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公安研究》2011,(2):88-89
王静在《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行政复议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首要问题是行政复议组织结构的缺陷,既要增强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也要加强行政复议人员的专业性。而且行政复议以书面审理为原则也存在很多问题,行政复议审查方式应当多样化,增加听证程序,同时也起到填补和替代行政决定听证的作用。从未来发展上来看,  相似文献   

2.
围绕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定位产生了许多观点。基于行政复议制度的主观特性、行政复议功能发挥需要具备的客观条件及文化传统的影响,行政复议的功能应该定位为行政自我监督和纠错。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复议审理机构、审理人员、审理程序等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行政复议价值的实现。因此从公正角度看应设立统一独立的行政复议机构,确保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多样性和中立性,确立公开透明的行政复议审理程序;从效率角度出发应建立复议简易程序,明确行政复议调解和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4.
胡玉荣 《前沿》2005,(3):99-100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的行政复议制度的内容进而分析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缺陷和加强、完善的必要性, 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3号《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复议规定》已经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局长王显政二○○三年六月二十日  相似文献   

6.
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之缺陷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运萍 《理论月刊》2009,(5):126-128
<行政复议法>确立了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制度,然而,这一创新性制度在行政司法实践中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制度缺陷,需要对我国现行的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制度进行相应调整,在更高层次上建立行政复议司法化机制,使之成为监督行政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的实定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行政法上两种基本的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纵观世界各国法制实践,在二者衔接关系上主要存在复议前置和自由选择两种基本模式。我国实定法所规定的衔接类型纷繁复杂,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关系设置上存在不足。做好两种救济机制的衔接配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遵循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取消行政终局裁判权,加强司法对行政的监督审查;确立以自由选择为原则、复议前置为例外的复议与诉讼衔接关系模式;顺应行政法治发展趋势,将特殊类型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和司法审查范围。  相似文献   

8.
林树金  徐永涛 《求索》2012,(6):243-245
当前,数目不菲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客观存在,法院可依据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予以司法审查。各地、各部门不同程度存在为规避《行政许可法》将部门规章和各级规范性文件设定的审批事项作为非行政许可审批来处理的问题。对此,人民法院需要认证甄别,在司法审查时发现具有行政许可的形式和性质的审批事项应当依据《行政许可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许可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严格审查并及时对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针对《行政许可法》存在的行政许可概念与适用范围界定的逻辑矛盾的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立法解释;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规范,弥补立法与社会现实脱节的缺陷,堵塞行政许可变相为行政审批的法律漏洞。  相似文献   

9.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正式确立了行政复议调解制度,但由于法律仅作框架式的规定,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不足,在公安行政复议实务中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调解制度,实现其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十分重要。公安机关具体应用行政复议调解制度以及将来对制度作进一步完善,必须正确界定公安行政复议调解的范围,正确把握行政复议调解的原则,正确运用行政复议调解的具体程序,同时还要完善公安行政复议调解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7条开启了对抽象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先河。但该法规定得不够彻底,未能真正、彻底、有效地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本文在论证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作了深刻的立法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台湾地区行政命令的违法审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台湾,行政命令是指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授权或者基于职权针对未来的一般事项制定和发布的抽象规范。为了解决行政命令的违法、“违宪”问题,台湾地区健全了行政命令的违法审查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一,厘清行政命令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为规范审查提供基础;二,强化立法审查,确认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此制度虽有明显的进步,但仍有检讨的余地。  相似文献   

12.
通说认为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但不是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考察行政合理性原则在国外司法审查中的运用,分析我国的现状,本文认为,行政合理性原则应写入行政诉讼法中,以便更好地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3.
我国行政复议制度创新:比较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应对多发多样的行政争议,世界上多数国家纷纷创设并不断完善行政复议制度以分担传统上由司法机关承担的纠纷化解职责。创新是行政复议制度的天然属性,也是其存在的常态。我国统一的行政复议制度确立时间不长,作用发挥积极但还不够充分,面临着体制机制等现实创新需求。这种创新,需要审慎把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其探索方向在于,以行政复议委员会为载体,以规范性和因应性为基点,以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为价值取向,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与域外成功经验为一体的行政复议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遵循依法行政原则的前提下,行政协议各方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从而实现行政目的。行政协议的主体和内容的二元性,即行政性和民事性,决定了行政协议的司法审查法律适用的复合性。行政协议的司法审查应公共利益和私人权益兼顾,并力求合法性与合约性、安定性之间适当平衡。  相似文献   

15.
行政机关的内部人事管理行为对公务员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但现行的内部行政救济体制并不足以维护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引入新的救济机制势在必行.行政复议相对于行政申诉与行政诉讼有着诸多制度结构和制度属性上的优势,行政复议在内部行政救济中可以而且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许可法》对行政诉讼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许可法将所有的行政许可行为都纳入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由于行政许可行为的特点,必然引起行政诉讼案件类型和数量的增加,并对行政诉讼当事人制度、起诉期限制度以及赔偿责任制度等方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育安 《桂海论丛》2007,23(6):12-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实现党的执政方式转型。经过几十年不懈探索,党的执政方式有了较大改进。但是,目前党的执政方式还处于转型初期,这是造成现实中一系列党建问题解决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把党建设“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这为党的执政方式转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黄兰贵  黄鑫 《桂海论丛》2006,22(4):93-95
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重点剖析其主要原因:行政主体不合法;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程序违法;行政越权;行政法治观念差;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低等,并提出通过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健全行政执法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措施,规范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等对应之策。  相似文献   

19.
行政诉权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一项宪法性权利。我国现行行政诉讼立法以及当下法学理论界仅仅关注行政相对人一方.一定程度上相对压制甚至剥夺以行政机关为代表的行政主体一方行政诉权,这并不利于行政机关服务于社会之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无助于官民平等关系的打造。应在“平衡论”原则指导下,在监督制约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同时,适当放宽对行政机关诉权的限制,以达致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间权利义务的结构性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