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5,(34)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经济发展与传承当地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发展过程中最为突出的矛盾。缓解、解决好此矛盾是实现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本文以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沙溪镇为例,探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通过例证的分析,明确了新时期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发展目标、发展措施等方面的基本定位与要求。  相似文献   

2.
探讨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源流及特点,对村寨文明的推动作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发展和村寨文明建设的进程有重要意义。它们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对村寨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发展和村寨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33)
坐落于山西晋中的王家大院享有"全国建筑宝库、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等一系列美誉,名列原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镇(村)的榜首。王家大院是黄土高原地区北方民居的显著代表,也是国内最大并且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以其典型而独特的"窑—巷—堡"生活化村寨民居建筑风格声名远播,但王家大院建筑的艺术性、文化性从经营状况以及旅游知名度来看,还远没有达到其应有的高度。因此,分析王家大院建筑的艺术特色性和文化特征,并探索与此相适应的传播策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张化良  王莉敏 《学理论》2009,(18):69-70
探讨黔东南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源流及特点,对村寨文明的推动作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发展和村寨文明建设的进程有重要意义。它们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对村寨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同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发展和村寨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傣族竹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是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西双版纳的一张名片,体现了深远和广泛的人类学内涵和民族特点。近年来因受到经济、文化、建筑材料等各方面的影响,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正逐渐失去它原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和民族韵味,出现了很多异变的、不伦不类的傣族民居,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西双版纳将会逐渐失去她的重要传统文化之一,同时西双版纳也将会失去她特有的魅力,对中外游客和各类艺术家不再具有吸引力,不管从经济的角度或者是文化的角度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那将是西双版纳的悲哀,也是云南的悲哀。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2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是一个动态演进和不断丰富的过程,这一点从服务型政治文化、混合型经济文化、批判型社会文化和永续型生态文化等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的文化转向可以知晓。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着力厚植发展新优势、有效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话语体系等进行综合思考,可以就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特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鑫  李汉柏 《学理论》2012,(30):122-123
从地域性角度对大理白族民居进行研究,分别分析了大理白族民居的抗震、防火、防水、防腐等性能;同时探究了白族的家庭文化、木雕文化、照壁文化等文化在白族民居中装饰和构造中的体现及应用,进而剖析这种建筑风格的特色以及对白族民居文化的影响。白族建筑顺应自然的同时结合白族的文化、艺术使建筑形式绚丽多彩,白族民居建筑具有浓厚的民族个性,充满鲜活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
鄂伦春族是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从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出发,时刻注意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生态伦理文化,包括渔猎文化、居住文化、图腾文化、宗教信仰文化等,这些传统的伦理文化为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提供了宝贵的传统文化精神和生态智慧,鄂伦春族的"适度原则"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当今生态文明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珊珊  任洁 《学理论》2012,(17):173-17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但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针对制约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发展的因素,提出建议:一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二是培育体育品牌;三是积极引导,增加投入,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四是加快经济、体育、民族文化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人文山水资源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有效手段,但是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大多数的民族地区受到了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及影响,使应有的民族文化特色逐渐丧失固有滋味。民族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能利用文化资源使民族地区走上富裕的道路。那么协调利用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经济,对实现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大理市大理镇龙龛村的旅游开发与发展,来论述如何将民族文化融入旅游经济的开发中,从而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双链式的发展。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挖掘该地的旅游文化资源,使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之间的矛盾得到化解,形成高效、完整并具有传统特色的多功能民族旅游地域,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拥有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 ,这是云南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条件。注重保护和开发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超越传统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形成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 ,走一条民族文化、生态环境 ,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这是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民族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着难得机遇和重大挑战.就海南民族工作而言,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切入:一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与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的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二是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三是建立健全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生态补偿;四是加快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古雅静 《侨园》2023,(5):48-49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财富,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方法,旨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非遗与旅游业要向更深更高的方向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孙志娟 《学理论》2014,(20):146-147
云南省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边疆省份,其民族文化建设和发展不能够照搬我国其他发达省份的模式,而应该从云南省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从实际情况看来,云南是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省份,而这也是民族文化建设必须利用好的优势资源。对云南省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和保护,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转变成为产业优势,从而逐渐形成拥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推动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这是现阶段云南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36)
西部民族地区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着独特的人文色彩,十分有利于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但是,西部民族地区文化正处于裂变和提升的交替过程中,不断地面临着各种困难,受到相关文化体制的约束。因此,我们必须对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民族性及其现代化创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有敢 《理论导刊》2006,23(7):35-37
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源头。汉语言“文化”二宇便充分蕴涵着环境文化意义。中国传统环境文化的民族性,体现在独特的民族环境文化思维特质、民族环境文化价值观、民族环境制度、习俗以及行为习惯模式和民族环境文化的符号系统等方面。它是一种“天人亲和”文化模式、一种生命文化模式、一种有机精神生态的文化模式、一种不断创生的发展论文化模式。我们应吸取传统环境文化的智慧,寻求传统环境文化精神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创生的载体、途径和手段,建设独具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中国环境文化。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内蕴着自身特有的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也体现着对其生成逻辑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涵盖牢牢掌握文化领导权、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以“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效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其鲜明特点主要体现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坚持物质基础与文化建设相促进的内在诉求、坚持历史传承与发展创新相融合的时代视野、坚持民族特色与开放包容相贯通的胸怀格局。习近平文化思想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新发展,民族复兴的新驱动和世界文化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等"四大特色"。在这"四大特色"中,民族特色有着鲜明的特点: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科学社会主义的全新内涵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鲜明的共产党人的要求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大开发中,在开发西部民族文化资源以服务于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需重视保护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强化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意识。保护民族文化资源与经济开发并不对立,相反,能更好地促进西部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护西部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保持西部特色的必然要求,是对纯粹经济主义的一种抗拒,是表明在全球化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20.
王银春  胡涵锦 《学理论》2009,(28):209-211
以民族地区的湖南A高校为典型案例,对该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对构建适合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创新民族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