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笔者不断发现一些合同当事人签的借款合同、贷款合同、购销合同、供气合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等合同,仍然用以前有关部门拟制的“合同示范文本”和以前自行印制的格式合同。这些合同的内容都有“根据《经济合同法》签订本合同”,“按照《经济合同法》的规定执行”,“依据《经济合同法》追究违约方的责任”等约定。当笔者问这些合同当事人是否知道我国已颁布了《合同法》,有的说不知道,有的却说“知道知道,《合同法》实际上同《经济合同法》没有区别。”   此话错矣,把《经济合同法》视为或等同于《合同法》,则后果不可预测…  相似文献   

2.
一、无权处分的适用范围 《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在什么情况下可适用我国《合同法》第51条,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学界也认识不一.  相似文献   

3.
严雪 《世纪桥》2010,(21):52-53
我国《合同法》在体现赠与行为的无偿性的同时,为了保护赠与人的利益,规定了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用来平衡赠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但是,这一规定本身的缺陷加上我国赠与行为规定的前后矛盾等结构性失误又构成了另一种不平衡,本文从分析新的不平衡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入手,给出了适当的建议,希望纠正我国立法关于赠与行为规定的结构性的失误。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的《合同法》规定了利他合同法律制度,这一规定突破了传统的契约相对性原则,对此进行探讨研究,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分析和处理相关的法律问题。一、利他合同的概述、意义及构成要件(一)利他合同的概述利他合同属于涉他合同的一种,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为自己而是为第三人设定权利,并约使合同另一方向第三人履行,第三人依合同当事人的这种约定而取得直接请求履行的合同。在利他合同中,为第三人设定权利的一方当事人称为债权人,第三人称为受益人。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合同称为基本合同,为第三人设定权利的约定称为第三人…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订立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还存在一些疑问,据统计,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活动中,无效合同约占经济合同总量的10%至15%,大量的无效合同致使每年约有3000亿至4000亿的合同金额得不到履行。究其原因,一是当事人法制观念淡薄,对合同法不够了解;二是主观上无履行合同的诚意,故意规避法律,而造成合同无效;三是有的当事人借签订合同,实施诈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  相似文献   

6.
经济合同法经济合同法,从广义讲,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同经济合同法》为基本法的调整经济合同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一)经济合同的概念和种类经济合同的概念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其基本特征是:第一、经济合同当事人双方(或至少一方)必须具有法人资格;第二、经济合同以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的为内容;第三、经济合同具有明确的计划性;第四、经济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的双务有偿合同;第五、经济合同除即时请结者外.  相似文献   

7.
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的违约行为同时构成侵权行为时,合同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同时作为加害人又应承担侵权责任,这就发生了责任竞合的问题。此时,当事人应当主张哪种责任呢?我国《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  相似文献   

8.
陈希  李劲松 《世纪桥》2007,(3):81-81,83
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2]16号批复主要从实体法上解决了《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法律适用争议,但从实务操作看,还存在许多迫切需要明确与解决的具体操作问题。本文联系理论与实践对正确理解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及法释[2002]16号批复从实务操作角度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作为涉他合同之一种,第三人利益合同是以向第三人为给付为标的的一种特殊合同,与经由被指令人而为交付、附第三人保护作用之契约等相关制度均存在诸多差异。第三人利益合同对合同当事人和第三人有特殊的法律效力。第三人依合同对债务人享有直接请求权,并有权对债务人主张违约责任。合同债权人也同时享有请求债务人向第三人为给付的权利。债务人须向第三人为给付,同时得以因合同而生的一切抗辩对抗第三人。我国《合同法》第64条未赋予第三人以任何法律地位,并非真正的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  相似文献   

10.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我国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其颁布实施对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实践中,用人单位规避和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良好氛围;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刘玉梅 《世纪桥》2014,(6):57-58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无权处分行为,而善意取得制度规定在我国《物权法》中。通说认为无权处分行为保护的是静态安全,善意取得制度保护的是动态安全。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之间互为条件、相互制约。本文将结合2012年最新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简称《买卖合同解释》)第三条来论述无权处分行为与善意取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丽 《共产党人》2008,(10):52-52
时下,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往往会存在一种模糊认识,认为《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只是用来约束企业的,对国家机关不适用。这无疑是十分错误的。从法律制度而言,《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不仅适用于调整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  相似文献   

13.
国际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分歧和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合同及其法律适用是国际私法领域最复杂、最混乱的问题之一。尽管对合同的“国际性”有着不同的判断标准,但是,我们认为,国际合同是指由于某种跨国因素的存在而涉及不同国家的立法管辖权或不同国家之间法律的选择的合同。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上,一直存在着“同一论”和“分割论”、“主观论”和“客观论”之争,但自20世纪中叶以来,“适当论”逐渐为国内国际立法和判例所接受。同时在这个时期,调整国际合同关系的统一实体法大量涌现,它与冲突法制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国际合同法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4.
维权热线     
正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能同时适用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合同法》第114条第一款又规定:  相似文献   

15.
根据我国房地产转让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凡涉及房地产买卖、交换、赠与等转让行为的,必须办理下列手续:一、签订合同。房地产买卖、交换、赠与或抵债的,转让当事人应当签订房地产转让合同,从房地产作价出资或者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成立企业法人,房地产权属随之转...  相似文献   

16.
孙霞 《唯实》2000,(10):45-48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自去年颁行以来 ,受到中外法学界的一致好评。一方面 ,它的内容比较完备 ,技术相对现代化 ,制度颇为新颖 ;另一方面 ,它所体现出的法律精神和价值取向适应了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那么 ,新合同法究竟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追求 ?笔者认为 ,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即统一、平等、自由、公平、效率、安全。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方向 ,然而又彼此依存、相互贯通 ,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统一 在新合同法颁布之前 ,我国有三部合同法 ,即《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和《技术合同法》。这三部合同法颁行于我国刚刚步入…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和发展,合同作为一种有效的交易手段倍受青睐。为了维护交易的安全,法律不仅要保护其合同阶段,要求当事人正确、全面、实际地履行合同,而且要保护先合同阶段,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诚实信用原则,做到诚实坦白、公平守信,否则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这已在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8.
诚信面面观     
诚实信用与现代法制诚实信用是一个极具弹性的原则,其本意是指自觉按照市场制度中的互惠性原则办事。在订立合同时诚实行事,不欺不霸;在订立合同后,重信用、守合同。诚实信用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中个人的品行标准,而且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市场经济国家民商法律的一般原则,在我国无论是《民法通则》,还是《合同法》均将它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而确定下来。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法律,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法律,会将诚实信用这样一个含有道德评价性较强的弹性原则看得如此重要?我想,对这一问题的说明,对我国现代法制的建设与认识具…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情势变更的探析,认为我国现行《合同法》取消了草案第77条规定的情势变更,实为合同立法的一大缺陷。这将使我国司法审判和仲裁实务缺乏解决此类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裁判准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能否考虑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情势变更原则,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情势变更的探析,认为我国现行《合同法》取消了草案第77条规定的情势变更,实为合同立法的一大缺陷.这将使我国司法审判和仲裁实务缺乏解决此类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裁判准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能否考虑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情势变更原则,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