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来洁 《党的建设》2014,(8):59-59
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全球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在高排放情景下,人类可能无法实现“比工业化前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的预期目标。如果将工业化以来全球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控制在1万亿吨碳(约合3.7万亿吨二氧化碳),人类有2/3的可能性能够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与1861-1880年相比);如果把累积排放控制在1.2万亿吨碳(约合44万亿吨二氧化碳),有一半的可能性能够实现温控目标;如果把这一限额放宽到1.6万亿吨碳(约合5.7万亿吨二氧化碳),实现温控目标的可能性则只有1/3。  相似文献   

2.
《北京支部生活》2013,(4):F0002-F0002
北京市现有林地面积105.8万公顷.果品年生产量8.36亿公斤,活立木蓄积量年增长量为73万立方米。 北京市森林资源每年吸收二氧化碳972万吨。释放氧气710万吨,碳蓄积量为1.1亿吨。  相似文献   

3.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服装在生产、加工和运输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在保证生活需要的前提下,每人每年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能约2.5千克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4千克。如果全国每年有2500万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节能约6.2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6万吨。  相似文献   

4.
《党风建设》2002,(12):26-26
大气污染 全球每年使用矿物燃料排人大气层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每天平均有800人因吸入污染的空气而死亡。  相似文献   

5.
新知     
《当代党员》2011,(12):2-3
碳捕集与封存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就是在发电厂与排放废气的烟囱之间装上特别的装置,通过化学吸收的方法,让这些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一种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被剥离、分解,使发电厂这种高污染企业真正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相似文献   

6.
财经热读     
《共产党人》2011,(24):15
<正>89个CDM项目获批,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73万吨据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宁夏有89个CDM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项目实施后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73万吨。其中10个项目已获联合国签发并得到国外资金支持,年可利用发达国家减排资金  相似文献   

7.
《北京支部生活》2007,(4):19-19
【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为落实《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方案》,包括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区域热电联产工程、余热余压利用工程、电机系统节能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绿色照明工程、政府机构节能工程和节能监测(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预计可节能2.4亿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以碳计)1.56亿吨。  相似文献   

8.
日本东京治理垃圾污染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线》2009,(11):53-55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首都北京面临着城市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垃圾处理结构不合理、垃圾处理新设施建设困难、垃圾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北京市市政管委2009年3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北京的垃圾日产量为1.84万吨,如果按每年8%的速度增长,2015年产生垃圾总量将达到近1200万吨,北京将可能出现垃圾危机。”  相似文献   

9.
《党课》2008,(4):113-113
人苏醒时新陈代谢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呼吸的频率较慢,体内积滞的二氧化碳较多,这时吸烟会使支气管痉挛收缩,使二氧化碳的排出受阻,从而产生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1%,全国钢年产量突破亿吨大关,粮食年产量已接近万亿斤大关,大中型电厂发电量连续5年每年增长量居世界前列。到1996年底,每天全国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已上升到185.7亿元。在全国城镇,每天有29亿千瓦小时的电力、43.4万吨的原油、27.4万吨的钢,从工厂源源不断地涌出;每天有98.6万平方米的新建住宅在城镇崛起。在广大农村,平均每天生产出134.2万吨粮食,1.2万吨棉花,13.1万吨猪牛羊肉,每天有2082万平方米农民个人住宅封顶落成。在机场,在港口,在海关,每天有7.9亿美元的货物进出我…  相似文献   

11.
在太原尖草坪地区,坐落着一座方圆十几里的大型国有企业,烟囱林立、气势宏伟,这就是号称“十里钢城”的太原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钢的前身西北炼钢厂始建于1934年(1937年建成),从建厂到1949年4月太原解放,用了15年时间,只形成年产钢1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用了30年的时间,形成年产钢10O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平均年增加生产能力3·3万吨;从1979年到1998年20年来,形成年生产能力240万吨,平均年增加生产能力7万吨。统计充分证明,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大大解放了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革…  相似文献   

