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一些地方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有少数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亲属经营酒店、旅店、商店等,被群众称为“官家店”。这些开店的“官家”把权力当作发财的资本,只是由于中央早有禁令不许干部兼职经商办企业,干部本人不便亲自出马,才以自己亲属名义开店。他们的亲属则利用“官”的权力和影响,强行拉客、推销商品。这些店“官”虽不是名义上的老板,但“官”大都在店后弄权策划,操作经营,是实质上的老板。“官家店”是干部经商办企业的一种变异形式,它破坏了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助长了以权谋私和公款吃…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2010,(20):56-59
23.如何理解不准默许、纵容、授意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以本人名义谋取私利? 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以领导干部的名义谋取私利,是近年来时有发生的违法违纪问题。这其中既有领导干部本人确实不知情的,也有领导干部本人默许、纵容、授意的。这里所称“默许”,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已经了解到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在利用本人的职权和职务上影响谋取利益,  相似文献   

3.
以贪污、挪用、贿赂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腐败行为,需借助权力与资源、腐败动机和腐败机会三个必要条件才能得以完成。其中,权力与资源是指当事人能够掌握或支配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源,腐败动机是指其应当有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主观动机,腐败机会是指其以权谋私时应具有使自己当时能够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腐败行为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周实 《经济与法》2003,(7):33-34
腐败是自古以来,在全世界范围都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人民的疾苦。重则危及政权,所以反腐败已成为历史性、全球性的课题。因为腐败与权力密不可分,没有权力,就没有腐败.腐败就是利用权力以权谋私。但拥有权力只是存在腐败的可能。而不是腐败的必然。如何抑制腐败。从可能转为现实,都是由每个国家所投入成本与注视的程度决定的。本文着重分析权力腐败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所谓腐败就是以权谋私,即掌握一定公权的人利用权力追求额外(或称不正当)的收益。可以说,腐败的目的几乎都是相同的,即为了满足个人贪婪的欲望。一、腐败行为可表述为收益与成本之比成本和收益比较,是影响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当前,导致我国腐败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的成本低而收益高,致使一些人为高额利益所诱而“前腐后继”,走上腐败不归路。当掌握公权的人利用权力追求的额外收益比其成本大得多时,他就容易具有腐败的动机。当潜在的收益足够大时,他就可能铤而走险。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反腐败的有效机制就是使腐败的…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的情况下,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很容易被少数人用于社会其他领域,由此诱发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廉政建设的任务变得更加繁重和艰巨。对改革中的国企而言,在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围绕容易产生腐败的关键流程和环节,完善制度,制衡权力,当是防范腐败首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要依法规范权力,就要建立相应的制度。有腐败行为者,一般都具有关键流程的决定权或关键流程岗位人员任免的影响权,他们利用这些权力谋私,构成腐败的产生。以权谋私者一般不希望有明确的流程规定,这样他们更容易蒙…  相似文献   

7.
《法学》1991,(4)
“两高”《关于执行〈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若干问题的解答》指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权或者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职权’是指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与职务有关,是指虽然不是直接利用职权,但利用了本人的职权或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可见,“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包括两种情况: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和“与职务有关”的便利。前者易于判别,对后者则常有分歧,应予探讨。首先,“与职务有关的便利条件”,具有如下的特征:一是条件形成的派生性。这种“便利条件”,虽然不是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却来自本人职务  相似文献   

8.
警惕"亚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一般的作风问题和严重的腐败行为之间,存在着一 些比作风问题严重,但还够不上腐败的"亚腐败"现象:在权力的 廉洁状态和腐败状态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尚未达到触犯刑律的地 步,但权力本身却又并不那么干净的空间。"亚腐败"作为腐败的 "边缘地带",是干部作风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的必然结果,是诱 发严重腐败行为的温床,也是反腐败斗争遇到的新课题,必须引 起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应当包括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和利用他人职务上的便利。 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首先是指利用国家工作人员所具有的职权,即直接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其次,利用本人职务上的便利,也包括利用职权所形成的便利条件。这在1999年9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村的腐败情况日益突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违法乱纪事件频频发生,而农村基层的监督机制的不健全,财务制度的不完善,犯罪的成本过低是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如何应对益日严峻的腐败形势,是我们当前及以后要认真面对的课题,必须继续加强对村干部的民主监督力度,教育力度,提高村民的素质,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打击惩处力度,以确保农村基层权力的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11.
腐败,简言之就是以权谋私,即利用公共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从各种腐败现象可以归纳出,腐败行为的产生至少需要四个条件,即公共权力、个人私欲、制约失效、惩罚不力。四个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首先,让我们来考察一下公共权力的问题。公共权力是指作用于公共领域,涉及公共事务的权力。公共权力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公共权力以公共利益为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手段,作为公共的而非私人的工具而存在,具有公益性;另一方面,公共权力的行使掌握在具体的人手中,常常受到个人意志的影响,具有个人性。这种双重属性构成了公共权力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查办受贿犯罪中,由于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使得对某一行为认定是受贿还是接受馈赠往往不宜把握,而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义之邦,接受馈赠或收受并回赠是一种早已深入人心的社会习俗。因此,正确把握和区分受贿与接受馈赠,对于准确处理案件来说,显得十分必要。一、受贿与接受馈赠的本质特征受贿是一种典型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犯罪,是把公共权力变为私有权利的腐败行为。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  相似文献   

