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说贪道贿     
贪字,原指爱财,后多指贪污,也有求多不知足的义项。贪污受贿,从古到今总也不断。恰似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一旦有了“条件”自己也津津有味地吃将起来。鸟栖于林,鱼藏于水,被人捉而成为俎上肉,多半因为贪吃的缘故,  相似文献   

2.
论清高     
金辉 《行政法制》2002,(6):39-40
清高。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不合时宜的字眼。把知识分子视为“臭老九”的年代自不必说,那时的清高,简直就等同于“臭”。如今到了市场经济时代,拨乱早就拨了,反正己然反了,照理说,清高应该香起来才对。可是.当下的流行时尚,是以手中握有钞票的多少为判断人生价值高下标准的。清高同样香不起来,“臭”倒是不那么“臭”了,在常人看来,却有些“酸”,或者“腐”。  相似文献   

3.
偶读《宋史·司马光传》,晓得了司马光“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独以俭素为美”,细细品嚼,玩味再三,便为司马光在达官贵人竟相追逐豪华奢侈的社会风气中能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的“独不”品德而感叹不已。于是想到了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再读繁森同志的事迹报道,便觉繁森同志身上亦颇有司马光先生“众喜”而“独不”的精神──当有些领导干部争相换乘“坐骑”甚至不分时间用公车大办私事之时,繁森同志却为了让司机周末休息,自己掏腰包雇三轮,到基层检查工作;当有些人为私利患得患失、锱铢必较,甚至跑官要官之时,繁森同…  相似文献   

4.
人走茶不凉:无所不在的“影子腐败”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走茶凉”,是对官场生态的一个形象比喻,意指当一位宫员失去其权力时,也将立即失去由权力带来的各种其他好处。但是中国近期的一些腐败现象却意外地打破了这一常规,许多在位时低调的官员在退休之后反而在政、商两界混得更加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5.
有首民谣唱道”汤圆汤圆,圆又圆,汤圆也能当饭吃……。”小小的汤圆,忙忙碌碌的老百姓把它当饭吃;闲情逸志的美食家把它当艺术品味,真是人见人爱。可如今,它却引出一场官司,当事人感叹……“汤圆喽”走在重庆古老潮湿的街道上,不经意中常会被这一声悠长的叫卖声唤住,留神看时,眼前定是有一片小小的店,褪了色的幌子下站着明眸俊俏的川妹子。“芝麻汤圆”“什锦汤圆”“肉汤圆喽”川妹子抑扬顿挫地唱出店里的“节目单”,听着就那么有味儿。转眼间,冒着热气的汤圆就端上桌来,盛在蓝花碗里的小圆子,颗颗圆润雪白.小巧精美,瞧着…  相似文献   

6.
当代“守财奴”别议周海琪据《民主与法制》登载,沪州市招生办副主任石仁富在职期间,把收贿、索贿所得的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80多万元,还有琳琅满目的名贵物品,放在长年关锁着的一间屋子里囤积居奇。他却“省吃俭用”,·出差不下餐厅吃干粮;工作几十年没有买过一张...  相似文献   

7.
玉胜 《江淮法治》2014,(2):23-23
正近些年,随着国家财力不断增强,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扶持力度加大。2010年中央财政综合扶贫资金投入1618亿元,2011年增长到2272亿元,增幅40%以上,2012年增幅仍在30%以上。令人困惑的是,"贫困帽子"却越戴越多了。也有地方官员直言,正是因为看到"贫困帽子"里隐藏的"吸金大法",贫困县摇身变成"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因此,每到新一轮贫困县调整评定期来临,地方各路大军上省进京,使出浑身  相似文献   

8.
金言 《政府法制》2005,(21):26-29
“做秀”是从“做作”引申而来的,指 有意造作、不自然、卖弄的意思。说白了 就是搞形式主义。近几年来领导干部“做 秀”歪风呈蔓延之势,其危害之烈、损失 之重、群众怨恨之深,令人触目惊心,成 了劳民伤财的祸根。 “做秀”歪风四处蔓延 有人总结说:“做秀”歪风如同臭豆 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因此,一些人对 “做秀”乐此不疲,几乎“秀”到了经济、社  相似文献   

9.
法官的安“贫”乐业唐文生新年伊始,老友相见,免不了寒暄几句:“发多少奖金?分多少年货?”坦然告之囊内空空并无长物时,不禁哑然。但旋即又闻:“你们走的红道,吃的官饭,平时一定得了不少好处。”无语,只觉不值一哂。世风难料,正常变成了不正常,不正常的倒变成...  相似文献   

10.
拜读了刘文才的《小心轿夫》一文(载本刊今年第6期)觉得大受启发。的确,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吹鼓手、马屁精围绕在领导的身边,变着法子吹喇叭、抬轿子。在一片颂扬声中,一些当官者昏昏然,飘飘然,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糊里糊涂钻进轿子,被抬上了歪门斜道。刘文以刘青山、张子善蜕变为例,论述了“轿夫”的可怕,并得出结论曰“照此说来,断送刘、张二人前程的应是赵子平其人”这自然是有些道理的,但在下却有点想不通。首先,刘、张二人由功臣到罪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俗话…  相似文献   

