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之中。这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曾使无数豪杰志士钓民族的振兴,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披肝沥胆,前赴后继,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诗篇。爱国主义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这是因为,中学历史学科以它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客观性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它不是用说教的方式强加于人,而是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人物和事件去感染熏陶人。下面我仅就中国近代史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谈点粗浅认认(-)从帝国主义侵华…  相似文献   

2.
王斌 《世纪桥》2013,(5):27-28
自1840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的鲜活教材。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把握,理解中国的国情,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是《纲要》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动地采取情感与理性结合、课堂与社会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日常行为与重大事件结合、正反结合、全国与地方结合、课本材料与课外材料结合、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相统一的教育方法,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多种途径,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进行渗透教育.这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利用学科的渗透功能,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予以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中小学教材,特别是人文社会学科,包含有丰富的德育素材,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将有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爱国主义素材更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极好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的内涵,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党史和革命史…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这一重要谈话中简要地回顾了中国近代历史,然后得出结论说:“所以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青年人不了解这些历史,我们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利用好这部教材,不断地向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是思想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以邓小平有关思想为指导,着重就如何“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问题谈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6.
《世纪桥》2016,(6)
各个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不同的特色,新中国初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复杂挑战,在这关键时刻,充分调动广大民众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中华民族团结起来建设新中国十分迫切和必要。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环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陈丽英 《世纪桥》2007,(7):87-87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从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这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创设历史情境,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8.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本刊编辑部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迫切性李德平(宣武区委党史办):爱国主义教育现在不搞不行。搞现代化建设要有凝聚力,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要点。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历史教育,党史是个重要内容,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但重点是广大青少年。在青少年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要求。 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忠诚和热爱的思想观点。这种思想观点,是人们道德品质、政治理想、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规范人们  相似文献   

10.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对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的力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在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呼唤着爱国主义精神。实践证明,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我们必须密切结合市场经济建设的实际,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年干部、学生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这是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江苏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邵铁真同志写的《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一书,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爱国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当代爱国主义的历史任务,以及爱国主义同共产主义的区别和联系等问题。该书共分七章,有一定的理论深度,针对性、适用性较强,是对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学生、职工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3.
正爱国主义教育一直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内地西藏班(校)学生作为特殊的学生群体,如何培养其爱国情怀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与重点,如何在兼顾到他们自身特点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研究的目标。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地对西藏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例如设置含有爱国主义的课程、举办教育报告会和专题讲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组织假期参观学  相似文献   

14.
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主旋律来抓。近年来,许多学校一直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学校德育的核心,全方位、多渠道、多样式地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一、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使爱国主义教育规范化、系统化爱国主义教育,既是一项基本的国民教育,又是一项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系统工程,学校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基础。因此,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订出不同…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在为祖国母亲今天的强大而自豪的同时,更应牢记历史,牢记过去的辉煌,也牢记曾经的屈辱,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深植于历史课堂之内外。那么,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深植于历史课堂教学之内外呢?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浙江省镇海中学地处历史上多次抗击外敌入侵的海防重镇——镇海,拥有厚重的地域文化背景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这既是一份难得的历史馈赠,也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历届校领导都结合当时的社会和学校发展实际,就如何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如20世纪90年代初,学校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对校内海防遗址和人文历史遗迹进行了全面修复,初步形成了时间跨度千余年,内容较为丰富齐全的校内德育基地,  相似文献   

17.
爱国主义是人民对自己祖国山河、历史、文化、语言以及优秀传统美德所形成和巩固起来的深厚感情。千百年来,爱国主义一直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思想宣传工作的崇高任务。 青少年代表祖国的未来,正处于成长时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各种矛盾较多,各种思潮涌动,用爱国主义精神来构筑青少年一代的  相似文献   

18.
卢秋兰 《党史文苑》2009,(12):80-80
历史教师有责任教育学生在为祖国母亲今天的强大而自豪的同时,更应牢记历史,牢记过去的辉煌,也牢记曾经的屈辱,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深植于历史课堂之内外.那么,如何将爱国主义教育深植于历史课堂教学之内外呢?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然而随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困境与挑战。爱国主义的教育策略应着重从国家自媒体法律政策、网络道德体系、高校教育主体"微转型"、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与方式创新、培养和吸收学生自媒体"意见领袖"等几方面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关于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思想,是宏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力量。 一、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是爱国主义的生动体现 爱国主义从来都是具有历史内容和政治倾向的。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深刻地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就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