   

16.
国际政治经济学是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相关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一些进展,有必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如何看待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的缘起与发展?如何评价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知识贡献?既有的理论研究存在哪些不足,还有哪些改进空间?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刘毅专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田野教授。田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国际制度与国际合作,著有《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选择:一种交易成本的视角》《国家的选择:国际制度、国内政治与国家自主性》和《国际政治经济学概论》等。  相似文献   

17.
美国学者哈拉比谈美国经济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8日美国共产党经济委员会委员瓦迪·哈拉比应本刊编辑部邀请,在中央编译局作了题为《美国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学术报告。哈拉比认为美国经济目前正在复苏,但是其深层矛盾并未解决且有激化之势,美国和世界经济仍处于动荡期,中国可能受到美国转嫁经济危机的伤害。现将报告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国际政治经济学先后经历了宏观层次的范式辩论和中观层次的开放经济政治学两个学科发展阶段。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又一次重塑了国际经济秩序。由于支持开放经济政治学这一研究路径的单极霸权结构逐渐坍塌,学界开始全面反思开放经济政治学的分析框架在新时代的局限性,并试图重新找回体系结构、国家权力和理念冲突等因素对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塑造作用,并且强调由"方法导向型"向"问题导向型"的研究转变,这促使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三波知识浪潮的到来。  相似文献   

19.
资本意图冲破各种界限追逐最大化的利益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终根源,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和经济危机理论可以解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时代价值。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等制度抵御了危机引发的不良反应,需要深刻反思的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为什么没有像危机爆发之初一些人预料的那样出现高潮。更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当年对待经济危机的态度,把危机所表现出的新动向、新问题、新特征转化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资源,并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驾驭资本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总体上而非仅仅从"经济结构"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在各个阶段对"生活者"概念的理解。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考察了生活者的存在,认为生活者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异化形态。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考察了生活者经营生活的状况,认为"生活过程"的概念是马克思人学思想与唯物史观的中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马克思重新从消费的视角出发解释生产,指出将物质生活作为"需要—生产—满足需要"的过程来把握,是从生活的视角出发而产生的理论路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论述了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变换的破坏,将人与自然物质代谢的破坏视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