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律与利益具有天然联系,利益决定法律,法律又反作用于利益。基于法律与利益关系的分析思路,就民法与经济法的关系而言,民法是权利本位法,以个人利益(私人利益)为其法益目标,对个人利益(私人利益)进行优位保护;而经济法则是社会本位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其法益目标,以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为己任。不同的法益目标是民法与经济法共存的基础,而民法与经济法的互动则有助于利益平衡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公共经济利益法权表现形态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部法律往往不是就保护单个特殊的利益而设定规范,通常是突出其法益目标,兼顾其他利益的平衡。不同性质的法律,法益结构不同,利益的法律表现形式亦存在较大的差异。社会公共利益仅表现为消极的法益不足以充分实现。社会公共经济利益应有两种法权表现形态:国家经济权力与社会公共经济权利。社会公共经济利益只有上升为法权形态才能通过不同领域法律制度的构建,保证其充分地实现。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国际社会中,战争或武装冲突远还不能避免,战争作为一种暴力行为,是国家相互之间为了利益而彼此进行制服的武力争斗,有战争就必然有战俘,而战俘身份的认定问题是每一场战争及武装冲突都必须遇到、必须面对的问题,日内瓦公约为其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法律信仰是实现法治理想的重要精神要素,而法律信仰的生成需要人们善待权利.耶林和德沃金在两个经典文本中通过对公民为权利而斗争和政府认真对待权利等善待权利方式的阐释,从权利的视角为维护法的感情和增进法的尊敬等达致法律信仰因素的累积探明了路径.这对处于社会变革中的我国法律发展能够在不断获得尊敬的前提下,努力维护法的有效性并促进法律信仰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作为市场经济的主本,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主动放弃自己部分的权利而所尽的法律和道德义务。公司,作为现代社会的有机组成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中,其运行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缔约责任制度是德国法学家耶林在1861年提出并经后世法学家和在法院的实务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最初只是作为弥补侵权责任和合同有效成立前的形式而出现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学的不断完善,缔约责任也成为构建债法的一个体系,即违约责任、侵权责任和缔约责任共同构建了债法体系。  相似文献   

7.
先行先试属于法律试行的立法模式,以人的有限理性为理论依据,试图在集体行动中形成自发秩序,是国家推进和社会推动相结合的社会改革方式。通过对"先行先试"立法模式进行制度经济学上的供给需求分析,先行先试立法模式是依赖市场主体利益而进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并以法律供求均衡作为法律试行效果的检验标准;对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先行先试立法模式付出的成本为试错成本和边际成本,所获得收益为立法的学习收益和反思收益。这启示我们,需要在法律试行过程中坚持立法科学和立法民主的结合,实现法律与其他社会控制手段的互动,从而实现法律运行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法院在涉外民商事案件的法律选择过程中,会涉及各种利益,有个人利益、国家利益和国际利益,而法律的功能之一就是对相互冲突的利益进行协调.法律选择理论中协调国家利益具有很强的重要性,在国际私法趋同化和建立国际民商新秩序的形势下,应更加关注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强调国家利益的国际协调.  相似文献   

9.
自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缔约过失责任后,其适用范围己由合同成立前成立,扩大到合同无效场合及部分合同有效场合。缔约过失责任作为诚信原则权威性、有效性的体现,应适用于整个合同领域,作为一般性责任原则存在,而不应仅作多特例在在。  相似文献   

10.
该书《编者前言》中介绍说: 耶林的维也纳就职演说,有个颇为耸动的标题:《法学是一门科学吗?》。这篇演说是他三篇维也纳演说中的第一篇,也是在他生前唯一没有出版的一篇。现在,借着1993年6月在那不勒斯举办耶林特展之机会,它终于在公开展览后,能够付印出版。它之所以一直没有出版,并不是因为“法律之科学性”这个主题对耶林来讲不重要。正好相反!萨维尼曾经在所有人眼中  相似文献   