11.
绿色腐败     
砍树、栽树、移树,莳花、弄草、拔苗,造园林、建公园、搞湿地,这些年来,地方政府在园林绿化领域的政绩冲动、投资激情,可谓蓬蓬勃勃、十分来劲。 “绿叶”背后,却暗藏着很多“黑色”腐败。一株普通的榕树,做到账面上,身价飙升到10多万元;一项实际支出60多万元的城市绿化工程,账面支付款却“疯长”到150多万元……从本质上看,个中“黑色利益链”与政府投资的其他工程没有本质的区别,无非就是贪腐受贿拿回扣捞好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商标恶意抢注现象愈演愈烈,近期甚至出现了“商标掮客”,专靠抢注他人商标而获利,他们往往自己并不经营企业,而是专门从事商标申请工作,然后将申请来的商标通过各种方式高价转让给企业。当企业不肯接受高价勒索时,掮客们便以侵犯其商标专用权相威胁,真正扮演了一个“贼喊捉贼”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车险的诱惑     
严瑾丽 《检察风云》2014,(10):50-51
“车辆行驶,安全第一;道路事故,就找车险。”这是不少驾车—族的普遍心态。但是遇上交通肇事,不在保险理赔范围内时,有一些车主便打起了“如意算盘”,找人顶包,甚至伪造文件,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却不想误入歧途。  相似文献   

14.
“对民间专利权人的处境,我也曾同情过。但当我深深处在专利圈内时,却有些愤怒。他们中有很多人申请的专利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却用那些垃圾专利去影响甚至破坏着专利环境。”魏衍亮博士这番话,颇为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15.
处决胡长清、成克杰的枪声犹在空中回荡,报纸上还时不时地报出某某贪官被依法判处死刑的消息。这表明了我们党依法治国、严惩腐败的坚强决心,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反腐败的信心!振奋之余,我不禁想起了“剖腹藏珠”的成语典故:据说,西域有个商人,偶得一颗珍珠,视为至宝,深怕被人偷去,便“剖身以藏之”。唐太宗曾经借此告诫大臣们:有些官吏因贪财而丧命,有的皇帝因奢靡过度而亡国;不是同那个爱珠不惜身的商人一样的愚蠢可笑吗?再看看今天,爱珠甚至贪珠者,不是大有人在么?一个个腐败分子在金钱装满“口袋”的时候,“脑袋…  相似文献   

16.
有一则古代寓言:兄弟二人都善射箭,一天,兄弟俩外出射猎,忽见一群大雁由南而北飞 来,兄弟二人正在拈弓搭箭准备射猎之时,却为射下的大雁是“蒸了吃”还是“煮了吃”发 生了争执。哥哥坚持“蒸了吃”,弟弟坚持“煮了吃”,谁也说服不了谁。当他们最后达成 “一半蒸了吃,一半煮了吃”的协议时,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联想到检察机关的有些业务部门,案子上不去,任务完不成,往往犯了与“兄弟射雁”一 样的“毛病”。有例为证:其一,对于上级一再强调的办案任务,不是积极找案源、查线索 ,主动履行检察职能,坚决查处贪贿、…  相似文献   

17.
“审题”,是应试中的首要环节。无论何种考试,若审题有误,便直接影响到答题的正确程度。审题有误有各种不同的原因,有些是出于粗心大意,拿到试卷,心中满有把握,便不仔细领会题意信手答来,却偏离了题目的要求,甚至根本搞错了题目;有些是习惯于按平时的复习思考题作答。只要看到试题  相似文献   

18.
正确对待领导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是摆在所有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在我们周围,一些原本敢于直言、政绩突出的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渐渐变得专横跋扈、骄奢淫逸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亟须加以解决的问题摆在眼前,某些干部却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甚至有些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相似文献   

19.
萃岚 《政府法制》2010,(16):35-35
贪官都是翻云覆雨、势利轻薄的小人,他们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把臭的能说成香的,把丑的能说成美的,连腐败都能找出“充足理由”,以致闹出许多政治笑话,让人既感滑稽荒诞,又觉可恨可恶。这里列举贪官们15个雷人的腐败理由,看贪官咋给自己进行“无罪辩护”。  相似文献   

20.
在一条笔直的跑道上,本来应该向前跑,你却往后去了,这就是完全、彻底的“反 动”,或叫百分之百的“反动”,因为向任何一个方向都不如向后“反动”得绝对。有一种腐 败也是这样,腐败行为与腐败分子应尽的职责是完全相反的,用一句歇后语叫猴吃麻 花儿--满拧,我们也可以叫它“百分之百”的腐败。 今年7月2日,广州市纪委召开会议,通报了上半年立案查处的各种违纪案件,其中 有一件是广州市爱卫办原副主任兼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原主任汤文君的事。这个汤文君 干什么了呢?卖黄色书刊及音像制品了,并把非法所得约百万元据有己有,犯了贪污 罪。扫黄办的人是扫黄的吧,他自己却黄上了。扫黄主任成为黄主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