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屋建筑地基处理中砂石垫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石垫层具有作用明确,设计方便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机具简单,快速而经济的特点,因此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建筑物及油罐、道路等工程地基处理中。一、砂石垫层用于软弱土地基处理当建筑物基础下的持力层比较软弱,不能满足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要求时,常采用砂石垫层来处理,即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土层挖去,然后以强度较大的中、粗砂及碎(卵)石等回填,并加以密实。换填后的垫层可以提高基础下的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沉降量,加速软土的排水固结。砂石垫层主要是对软土地基进行浅层处理,其厚度应根据垫层底部软弱土…  相似文献   

2.
一、概述目前,对软弱地基处理和加固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可分为:1)以刚性桩体直接承受上部结构荷载的桩基。桩基础在现今也是应用最多的人工地基之一。2)以砂、碎石等材料置换软弱地基中部分软弱土体形成复合地基或在软弱地基中部分土体内掺入水泥、水泥砂浆以及石灰等物,形成加固体与未加固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承载力、减少压缩量的目的。近几年来,夯扩桩与粉喷桩以无污染、施工机具简便、经济、可靠等特点,在软弱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夯扩桩和粉喷桩成桩工艺和承载能力的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因此,在应用中各用其…  相似文献   

3.
用石灰桩加固软弱地基的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采用生石灰为主要原料,并掺和适量的砂、碎石等骨料的挤密桩复合地基对某些特定的地质情况应为一种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指标的地基处理方法。1、石灰桩复合地基的加固原理生石灰打入水土后与软土中的水发生水化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生石灰吸收水分,熟化为熟石灰,体积膨胀约为生石灰的两倍,并且熟石灰将进一步吸水膨胀,使原软土地基土体被挤密孔隙减小,强度提高,从而形成较好的桩土复合地基,熟石灰与碳酸气体形成碳酸钙增加桩体强度,但在土中,这一反应时间较长。许多试验表明,石灰桩比周围的土…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水泥粉体喷射搅拌法(简称粉喷法)是以水泥作为加固料,通过特制的施工机械,用压缩空气将粉体加固料送到地基中和软土搅拌并得到充分搅和,从而使软土固结,形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好和具有足够强度的桩体,起到加固软土地基的作用。它适用于加固软粘土和含水量较高的软性土,在深厚的软土层上建造工业建筑、铁路、桥梁、公路以及港口,都可以采用粉喷法来加固地基。因此,粉喷法加固软粘土技术正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在建筑工程中已得到了大量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果。二、施工实例芜湖某一级公路某标段,全长17公…  相似文献   

5.
深层搅拌法是利用水泥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别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强制搅拌,由固化剂和软土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从而提高地基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与混凝土的硬化机理不同,混凝土的硬化主要是在粗填充料中进行水解和水化作用,所以反应速度较快。而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较为缓慢,由于水泥掺量很少,水泥的水解水化反应完全是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质———土的围绕下进行,其整个反应机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巢湖市地处安徽省中部,濒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逐渐向外围发展。受场地地形限制,巢湖市城区东部为浒城圩,西部为贾塘圩,均为巢湖淤积形成的地层,土体为灰色、软塑状的淤泥质粉质粘土,含水量饱和,局部夹有粉细砂层,厚度可达20~30米。地基不能满足上部荷载需要,为此必须进行基础处理。二、加固原理粉体喷射搅拌法(简称粉喷法)是以干粉(生石灰粉或水泥粉等粉体材料)作为加固料,通过特制的施工机械,用压缩空气将粉体加固料送到地基中与软土搅拌并得到充分搅和,从而使软土固结,形成具有整体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等公路建设的增加,对公路路基的要求越来越高,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也各种各样。灌浆处理软基是用压送设置将具有充填和胶结性能的浆液材料注入地层中土颗粒的间隙、土层的界面或岩层的裂隙内,使其扩散、胶凝或固化,以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托换的地基处理技术。一般分为渗透灌浆、压密灌浆和襞裂灌浆。笔者根据深圳市西宝线坪山段工程的实践,谈谈压密灌浆在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深圳市西宝线坪山段为一级公路,自上而下地层为可塑状的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和低压缩性的粉土或粉砂,天然地基承…  相似文献   

8.
王龙华 《当代建设》2003,(6):99-100
1、概述长江流域的城市防洪工程设计中,大多涉及到老河道、江滩地段的软土地基。建设防洪墙将面临墙基沉降、堤坡抗滑、地基渗流稳定等主要地质问题。以下通过池州市池口防洪工程的实例,对上述软土地基的稳定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工程处理方法。池州市池口防洪墙北临长江,沿秋浦河老河道边修建。该工程等级3等3级,设计防洪水位为17.7m,地震基本烈度6度。秋浦河故道沉积地层变化较大。其中大部分地段上部以中~重粉质壤土为主,中部为淤泥质中粉质壤土层,局部堤段下部为极细砂、细砂地基。其中淤质土层呈现软塑~流塑状,强度低,厚度大,分…  相似文献   

