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善军 《学理论》2010,(21):176-176
清兵南下推翻了明末的统治,随之明代的书风也烟消云散了。清代书论打破了晋朝以来的帖学垄断的现象,打开了碑学的先锋。清代出现了一大批碑学大家,关于碑学的书法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李林林 《学理论》2009,(30):213-213
面对当代书法要创新的呼声,书坛各个角落都掀起书法求新的思潮。但怎样创新,成为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当今很多书法创新作品完全不考虑传统的存在,过分张扬个性,使大多数作品随时间的推移而被传统抛弃,在书法史上也仅仅是各种短暂、局部的书法现象之一,因此寻找一条顺应书法史道路的创新之路是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7,(5)
王尔烈是清乾嘉时期辽城第一才子,以词翰书法闻名于世,纵观一生可谓交游广泛。其交游对象大致可分为同窗、同乡、同年、同僚等群体。本文对王尔烈的交游行迹进行述论,有助于深入了解他的生平经历、诗词创作、书法作品及其在清代官场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王志东 《党政论坛》2011,(22):53-53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百姓家的称作家谱,也称宗谱、族谱,而皇家家族的家谱则称作玉牒。清代玉牒是惟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目前我国保存清代玉牒的只有两个地方,一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是辽宁省档案馆。  相似文献   

5.
王尔烈是清朝时期的辽阳人,以诗文书法、聪明辩才著称于世.是乾隆、嘉庆年间有名的"关东才子".《辽阳县志》称其为"词翰书法著名当世者,清代第一人".民间更有"东北第一才子"美誉. 乾隆十八年(1753)王尔烈在辽阳城参加童试,考中辽阳州拔贡生(即秀才).乾隆三十年(1765),在奉天省城参加乡试,中奉天乡试第一百八十一名...  相似文献   

6.
韩硕  刘军国 《党政论坛》2013,(22):29-29
王僧虔是书法家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书法为当时所推崇。南齐皇帝萧道成,早就听说王僧虔的书法拥有天下最好的美誉,很不服气,因为萧道成在当皇帝前也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书法家。  相似文献   

7.
李赛 《学理论》2010,(21):174-175
《书谱》是我国书法史上划时代的不朽论著,提出了诸多精辟的艺术主张。对《书谱》进行了简要分析,将孙过庭的书法主张归纳为书法历史观、艺术辩证观、艺术抒情观、书法融合论、书法创作论、学书三段论六个方面,并逐一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它不是一门单纯的技术技巧,而是渗透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门高雅艺术,高师书法教学也不仅仅是书法技巧上的教学它还包括书法理论的学习,书法审美上的追求,道德人品的体现等等,可见书法它是一门培养综合素质的艺术,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不仅能够反映;出书写者的文化修养和情感更是他综合素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宁楠 《学理论》2010,(21):167-167
宋人论书主张书法创作不应受法度的束缚,而应重视作品中的风神意韵及书家的内在精神与气质,自由地抒发其胸臆,力求创新。其共同特点都是重视书法创作中的主观因素,也就是强调“意”的作用。因此“尚意”成为宋代书法理论的总的精神,是宋书创作的美学追求,也是宋代书法理论发展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0.
《理论视野》2013,(9):2-F0002
高树槐,男,1942年生于湖南岳阳,系岳阳市文物管理处干部,文博馆员,曾任岳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酷爱书法,犹喜楷书。楷书讲求谨严、优雅、真实、丰润、雄伟、豪放、整齐,是其他字体所难具备者。古今书法家,真能写好楷书者,屈指可数。张照书《岳阳楼记》之书法,可视为举世无双之正楷。高树槐崇尚唐楷和魏碑,并从事书法教学二十多年,对书法艺术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炉火纯青,卓尔不群,  相似文献   

11.
林伟 《学理论》2009,(3):71-71
“人”字的支撑是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撇捺的组合,架和支是人们广泛理解的结构。如果从中国书法的书写角度,特别是楷书、隶书的运笔来感悟,另寻解释又有一层含义。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5):F0004-F0004
1959年,董洪奇先生生于山西省芮城县的书香门第,童年喜好用拾起的弹壳在黄河的泥床上练字。少年时期就舞笔泼墨,从小锤炼书法功底。曾拜天津博物馆馆长韩敬贤先生学习书画。书法临学颜、欧、柳、赵、苏、黄、米、怀素、张旭、二王及王锋、唐伯虎、文微明等历代书法大家,遍走中华大地,访名师,逐步练就与众不同的铁笔书法。  相似文献   

13.
王登新 《学理论》2009,(32):136-136
书法作品的“意象”追求,贯穿于书法创作的整个过程,“意象”的表现是书法形质与神采的再现,书法“意象”美使作品具有鲜活的生命韵味,是指导书家进行创作的重要审美取向。同时,欣赏者也在欣赏过程中,运用丰富的意象思维感悟书法作品中的这种“意象”美。  相似文献   

14.
佳佳 《侨园》2014,(12):20-21
结缘道家 道家思想是顺其自然,道家文化是崇尚自然。道家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这里,我要向读者讲述"世界奇绝文化艺术"金杯奖得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代表道家"云篆书法"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一位年轻俊朗、才华横溢、用云魂气韵写字的圣手——张培良。张培良,大连市青年书法协会秘书长。全真教华山派第二十代弟子,道号常阳子。渤海半岛孕育了他,也孕育了他的英气与超迈。  相似文献   

15.
清风慕竹 《各界》2014,(4):64-67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自首方悔读书迟。”这首熟悉的《劝学》诗,出白唐代的颜真卿之手,然而真正让他名动天下的并不是诗,而是书法。他的书法丰腴雄浑、骨力遒劲,与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不过比他的书法更让人惊心动魄的,是他一辈子刀光剑影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刘倩 《各界》2013,(2):56-58
北宋年间,有一位个性怪异、喜着奇装、嗜洁成癖的书法大家——米芾,他与同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蔡京合称“宋四家”,并以癫狂的个性名震一时,人称“米颠”。九百多年过去了,这位书法大家依然“癫狂”:他的作品在拍卖会上屡破天价,多少人求而不得。  相似文献   

17.
俞芳 《学理论》2009,(12):231-232
书法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和创造性。文章从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加强审美体验来阐述如何提升书法的修养。  相似文献   

18.
杨广馨 《民主》2009,(3):F0003-F0003
杨广馨 1955年生于北京,满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兼青少部部长和北京市书法,美术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现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书法、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相似文献   

19.
感悟书法     
罗涛 《党政论坛》2013,(2):22-22
一、明志 《论语·述而》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艺。吾乃忠墨道,厚书德,善翰仁,诚至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缆绳。文以载道,书以载文。  相似文献   

20.
张胜九 《学理论》2012,(11):155-156
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然而在现代的课堂中,其地位却每况愈下,这样的现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书法教育再次成为大家所关注焦点。书法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对目前开展书法教育的困难进行分析,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应对策略:一是提高教师书法水平,开展书法教育;二是开展形式要丰富多彩;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激发想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