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05年6月10日中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夫人连方瑀和台湾“中国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荫刚一起拉响了停泊在上海浦东外高桥船厂码头“中华和平”号货轮的汽笛。这标志着这艘巨轮不久即将起航,码头上参加巨轮命名典礼的人群一片沸腾……36天,仿佛转眼一瞬间“中华和平”是祖国大陆为台湾船东建造的首艘巨型货轮。连方瑀女士亲自为这艘巨轮命名并专程来到上海参加巨轮的命名典礼。在命名典礼上,连方瑀女士宣读了命名词,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炳才,以及来自台湾、香港地区和欧美等国的200多位贵宾出席…  相似文献   

2.
6月10日中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夫人连方禹和台湾“中国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荫刚,登上了停泊在上海浦东外高桥船厂码头的长达300多米的“中华和平”号货轮,一起拉响了汽笛。这标志着这艘巨轮不久即将启航,码头上参加巨轮命名典礼的人群一片沸腾……36天,仿佛转眼一瞬间“中华和平”,是连方禹女士为这艘巨轮的命名。这是祖国大陆为台湾船东建造的首艘巨型货轮。连女士专程来到上海参加巨轮的命名典礼。中央台办副主任李炳才特地  相似文献   

3.
郑启五 《台声》2003,(2):34-35
收到吴惠民邮友寄来台湾的一套个人化邮票———“结缘”的首日封,发现台湾不但“个人化”的措辞与祖国大陆的“个性化”有差别,而且在“首发式”的措辞上又有一种新的表达,叫“典礼”,真是别具一格!在大陆“首发式”、“首发式”地叫惯了,突然遭遇了这么一个叫“典礼”的,还真有一点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个“典礼”是出现在该首日封的“桃园临时邮局”的纪念邮戳上,戳上的文字为“结缘邮票(个人化邮票)发行典礼”。记得台湾最佳邮票的评选活动叫做“邮票选美”,鲜活中带着点调皮或诙谐,已经让人忍俊不禁,今个儿的“典礼”更…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4,(5)
<正>4月5日上午,甲午年(2014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祭祀广场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正永,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叶克冬、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谭天星、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纪斌,台湾方面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及夫人黄雪、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及新党代表等领导和嘉宾,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5.
“宪改”长期以来是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中心内容,目前各种势力围绕“修宪”、“制宪”、“行宪”之争关系到台湾“宪政秩序”的塑造。从李登辉时期“宪政改革”到陈水扁当局的“宪政改造”,台湾的“宪政秩序”同时具有法理意涵和政治功能。目前台湾“宪政秩序”塑造的焦点在于:“行宪”和“宪改”哪个更迫切,“宪改”本质上到底是“修宪”还是“制宪”?不同的“宪政秩序”的塑造途径将会产生对民众的不同“国家认同”导向,导致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倾向的混乱。  相似文献   

6.
2012年4月2日至6日,中国和平统—促进会邀请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台湾“一国两制”研究协会、台湾中国统一联盟等一行14人赴陕西参加“王辰年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等活动。  相似文献   

7.
古远清 《台声》2003,(8):15-17
取材于台湾土地和人民的台湾文学,在戒严时代,一直是研究禁区。当局为了防止“台独”势力渗透,不许由“台湾”命名的社团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谁提“台湾文学”,会被认为不赞同“中华民国文学”,就会被安全部门过问,因而各大学根本不敢设立台湾文学课程。直到政治民主化、经济自由化的80年代,寻访台湾文化根脉的呼声高涨和本土思潮迅速占领各种阵地之际,情况才有所改变:1995年5月,“台湾笔会”与众多文化团体联手,邀请一批文化界人士和民意代表,到“立法院”举办公听会、记者会,强烈要求教育部门允许在各大专院校建立“台湾文学系”。…  相似文献   

8.
卢山 《统一论坛》2001,(5):56-58
8月12日—8月21日,宋庆龄基金会和台湾中国青年大陆研究文教基金会共同举办了“海峡两岸少年儿童大联欢”活动。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俞贵麟说,让两岸少  相似文献   

9.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民进党在台湾上台以来,“台独”诉求日显急迫。“公投独立”“、公投制宪”“、以公投决定台湾前途”等口号屡屡出自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政要之口。但是在岛内的“公投”“、制宪”“、修宪”能否决定属于中国领土台湾的政治地位,“公投”能否使“台独”合法化?针对这些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1年2月10日,春节还没过完,台湾"卫生署"举行了新旧"署长"的交接典礼,新任"署长"邱文达从前任杨志良手中接下印信,完成交接工作。从2009年8月接替叶金川担任台湾卫生署长一职,短短一年又半载的时间,杨志良在台湾民众心中留下了亲民的形象,其庶民作风不打官腔也为其赢得了民众的高支持率,主持交接仪式的行政主管部门“副院长”陈冲颁赠一等功绩奖章给杨志良,甚至以“丰功伟业”来形容他。  相似文献   

