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20~30年代,正值日本现代新闻业逐步沦为日本军阀势力宣传工具的关键时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国人对日本新闻事业变化高度关注。他们一方面以新闻专业的视角,对近代日本新闻事业的种种进步给予赞赏与推介;另一方面又站在民族立场上,用理性与科学地分析,揭露批判日本新闻业日益严重的军国主义倾向。抗战前,中国新闻界对日本新闻事业进行了客观分析和准确预判,具有鲜明的理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一 历史的发展,总是从前天、昨天进入今天。所以,在论述今天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之前,似有必要简略地回顾一下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是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权舆之地。我们中华民族一向引以自豪的古代四大发明中,就有两项即造纸和印刷术,与古代社会的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息息相关。传播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信息传播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之一,也是任何社会中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一。离开了信息传播,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简直无法想象。 最新的考古证明,远在七千多年前(不是通常所说的五千多年前),中国古人就创造发明了文字。文字是信息的符号,所以,文字的产生和运用,是传播史上划时代的闪电。它终于使漫天飞舞的思想和信息有了可供表演的现实场地和具体空间,人们  相似文献   

3.
美国新闻业纵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惠连 《美国研究》2002,16(3):110-129
本文以华裔美国记者的观察角度和从业经历为背景,讨论了美国新闻业的几个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包括美国的新闻自由、新闻界与政府的关系、调查性新闻的使命、公共危机中新闻界应有的表现,以及美国新闻业在新世纪面临的种种挑战.作者通过对"9·11"事件的反思,提出了美国新闻界对国际新闻报道的改进建议.文章强调,不论面临何种挑战与变革,准确性、公正性、客观性等原则仍然必须成为新闻业未来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正>编者按:二十世纪以来,关于语言文字的争议从未停止过。里尔克将日常语言与诗性语言彻底分离,认为日常语言太过清晰,约束人们想象,限制人类认知。故而,他提出"沉默是事件,而语言是拖延",将日常语言视为横亘于人类与事物之间的隔膜,认为其切断或撕裂了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海德格尔则为语言正名,认为语言是人类的家园,但他还是将语言分为诗性语言与技术语言。事实上,海氏所提出的技术语言与里尔克的日常语言异曲同工,只是日常语言指向主观生活,而技术语言指向客观科学。换言之,在两位大师的眼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传播信息文化的机构,韩国信息文化中心(ICC)的目的是建设一个人人都能平等地获取信息的社会。 它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各类计算机培训计划,向地方信息中心提供支持,评估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举办传播信息文化的活动。它在韩国各地发起了多种活动,其中包括今年6月份的“信息文化月”以及其他许多为促进国家信息化而组织的活动。它还组织了韩国信息奥林匹克竞赛,测验中小学生掌握信息和计  相似文献   

6.
作为网民之间进行信息发布、传播与共享的一种新兴技术平台,微博继新闻网站、论坛、博客之后,成为我国发展势头最强劲的网络媒体,其简洁明了、便捷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受到了数亿用户的青睐。这一发展态势引起了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大量政府机构、官员把微博看做信息化时代实现官民良性沟通的窗口和工具,纷纷“试水”微博。  相似文献   

7.
应琛 《新民周刊》2012,(12):40-41
作为我的定位,是一个新闻和事件的评论者、建议者,不是新闻事件的制造者。如今的越位,实属无奈。现在,一有事就打"虾兵蟹将"。而我们所需要的恰恰是杀猴给鸡看,能不能这样做,取决于当权者的政治勇气和魄力。  相似文献   

8.
越南信息产业发展现状与态势·何小燕·信息产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继工业革命以后的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在世界范围内将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越南经济成长和社会发展,以及政府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改善产业结构,越南信息产业也日益被人...  相似文献   

9.
论欧洲电视跨文化传播与欧洲一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8 0年代初卫星电视的大量出现给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欧洲政治家和公共电视工作者试图以电视跨国传播作为培育欧洲文化认同、进而政治上整合欧洲的重要工具。欧洲电视跨国传播大致经历了酝酿和实验期 ( 1984年前 )、初步运作期 ( 1984— 1988年 )和成熟运行期 ( 1989年以来 )三个阶段 ,并在推动欧洲媒介联合、建立内部节目市场以及维护欧洲多元文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对于培育欧洲文化认同、推进欧洲政治一体化却收效甚微。在社会现实中 ,它遇到了来自欧洲外部、内部以及语言文化差异上的重重阻力 ;在理论逻辑上 ,它也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欧洲电视跨国传播的效应有限 ,没能达到预期效果 ,培养欧洲文化认同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0.
赵超 《法国研究》2014,(2):11-17
在经历了从宣传到传播的转变之后,法国建立起一套利用媒体平台获取和传递政治信息的民主机制,并在实践中逐步对这套机制予以完善,形成了两类承担政治信息传播职能的行政机构,一类是管理媒体传播行为的部门,另一类是搜集舆论和发布政府信息的部门。法国总统选举作为各方政治力量推动政治信息传播的良好契机,较为典型和清晰地反映出传播机制在国内发挥作用的运转路径,同时也成为国际社会了解当代法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活的窗口。  相似文献   