13.
时下,党政机关、党政干部兴办经济实体(其实质就是经商办企业),尽管没有统一号召,但其来势较猛、自发性很强.如何看待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现象,这是需要正确认识并亟待予以法律规范的重要问题. 一、要用法律、法规严格界定党政机关、党政干部兴办经济实体的范围.从现在各地报导及提供的材料来看,称作为党政干部兴办经济实体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辞职、退职、留职停薪、留职留薪、兼职、挂职等领办或者创办的企业.我们认为,那些在党政机关中不具有经营性的职务关系或本身不具有经营性的公职人员(干部)身份的,同时又从事经济活动,既作为兴办经济实体的主体,又兼有党政机关的干部身份,应属于禁止经商之例,加以明确界定.这样就可将  相似文献   

14.
职务腐败已是我国的职务犯罪主要犯罪形式,预防职务腐败的前提就是找出职务腐败的成因。本文认为除了本人的物欲的因素外,我国的传统的法律文化对职务的腐败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在传统法律文化语境中,对职务腐败的成因做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腐败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我国当前正处于较大变革运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腐败犯罪现象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权钱交易,行使职务与谋取私利相结合、权力行为与经济行为相结合,权力的物化、商品化已经达到相当程度 权钱交易、职务犯罪是腐败犯罪的最典型特征,也是政治和经济以某种扭曲的方式进行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腐败,其原初的含义是有机物的腐烂、变质。在社会生活中,腐败一般指的是公共权力与经济财富之间的一种交换关系。国家机构的公职人员,利用其所掌握的公共权力,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取私人利益,进而危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就是权力腐败。在经济领域,常常表现为公共权力与私人经济行为相结合,排斥压制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机制,从而获得超额的市场利润。因此,腐败总是与权力、利益相联系的。权力腐败的过程,也就是公共权力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高海才 《法制与社会》2012,(30):251+2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8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理论上一般称之为斡旋受贿罪。在斡旋受贿罪的犯罪构成中,不仅要求行为人利用了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还要求为请托人谋取的是不正当利益。因此,如何确定"不正当利益"的范围对于斡旋受贿罪的定罪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一菡 《河北法学》2005,23(1):79-82
集体滥用行政权是行政机关以集体之名义作出的表面上合法、实质上严重违法的以权谋私行为,具有欺骗性和巨大的破坏力。行政主体之本位性、行政权力之专制性、对行政权力的法律监督之滞后性,是集体滥用行政权存在的主要诱因。防范集体滥用行政权,有必要科学配置行政权、健全行政公开,并完善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9.
职务消费的每一笔小账,都关系着作风建设这笔"大账"。管住职务消费,才能关紧奢侈浪费和贪污腐败的"后门"。中秋国庆期间,中央再次严令禁止用公款送月饼送节礼,严禁用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与公务无关的宴请。随之,礼品生意冷清了,大闸蟹"退烧"了,高档餐饮降价了。然而,媒体调查发现,仍有部分月饼、购物卡等在办公用品名义下被公款消费掉了,打着职务消费名义的腐败行为还在蔓延。"职务消费是个筐,样样都敢往里装。"近年来,随着惩治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人瞅准了职务消费这个"空当",无论是公务用车、公款接待,还是公务出行、公费医疗,凡是与"公"字沾边的,一律只求最贵:住酒店要五星级,坐飞机要头等舱,  相似文献   

20.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针砭“官员老板一肩挑”的现象。既是官员,又是老板,是为官商。而官商是一种“权力经济”,既破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公正公平,也是最易导致腐败的渊薮。腐败,按其本质来说,就是“权力资本化”。一般的腐败,权力得进入市场交易,得有老板出钱去买权力,因而得有一个过程和程序。而“官员老板一肩挑”,亦官亦商,权钱交易的手续就大大简化了,只要他愿意,由他的左手交给右手就可完成。因此,官商现象,一直遭到社会上的炮轰。中央不止一次地下发了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干部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党政机关干部不兼任经济实体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