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青海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也是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青海也是生态最脆弱的地区,高寒、干旱成为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独  相似文献   

2.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强调:绿色是青海的底色,是最靓的幸福色。要坚定生态自信、增强生态自觉、实现生态自强,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维护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做出更大贡献。为此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精神,高度认识青海生态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青海的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三江源""中华水塔",维护好生态  相似文献   

3.
正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指导意见》中涵盖的内容很广,共有36条。其中20次提到生态这个词,文件有一个章节专门讲"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青海地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两大国家战略交汇之处,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也是东南亚第一长河——澜沧江的发源地,青海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人与自然最具本  相似文献   

4.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部署,并明确提出保护环境资源、建设生态家园,是青海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责任、重大贡献,是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内在要求。青海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相似文献   

5.
《实践》2020,(7)
正青海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大保护,筑牢国家生态屏障新优势。前20年,在国家支持下,青海相继实施了一大批生态保护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尤其是部省共建国家公园示范省有序推进。新时代新征程,青海要坚决扛起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为美丽西部建设作出青海贡献。  相似文献   

6.
白向坤  李明 《实践》2011,(9):16-18
构筑“两个屏障”:一是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建设好内蒙古的生态屏障,事关国家的生态安全。二是建设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筑牢我国北方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外接俄、蒙,地近京畿,是祖国的北大门和首都的“护城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佟帆 《理论研究》2013,(6):72-75
内蒙古是我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区位明显。不断扩张的城市、露天煤矿及其它矿山和天然草场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当前的能源基地、生态屏障和边疆少数民族牧区多重身份的形象注解。在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和牧区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努力提升草原的生态功能、优化草原的生产功能、挖掘草原的文化功能是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萨仁 《理论研究》2009,(6):52-53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北方天然生态屏障,也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内蒙古草原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草原逐年退化、沙化,地下水位下降,沙尘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对我国的生态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强化草原生态保护意识、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党建》2017,(10)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指出:"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为筑牢国家生态屏障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中国梦。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美青海”将如何继续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如何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更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此,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共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对青海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治青理政方向。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贡献在生态、最大的责任也在生态。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省委书记强卫最近也指出:青海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地位,保护和建设好生态,是事关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甄真 《奋斗》2014,(11):43-46
大小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森林积蓄量最多、国有林业最集中的森林生态功能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保护着黑土地不受风沙的侵蚀,在国家生态建设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经过近60年的高强度开发,大小兴安岭林区可采资源逐步枯竭,整体生态功能退化,林业经济逐渐萎缩,林区社会发展陷入困境,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生态保护和建设是青海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青海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又一次重大历史性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新的重大挑战。如何把握好机遇,理性地应对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宜昌市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地理屏障,也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地位特殊,功能重要,生态保护任务繁重。2021年6月,中共宜昌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建设三峡生态屏障,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相似文献   

16.
省内新闻     
<正>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研究中心正式成立7月24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师范大学共同成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研究中心,标志着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研究和科研合作掀开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崭新一页。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和重要水源地,也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保护上发挥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青海考察调研,为青海发展擘画蓝图、指引方向。牢记总书记嘱托,青海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完善流域生态一体保护政策,加快国家公园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条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青海打造生态文明新高地”为题的主题新闻长达4分29秒,于7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播出,标志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湟鱼洄游季再探青海湖》直播特别节目的正式收官,也标志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青海总站坚持主题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青海是我国的重要水源地和重要生态屏障。西宁作为青藏高原区域性中心城市,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生态功能及欠发达的市情,决定了推进西宁绿色发展的现实意义。推进西宁绿色发展,最终是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瀹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如何保护发展——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全市少数民族集聚区,要突出保护生态的首要任务,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基础,加强扶贫开发与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相结合,建设成为武陵山绿色经济发展高地、重要生态屏障、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相似文献   

20.
天然草地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屏障作用。因此,西部各省区的生态建设,必须注重天然草地建设和保护。本文对如何建设和保护天然草地,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