12.
张敏 《台声》2002,(9):4-5
连日来,针对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声称两岸“一边一国”,鼓吹“公民投票”决定台湾前途的“台独”言论,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分别举行座谈会,与会台胞纷纷表示,陈水扁无视台湾人民的福祉,正在把台湾推向危险的境地,“台独”是一条绝路,台湾前途系于祖国统一。“台独”在国际上是没有空间的台盟中央副主席刘亦铭说,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已经广泛承认的事实。陈水扁以“一边一国”公然挑衅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目前,世界上160多个国家与…  相似文献   

13.
台湾军方预定今年9月在陈水扁参加的一次典礼上,在屏东县九鹏基地实弹试射“雄风”-3型导弹。这是陈水扁“终统”之后破坏两岸关系的又一危险步骤,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蔡子民 《台声》2001,(4):14-15
80年代初以来,执政的蒋经国为巩固国民党政权而推行政治“本土化”,党外人士接过“本土化”口号,开展党外运动。“本土化”以台湾意识为基础,对群众有号召力,很快就从政治层面扩展到文化各方面, 90年代达到高潮。“本土化”蜕变为“台湾主体性”,从而使得从台湾意识中异化出“台独”意识,形成了“脱中国化”、“文化台独”的分裂主义思潮。 台湾“本土化”思潮的由来   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政权代表中国接收台湾,以去台官僚垄断台湾的政治经济资源,压制台湾人,因而台湾民众于 1947年起来反抗,史称“ 2· 28”事件。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07,(3):21-22
“正名”是民进党当局“台独”施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借去除公营事业名称中的“中国”字样而改用“台湾”字样,破除“大中国意识”,推动“台湾主体意识”。随着2008年“大选”的日益临近,民进党已开始加紧利用权力为其选举牟利“正名”正是争取“台独基本教义派”支持的良方,同时民进党欲借持续炒作“统独”议题把握选举主轴。  相似文献   

16.
刘红 《统一论坛》2003,(3):45-47
断定两岸“三通”会影响台湾“军事安全”,一直是台湾当局的基本立场。随着近来两岸“三通”在海峡两岸掀起一波一波的高潮,“直航”会影响、危及台湾“军事安全”  相似文献   

17.
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举行2006年10月25日,由中国民主建国会《经济界》杂志社主办的“女性、艺术、台北”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忠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等领导,中国国民党中央副主席江丙坤及夫人陈美惠等台湾和大陆各界人士120多人出席开幕式。此次参展作品近70幅,均出自台湾女画家之手,作品主要以女性情怀、家庭亲情和人类关爱为主轴,展现台北人的思想生活与现代情感。“女性、艺术、合北”绘画作品展在北京举行@张宏微  相似文献   

18.
李家泉 《台声》2002,(9):11-12
从近期台湾当局领导人一系列言论看,“渐进台独”有走向“激进台独”之势,此种趋势已愈来愈明显。李登辉是搞“激进台独”的,如今以他为“精神领袖”的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党”,也是搞“激进台独”的。台联党成立以来,“独”招频出,毒汁四溢,呼风唤雨,气势凌人。然而这毕竟不符合台湾社会民意主流,虽有一定影响,但多数民众是反感和反对的。民进党鉴于“激进台独”太过暴露,有违主流民意,故而在所谓“新中间路线”掩护下,改采“渐进台独”路线,采取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量到质、化整为零、蚕食渐进的“台独”…  相似文献   

19.
台湾并不一定要走“制宪”的程序才能走上“法理台独”的目的。技巧性运用修宪的方式,或是依循宪法条文规定可修改者,照样迂回的达到“法理台独”的目标。如目前台湾现行“宪法”的领土条款是涵盖中国大陆,但是领土条款被规范是可修改的。在形式上是属于修宪层次的条文,却在实质上可转化程序,解释台湾已成与中国互不隶属的主权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20.
李家泉 《台声》2001,(5):13-14
自李登辉以来,台湾社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凡主张“台独”或倾向“台独”的人,都说他们是“爱台湾”的。最近一年来愈演愈烈。   李登辉是自称“爱台湾”的人,主张“台湾优先”、“台湾第一”、“台湾生命共同体”,并且自比摩西,希望率领台湾人“穿越红海”,去自建“台湾人的国家”。   吕秀莲是自称“爱台湾”的人,张口闭口“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湾人民的意愿”、“台湾人民的幸福”,说什么“台湾是属于台湾人民的”,“台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金美龄是自称“爱台湾”的人,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最近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