11.
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的法律没有规定检察机关可以进行民事公益诉讼,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公益纠纷的不断出现,急需通过法律设定代表公共利益的法律主体并赋予其相应的诉权。在此背景之下,确立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属主体资格,建立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整体利益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作为一种消极法益和间接法益获得保护,这种保护模式往往过于被动、滞后和分散,且容易为国家利益或个人利益所偷换或悬空。社会经济权利是将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利益诉求转化而成的权利形态,从而有利于充分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直接的和积极的保护,并将直接推动包括经济法权利体系在内的基础理论范畴的构建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一、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主义的起源与发展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及其当事人主义诉讼法学理论 ,是人类社会自法律产生以来诉讼法律文化进步的文明成果。人类社会早期的部落或民族中的个体 ,其利益在受到侵害时 ,只能凭借部落或个体的力量进行私力救济 ,其表现形式是“以牙还牙”、“同态复仇”等。这种方式并不具有后来法律运用方式的要素 ,它是自然界中生存竞争在人类社会中的类似物。随着社会的日益分工和生产力的逐渐发展 ,社会中出现了阶级 ,随之便产生了国家和法律 ,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种救济方式 ,即以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国家权力进行干预的公…  相似文献   

14.
"直接适用的法"是国家为了更好的维护本国利益和社会利益而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规范,这些法律规范不必经过传统的冲突规范的援引而直接适用于涉外民事关系."直接适用的法"是一种新的法律选择方法,对于其究竟属于国内法还是国际法、公法还是私法、实体法还是冲突法、直接调整方法还是间调整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有利于揭示"直接适用的法"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一个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制度则是实现这一基本条件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在分析利益分配制度中公平价值应有之义的同时把公平作为利益分配制度首要价值原则,以形成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为核心,以民主政治与"以人为本"法律制度的完善、公正而和谐的社会构建为配套措施,从而为社会各种利益的公正分配提供制度性前提与保障。  相似文献   

16.
立法程序的功能是指立法程序作为社会存在的组成部分 ,在一定的价值取向导引下 ,基于其内在结构属性 ,而在其设置和运行过程中对其它事务发生的客观影响。分析立法程序的功能 ,就是对立法程序在社会整体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理性审视和评价 ,这些作用体现了立法程序在法律制度乃至社会整体中的特殊地位。制度化意义上的立法程序是人类社会进入宪政时代以来的必然产物 ,其功能就在于规范立法权合理运行、提高法律规范的科学性、保障和实现人权 ;同时 ,一个值得公众信赖的立法程序容易增强立法结果的权威性和社会成员对立法结果的认同感 ,从而有助于产生一种社会向心力 ,并有助于使各种利益争执通过文明的程序得以和平地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法律运行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法律经历了从家本位到国本位最后到国——家本位的发展历程,精神品质上存在结构性缺陷:只具国家(或集团)本位而不具个人本位;在最根本意义上,忽视甚至否定个人权利和利益,片面强调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是一种反人本主义的法律运行观,也是一种单纯国家主义的法律运行观。因此,其法律运行动力机制也相应地存在结构性缺陷:单纯依靠外部力量推动而缺乏内部力量的驱动,法律社会化的动力不足,法律社会化程度普遍较低,法律难以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服从,最终使中国社会难以走上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18.
人们一般只注意到法律冲突的危害性 ,但法律冲突作为各种社会矛盾的深刻反映 ,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对于推进立法的完善 ,建立符合法治要求的 ,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分权机制和利益平衡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权利的法律结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权利概念是法律的本位概念。传统自然法学及受之直接影响的近代资产阶级法律对权利的本位性和权利的神圣性均作了深刻的肯定。现代社会随着国家干预主义的加强,私人权利领域因社会公共权力限制的加大而呈缩减趋势,与之相对应的义务则呈扩增趋势,但是这并没有否定权利作为法律本位概念的地位。历史上木同的法学家就权利之本质内核曾经得出不同的结论,但任何一说均木能概括权利本质之全貌。权利的存在样态是多样的,因此其内核也是多元的,从法律逻辑方面分析,则呈现为多层次复式结构形式。一权利的内层结构——利益利益是权利的内容和权…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程序主体的利益实在化逐渐成为构建独立性、自主性诉讼程序的关键性问题,程序利益亦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概念。程序利益作为一种独立的利益形态,反映出程序主体的特殊利益需求,其在诉讼程序中表现出的独特本性和功能,直接影响到民事诉讼程序的架构与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