12.
孙菊四传奇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段辉煌。对于年过半百的孙菊四来说,重振湘啤雄风的艰难历程是他入生中最辉煌的岁月。四年迈了四大步。1991在产酒1.78万吨,1992年达2.3万吨,19934达3.2万吨,1994年达4万吨,1995年达5.5万吨。产量疯长的同时,效益同步增长:1991年还亏损300多万元,1992年扭亏为盈,利税达464万元,1993年利税过1千万大关,达1010万元,1994年一跃利税实现2138万元,1995年达3O56万元。短短4年时间,湘乡啤酒f由亏损到兴盛再到辉煌,成为湖南啤酒行业产销量和效益的第一块王牌,并跨身全国饮料行业500强行列,晋升为国家大二:…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09,(5):6-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864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588万吨,人均占有量从279公斤增加到353公斤。通过多年的努力,我省已累计建成高稳产农田3000万亩。但是,我省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中低产田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高达67.1%,有近三分之二的耕地只能靠天吃饭,  相似文献   

14.
贵州毕化有限责任公司是贵州省和毕节地区化肥生产骨干企业。主产品为"毕化牌"农用尿素。毕化前身为1966年建厂的年产0.5万吨合成氨的小型氮肥企业。改革开放后,企业坚持不断改革,持续进行技术改造,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生产能力扩大了26倍,目前已发展成为具有年产13万吨合成氨、20万吨尿素、10万吨复合肥及1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等产品的国家中一型综合化工企业。为贵州省和毕节地区经济建设及农业生产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抓机遇、促发展实现规模效益 小氮肥是上个世纪50年代我国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市现有林地面积105.8万公顷,果品年生产量8.36亿公斤,活立木蓄积量年增长量为73万立方米。北京市森林资源每年吸收二氧化碳972万吨,释放氧气710万吨,碳蓄积量为1.1亿吨。森林生态系统年拦截降水量最大可为14.64亿立方米;森林林地非毛管孔隙蓄水总量2.80亿立方米;净化水质量2.96亿立方米。北京市森林资源环境净化功能包括年减少二氧化硫7.24万吨;年减少氟化物1959吨;减少氮氧化物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吞吐长江,是地球上的重要湿地,也是鸟类的天堂。然而,前些年的洞庭湖污染严重。据当地群众介绍,那时行船在湖上,闻到的是一股刺鼻的味道,看到的是一片黑色的湖水。同时,湘、资、沅、澧四水的生态环境同样不容乐观。据监测部门通报,前些年,每年各有12亿吨左右的工业废水和11亿吨左右的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湘、资、沅、澧四水部分区域水质达到劣五类。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运动、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三次变革。同时,通过坚持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基本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农,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攀登新的台阶。特别是农村改革以后,发展进一步加快,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由1978的2523公斤/公顷增加到1998年的5800公斤/公顷。从1949年到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由11320万吨增加到49000万吨,增长4.3倍;棉花产量由44万吨增加到450万吨,增长10倍;油料产量由256万吨增加到2314万吨,增Rg倍;水果产…  相似文献   

18.
理论结硕果三年翻番姜开文从1991年底到1994年底,我们莱芜钢铁总厂的钢、铁、材产量,分别由55万吨、59万吨和30万吨,提高到102万吨、86万吨和66万吨。基本上在三年里翻了一番。按销售收入我厂在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排序,三年前移了42个位...  相似文献   

19.
《江淮》2008,(7)
马钢是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2006年,吨钢综合能耗由"十五"初期的1068公斤标煤,降至717公斤,下降了351公斤,下降率达33%。累计节能200万吨标煤,价值10亿元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00万吨。能源消耗的降低,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使城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20.
热词     
<正>碳监测卫星12月22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发射升空。过去15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上升到400ppm,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的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利用卫星监测二氧化碳成为科技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2009年日本发射了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