11.
黄芳 《法国研究》2003,(2):41-48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是与它所反映的社会相应变化着的。“变异是语言的常规,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没有变异就不会有语言的发展。”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语言也会跟着发生变化。语言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相似文献   

12.
传媒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韩国被中国媒体频频报道"申遗"事件,引发了中国民众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笔者发现,这些"申遗"事件有部分是因中国媒体对他国信息误读所致。本文以"韩国端午申遗"和"韩国暖炕申遗"两事件为例,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分析其中的文化误读现象。笔者认为,引发这两次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媒体在对韩国信息进行解读时,产生了无意识的文化误读。受众在解读作者重新编码后的信息时带进了个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最终引起受众在行为上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科学技术交流日益频繁,使外语工作变得多样化,难度也越来越大。科技法语作为一种对外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本文将分析研究科技法语语言的特点,以及在教学中所应采取的具体方法,以期给人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大为 《新民周刊》2012,(15):62-65
"黄穗事件"一波三折,其真相到底是什么?究竟谁该为这一事件埋单?近日,已经退役、消失3年的湖南籍羽毛球世界冠军黄穗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并在中国体坛掀起了一场"叛逃"风波。从最开始湖南乒羽中心策划的"被失踪",到后来滋生的"领空饷",再到日前黄穗本人在微博上的强力反击,"黄穗事件"一波三折,其真相到底是什么?究竟谁该为这...  相似文献   

15.
汤雨潇 《法国研究》2005,(2):192-200
一、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及优势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已成为国际新闻传播的最佳途径.首先,网络无国界,无时差,新闻的传播在世界各地形成同步,使"第一时间"的概念真正变为现实,也使关注中国、关心中国、研究中国的人可以对实时获取来自中国的信息保持期待.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而作为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词汇,它的变化则来得更急促,更明显,它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局的动荡,社会经济的变革,以及科技文化的发展,法语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以便满足人们交际的需要。法语的新词是怎样产生或构成的呢?根据几年来的学习和研究,笔者作了一个大致归类:  相似文献   

17.
一传播的文化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将某一时空下的文化信息变为一个群体、乃至全人类共有共享的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是各种方式的传播构成的历史,对此有一定自觉的性认识在中国是较晚的。当然,我们可以说在封建社会,我们有丝绸之路,与西域交流商品和文化信息。汉唐文化的雄健,的确同西域文化(主要是印度文化)有直接关系。我们还可以说,中国有自己的报纸作为传播载体,那就是封建社会官方的《邸报》,可以自豪地说当今报纸源于老祖宗的发明。事实上,不论是丝绸之路还是《邸报》,都不能等同于严格意义的报刊。因此,它们的传播效果与今日新闻传播不能同日而语,也只有新的传播方式才带来了中国社会的大改革、大变动,带来了中国思想和观念的大解放。  相似文献   

18.
王志杰 《法国研究》2001,(2):108-117
与始终走在前沿的美国相比 ,法国的传播学研究起步稍晚 ,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有限。然而 ,近几十年来法国传播事业的迅速发展给传播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和面貌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笔者拟就近年来在法国传播学界漫步之见闻作一评介 ,并就某些问题作一极不成熟的初浅探讨。一、经久不衰的夏日传播大学从 1 980年开始 ,每年 8月下旬在法国中部离大西洋海岸不远的湖滨小城乌尔丹都会举办一次规模盛大为期一周的“夏日传播大学”,今年将是第 2 2界了。“夏日传播大学”(Universit d′Et dela Communication)最初由现阿基坦地区新闻传播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9.
编后     
《美国研究》2004,18(3)
今年 1 1月即将在美国进行的大选 ,是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在美国进行的第一次总统选举。此次大选有哪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民主、共和两党在内政、外交上的主张有哪些区别 ?九一一事件、反恐战争、美国目前在伊拉克所面临的困境、伊拉克不断发生的绑架人质事件、阿拉伯世界普遍的反美情绪、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等问题 ,对此次选举和美国社会及政治议题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些都是美国问题和国际问题研究者颇为关注的问题。本期专论中 ,张业亮的文章以“关键性选举”及其对美国选举政治的作用为切入点 ,对美国选举政治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他认…  相似文献   

20.
一 韩国因特网新闻的发展卢武铉总统在就任韩国第 16届总统之后接受采访的第一家舆论机构就是“Ohmynews” ,打破了以往当选总统首先接受具代表性的报社采访之惯例。虽然这与卢总统的舆论观有关 ,但也从侧面说明因特网新闻已经发展成为韩国社会中具有一定公信力的舆论媒体。2 0 0 3年 ,在美军装甲车造成的女中学生死亡事故之后 ,报纸和电视报道的比重非常小 ,而因特网新闻却将这一事件作为主要新闻连日追踪报道。就此事件 ,因特网的留言板上开展了非常活跃的讨论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触发烛光示威而使韩国上下一片沸腾的这次事件 ,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