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综 《前线》1965,(14)
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的发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尽管垄断资产阶级采取这种那种办法延缓危机的爆发,结果只能使矛盾积累的更多,从而危机也就更突出。我们来谈谈近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3,(4)
当前的资本主义危机具有与以往不同的许多新特点。此次危机已演变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思想各方面的危机交织并发的深刻的结构性危机。金融资本脱离实体经济而赚钱的贪婪是导致此次危机新特点的最深刻的原因。现代技术和经济全球化是导致此次危机新特点的重要条件。西方政府应对危机无能和政府高官追求自利是造成此次危机新特点的重要原因。西方人开始反思资本主义。马克思再度星光璀璨,《资本论》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黎庶乐 《理论导报》2023,(4):46-47+56
<正>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解决经济危机所引发的国际劳动分工危机、全球性投资疲软以及地缘政治斗争等问题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身变革——资本主义从依赖外部殖民扩张克服生产过剩危机和追逐新的剩余价值,转向通过内部殖民化实现资本的空间转移与空间生产方式的建构。伴随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空间转向”,西方左翼学者从城市—空间、生产—空间、社会—空间、身体—空间等方面展开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考察当代资本主义的空间批判,  相似文献   

4.
吴茜 《红旗文稿》2012,(13):14-17,1
最近几年,在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西方国家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制度性危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茜在《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与国际金融危机》中指出,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过度积累危机的解决方案,基本功能就是尽量为高利润的资本积累提供方便,把穷人的财富转入富人手中,把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转入发达国家特权阶级手中。这种新式资本主义剥削掠夺机制,将引发全球范围内反新自由主义、反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斗争浪潮。  相似文献   

5.
资本不可遏制追求普遍性的本性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住的。人们只能利用资本所创造的文明财富,才可能消灭资本。那种离开资本自身的历史发展和积累,而想消灭资本的行为是荒唐的。资本主义与资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并不完全一致,资本主要是经济基础或者部分经济运作的形式。近现代以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就是资本追求普遍性的实现形式。落后国家不一定经过资本主义,但是它却无法避免资本不可遏制追求普遍性的欲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就是以新的形式实现资本的普遍性,完成资本发展的历史容量,最终积累消灭资本的历史力量,积累进入更高历史阶段的物质文化基础。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资本主义的世界历史进程,总结社会主义近百年实践的经验教训作出的唯一科学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6.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危机再次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凸显在人们面前。资本的本性是追求自身的增殖,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首要矛盾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第三个矛盾是商品与货币的矛盾,第四个矛盾是货币与资本的矛盾,第五个矛盾是利润与利润率之间的矛盾。除了这五大矛盾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存在其他矛盾,这些矛盾在不同层面和不同方面刺激和影响经济危机的发生,决定了无论资本主义国家是否干预,都必然发生经济危机。只有摒弃已经过时了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迈向社会主义,才能彻底克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摆脱给数十亿人带来灾难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7.
一、资本主义总危机及其特点资本主义总危机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是资本主义体系中既包括经济又包括政治的总的即全面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整个崩溃和灭亡的危机。资本主义总危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特别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8.
赵汇  许晓丽 《求实》2014,(3):60-63
运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的理论,透视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它不仅是一场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是一场深度的思想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和制度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根源在于资本贪婪逐利的本性。资本主义国家的救市措施改变不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我们应当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相似文献   

9.
"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趋势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导致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正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根本矛盾的演化和展开。为有效防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可能出现的危机风险,需要我们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运动中,寻找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和演变趋势,从而保证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0.
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在进一步拓展资本主义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加深了资本主义固有的社会和经济危机。反全球化运动正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新危机的真实写照,它客观上向资本主义提出了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经济矛盾的新课题。资本主义为挽救自身命运所做出的自我修正也在客观上构建着新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今天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金融帝国主义阶段。作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金融帝国主义的基本矛盾空前尖锐,积累与消费的对抗性矛盾不断累积,生产和资本过剩问题越来越严重,金融投机浪潮加剧了宏观经济不稳定程度,此起彼伏的国际经济冲突直接威胁着资本主义体系的稳定。总而言之,金融帝国主义正面临着包括经济衰退、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在内的全面危机。  相似文献   

12.
名刊要览     
反思资本主义 如何走出经济危机?如果对经济危机无所作为,则市场不但有可能无法克服危机,而且可能走入危机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如果采取干预措施,则在一个时间段内,市场能够走出危机;然而,如果把各个时间段连成一部历史看,那么任何干预措施都不过是转换了危机形式或者转变了危机的空间、或者推迟了危机的爆发时间。  相似文献   

13.
宋朝龙 《前线》2022,(2):55-56
<正>历史上,自由主义承诺了一套包括个人身份平等、言论自由、契约自由等在内的法权自由体系。在自由主义看来,西方社会是平的,全球化是平的,实际上,这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特征,在其背后,是金融资本的寄生性积累。金融资本寄生性积累导致的社会分裂和危机,推动着西方政治生态从自由主义走向右翼民粹主义,右翼民粹主义带来的危机又为社会主义的复兴创造条件,这就是当代西方政治生态的嬗变逻辑。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必须学习和继承的,但从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来看,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当我们能看清这一点时,我们对资本主义的学习其实就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阳海音 《世纪桥》2011,(1):36-38
哈贝马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危机表现为经济危机、合理性危机、合法化危机、动机危机四种形式,合法化危机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的主要特征,以交往合理性取代单一的工具合理性,建立话语民主的社会是克服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的根本途径。哈贝马斯的合法化危机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具有诸多重要启示,但他的合法化危机理论夸大了语言的作用,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多次阐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认为,此次危机不仅仅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本身的失败,更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运行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措施,是为了转嫁危机,并利用危机攫取更多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危机虽仍未见底,但是其深刻影响及普遍性特征已经充分显现;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表明了用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的迫切需要,并阐明了共产党的任务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理论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多次阐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指出:此次危机不仅仅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本身的失败,更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运行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措施是为了转嫁危机,并利用危机攫取更多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危机虽仍未完全过去,但其深刻影响及五个普遍性特征已经充分显现;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表明了用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迫切需要。在此基础上,加拿大共产党进一步阐明了其主要任务及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周期性危机的表现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周期危机已经多次发生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把第一次危机称为"多血症危机",即由生产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中肯地说明了危机的实质。马克思认为,繁荣、生产过剩、危机、停滞这几个时期的顺序而不断地转换,是资本主义工业生命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西方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对整个人类的文明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中国必须学习和继承的,但从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来看,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当我们能看清这一点时,我们对资本主义的学习其实就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当前资本主义危机及其危机管理与治理失败的全球性检讨与反思。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杰出代表杰索普将"文化"(包括思想、知识、理论与科技等)要素引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传统之中,发展并提出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文化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指出资本主义的稳定及其治理的有效性越来越取决于"经济的文化化"与"文化的经济化"的双重塑造过程,当前的资本主义危机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危机与失败。要摆脱当前的危机和治理失败,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寻求一种与基于思想、知识和信息的"新经济"相适应的"竞争式治理",即将治理建立在知识竞争和学习演化机制之上。但是,"危机管理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固有倾向,当前的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匮乏与失败。因此,即便"竞争式治理"也会出现治理失败,从而也无法根本避免未来的资本主义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