9.
深层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胶结固化剂,适当掺入缓凝早强减水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层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性搅拌均匀,利用固化剂作用和软土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整体,形成桩柱体。其施工具有无震动、无噪音、无环境污染和工程进度快,而且造价低廉等优点,是发达国家目前常用的地基加固和施工工艺,在我国的华东等地区也已大量应用。一、施工前主要准备工作1、详细查阅地质资料,包括加固地基范围内的填土成份、厚度;软土分布范围、厚度、含水量(饱和度),有机质含量和地下水侵蚀性;明确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旧城改造建设中,我们常常会遇见建筑物软土地基处理问题。按照过去惯用方法,采用换土法,将有大量土方材料进出运输,并因挖土给四周建筑物安全造成威胁,需增加基坑支护费用和排水费用。近年来,为了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我国引进、发展了许多地基处理技术,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地基处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种种地基处理手段中,深层搅拌法技术在地基加固处理中,取得了质量好、进度快、造价省的良好效果。   1、适应的场地与地质情况   在旧城区改造中新建筑常位于建筑密度很大的临街商业区和住宅区内,场地狭小,不利于大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快步实施,高速公路建设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高速公路在建设中以及运营中产生的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影响了高速公路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也对过往交通埋下了安全隐患。从原有地基处理、路基施工、运营养护三个方面阐述了高速公路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同时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处理高速公路建设中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一、工程概况巢湖开发区有四幢48×21m仓库,建筑面积4332m2,因建筑场地属软土地基,需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二、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的地貌为长江支流古河道,地基土层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为:①层耕(表)土:灰黄、灰色,软塑状态,含植物根、氧化铁及少量腐殖质。层底标高为-0.54~-1.11m。②层粘土(粉质粘土):褐黄、黄灰色,软塑~可塑状态,含少量氧化铁及粉砂。层厚0.40~1.20m,层底标高为-1.04~-2.10m。其静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0.64~1.18MPa…  相似文献   

13.
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同属于建筑物的变形缝,伸缩缝解决建筑物水平方向的伸缩变形问题,沉降缝解决建筑物垂直方向的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问题,而防震缝解决地震波对建筑物复杂震动而引起的变形问题。设置防震缝或伸缩缝的建筑物基础可不断开,但设置沉降缝应将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断开,从它们的缝宽方面比较:伸缩缝缝宽为20~40mm;沉降缝缝宽由地基情况和建筑物高度所决定,一般为30~70mm,在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层高超过5层时其沉降缝可超过120mm;防震缝的缝宽由建筑物高度和抗震设防烈度决定,最小缝宽为70mm。…  相似文献   

14.
刚性防水屋面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屋面形式。一般做法在屋面板上浇一层混凝土,内夹4双向钢筋网。在结构承重部位设分仓缝,缝内嵌建筑油膏或聚氯乙烯胶泥等柔性封闭材料。但这种处理在设计施工中若有疏忽,即易产生渗漏。以过去的刚性屋面防水层做法为例,一般在施工2—3年内效果良好,但后来就多有渗漏。原因除地基不均匀沉降屋面板灌浆不实引起刚性防水层裂缝外,也还有材料、设计、施工操作等方面的原因,现分述如下:一、设计方面由于混凝土刚性防水层对地基的不均沉降、振动以及温度变化等敏感,极易产生变形、裂缝。为…  相似文献   

15.
1概述   1.1我国从 50年代中期至今,在建筑、公路、铁路、水利及市政等工程中,用砂石换土垫层处理软土地基较为广泛。其突出的优点是:能加速饱和软土的排水,缩短固结变形时间,减少房屋沉降量,提高基底的承载力;就地取材、技术可靠,适用经济,施工简易,质量易控制,工期短,无污染,噪声少。滁州市从 70年代初开始采用砂石换土垫层处理多层房屋软土地基,迄今约在 100栋楼房以上。 1997年至 1999年,滁州市市区内的南湖山庄、南湖花园共 15栋 6至 7层商品住宅与商住楼,建筑面积约 51000m2,均建造在软土地基上,地基土层承载力标…  相似文献   

16.
粉喷桩是一种新型的深层搅拌桩,因节约投资、经济效益显著已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地基处理中。粉喷桩适用于淤泥质土、粉土、素填土、杂填土、饱和黄土和含水量较高的软土,且地基承载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等地基。采用粉喷桩施工存在以下常遇到的问题:(1)含水率较大的软土地基采用粉喷桩时,存在喷粉时高压气流对软土的扰动作用明显,扰动后软土原有结构及粒间的胶结作用被破坏,在新的稳定性结构未形成前土的强度丧失,反而降低了地基承载能力。(2)水泥粉与土不易混合,高含水率的软土,特别是淤泥质土被搅动后整个土成了流体,…  相似文献   

17.
怀远县地处淮北平原南缘,涡河、淮河交汇处,地貌单元属涡河右岸河漫滩类型区,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地层沉积年代新,属欠固结土,土质含水量高,强度低,多为中偏高压缩性土。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学习,对处理怀远县软弱地基有了一定的经验,现以怀远县涡河三桥C楼为例,谈谈怀远具软弱地基的处理。二、工程概况怀远县涡河三桥C楼,位于怀远县  相似文献   

18.
一、造成不均匀沉降的原因 (1)建筑物建筑于软土地基上,沉降往往很大,而且不均匀,经过很长时间沉降才稳定. (2)同一幢楼建于不同的地基持力层上.在不同地基持力层的交界面上建筑物由于沉降差,易出现裂缝.  相似文献   

19.
扔掉铁饭碗去创业 软地基处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世纪末,当时从事港口码头建设的徐土龙也深受这个问题的困扰。在工作中,徐士龙—直在思考如何更快更好更环保地处理软弱地基。一个偶然的发现,让他看到解决软地基处理难题的希望,一个通过一遍遍的压差排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由于软弱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特别是两栋楼的距离较近时,更容易形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墙体开裂及工程事故。软弱地基上的相邻建筑的相互影响常见的有两大类,一、相邻建筑的距离较近造成的事故。二、相邻建筑的基底标高高差较大造成的事故。   工程实例   本市某房屋开发公司的两栋楼,甲楼为三梯五层住宅,乙楼为六层框架办公楼。甲楼 1998年 5月份竣工,并交付使用,乙楼 1999年 7月份开工, 10月盖至四层发现甲楼有裂缝出现,裂缝宽度大约 1~ 3mm。 11月底六层竣工后裂缝发展为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