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列宁在领导苏维埃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应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要正确对待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成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当今在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列宁关于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然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毕竟是在经  相似文献   

2.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要利用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条重要原理.马克思在论及俄国的社会发展时曾明确指出:俄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①.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附诸实践,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过程中,认为:"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俄国给我们留下来的一切东西."②强调必须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阶段,都从理论上阐述过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刚刚建立的"前十年",中共领导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利用资本主义的极富见地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理论.下面就这一时期分阶段论述之.  相似文献   

3.
陈独秀“二次革命论”与列宁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独秀对列宁新经济政策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他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它的实质是允许私人自由买卖和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受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影响,陈独秀提出了"二次革命论",认为民主革命胜利后,要让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发展,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二次革命论"的实质所在.陈独秀不仅在中国共产党内最早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在党内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他提出:不要抽象地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但列宁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停留在一般特征和微观技术层面上。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计划和市场可以在一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宏观层面上相互作用,指出它们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区别的地方。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形成了对列宁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张瑞 《理论建设》2001,(1):49-52
内容提要: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而出现的,它优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但社会主义要超越资本主义,就必须尽快地发展生产力。闭关自守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利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来发展生产力,这其中当然包括对资本主义的利用。马克思对此早已作了分析,列宁提出并论证了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并将社会主义利用资本主义付诸实践;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理论,积极地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韩富贵 《探索》2007,24(2):139-142
列宁和邓小平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和列宁主义的重要衔接点之一。列宁与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强调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并要求吸收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最注重发展生产力。列宁在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同时,把它运用到实践中。列宁认为发展生产力是更困难更重要的事业。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立即领导俄国人民采取了诸如调整生产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科学技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等措施发展俄国经济。纵观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可以看出,发展经济的思想贯穿于列宁这一思想的始终,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轴心。  相似文献   

8.
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控制国营大企业的条件下,可以大胆实行租让制。实行租让制既能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苏俄创造更广阔的国际生存空间,又能吸收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尽快恢复苏俄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这一思想既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能否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优秀成果问题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又为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采取多种方式借鉴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9.
1924年1月21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与世长辞了。今天在纪念他逝世70周年的时候,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深切缅怀他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建立的丰功伟绩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决心沿着他所开辟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奋勇前进。 划时代的历史功绩 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第一个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变为亿万劳动群众实践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者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列宁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转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历史时代,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变化,回答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将首先在  相似文献   

10.
列宁晚年在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就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作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他提出的许多思想,突破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某些传统观念。回顾列宁晚年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探索过程和有关思想,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无疑会有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十 月革命后 ,列宁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最危难的时刻 ,提出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不仅对巩固俄国十月革命政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也对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将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倡导的对外开放政策作一比较 ,对两者的思想轨迹、理论准备和实践过程进行回顾 ,以探寻其渊源与发展。一、在思想认识上 ,列宁和邓小平都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是开放的 ,社会主义国家搞建设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对外开放内容更为全面、丰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是开放型…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社会主义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现在有的同志认为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主要理由是:(1)认为“资本主义复辟”危险贯串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列宁说的“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整个历史时代。  相似文献   

13.
充分占有资本文明是社会主义必须具体的历史基础,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先后提出过四个占有资本文明的设想,第一个设想是通过发达国家胜利的无产阶级的援助,第二个设想是学习和引进资本主义文明,第三个设想是"战时共产主义",第四个设想是新经济政策.列宁的这些设想发展了当时已知的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但是其理论局限在于没有认识到资本并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没有认识到资本文明的全部历史容量,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同样只有用资本的方式才可能完成对全部资本文明的发展和占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蓝本,对欧洲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矛盾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三大具体社会矛盾。列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俄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和必然性,提出了"人民内部不一致"的重要思想。斯大林在继承列宁社会矛盾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两类社会矛盾"的观点,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又否定社会基本矛盾,提出了"完全适应论"的错误观点,导致苏共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切国家和民族走向共产主义所必经的阶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初期阶段。它是指工业落后国家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后首先必须经历的一个特殊的阶段。只要它还没有达到在共时条件下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实现的人类文化进步的最高水平,这个国家的社会主义就不能越出初级阶段的最后界线。这样,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具有这样的特点: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资本主义所能实现的一切人类文化进步的时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充分享用资本主义一切肯定成果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王思涛 《党史文苑》2012,(18):34-38
作为俄文版《资本论》的翻译者,俄国民粹主义者只看到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罪恶方面的揭示,却没有继承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科学分析与判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意义被遮蔽了。俄国民粹主义者以俄国独特传统——农村村社制度为傲,认为俄国由于其特殊性能够摆脱传统所累,绕过资本主义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而列宁认为俄国资本主义不是如民粹主义者所言,是阻碍社会主义到来的幽灵,相反是社会主义创造性的而非破坏性的历史前提。二者在资本主义问题上截然不同的态度,其身后折射出的是不同世界观的理论指导。研究列宁对民粹派资本主义观的批判,不仅具有浓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从来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晚年根据苏联俄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对社会主义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具体体现在中心工作的转变、对待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的态度与向社会主义过渡等几个方面。探讨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思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列宁执政党领导思想,是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列宁认为执政党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从而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中,提出了"新经济政策".这其中的一些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一些思想根源,而且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一种观点认为,关于社会主义划分阶段的思想主要是列宁提出来的。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不发达,不完善的第一个阶段。第二种观点认为,上述看法没有反映出不同起点的社会主义在其发展的第一阶段的不同特点。所谓初级阶段是指,象中国这种由资本主义不发达的旧社会脱胎而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没有赶上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前所处的特殊阶段。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新变革。为了正确地学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进一步深入研究《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革规律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