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7月初以来,东南亚国家的外汇市场出现了剧烈震荡。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货币相继大幅度贬值,新元汇率亦受波及,并酿成该地区罕见的货币危机。这次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一、东南亚外汇市场风起云涌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危机始于泰国。今年2月,在国际金融市场首次出现大量抛售泰铢的风潮。泰国中央银行动用20亿美元进行干预,才使局势暂时平息。4月9日,泰国中央银行将泰铢兑美元的中心汇率订为26.08泰铢兑1美元,为1989年9月11日以来的最低点。但到5月中,国际金融市场再次出现泰铢汇价大跌,泰国…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3月后,因美元再度贬值,日元和马克升值,使欧洲货币体制陷入混乱,国际货币体系动荡不已。 动荡的诱因 此次国际货币体系动荡的直接诱因是美元贬值。1月至4月18日,美元对日元的比价下跌18.8%,对马克的比价下跌13.6%。到4月19日,在东京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的比价一度跌破80大关,至1美元只兑79.75日元这一战后最低记录。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动荡的原因错  相似文献   

3.
1994年下半年以来,日元对美元比价持续攀升。1995年4月19日,东京外汇市场日元对美元的比价曾一度上升到79.75:1。估计日元对美元的比价不会出现大幅度反弹,这对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影响。 一、影响 (一)日元升值引起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的剧烈变化,日元对东南亚国家货币汇率急剧攀升,而美元则有所贬值  相似文献   

4.
1993年以来,日元对美元再次大幅度升值。去年初为1美元兑换125日元,8月份升至1美元兑换104日元,升幅达16.8%,下半年虽经回落,但进入1994年不久又升至1美元比103日元或104日元上下。日元的这次升值是否会对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构成影响,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日元升值周期和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在布雷顿森林体制下,1949年确定了1美元兑换360日元的固定汇率。这一比价一直维  相似文献   

5.
一、日元升值与日本经济结构调整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的日元升值从一开始使明显地表现出与1971年的由尼克松冲击波所引起的日元对美元比率的变动(从1美元=360日元升值到1美元=308日元)、  相似文献   

6.
受总统换届选举的影响 ,2 0 0 2年巴西的经济形势出现某些动荡。“卢拉效应”是影响巴西经济形势的最主要因素。尽管经济形势比较动荡 ,但2 0 0 2年巴西经济仍取得了一定的增长。首先 ,在汇率方面 ,自 4月份以来 ,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汇价持续走低 ,甚至一度跌到 4∶ 1的水平。巴西地理统计局 ( IBGE)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 1 1月中旬 ,雷亚尔较年初贬值 3 4%。尽管大选后雷亚尔有所升值 ,但与美元的汇价仍然维持在3 .6∶ 1左右的水平。雷亚尔贬值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股市动荡、债务增加、通货膨胀率上升。巴西金融市场动荡的原因主要是卢…  相似文献   

7.
墨西哥金融危机 岁末年初,墨西哥因货币贬值引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影响之大不仅波及北美和拉美国家,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1994年12月19日,上台不到20天的塞迪略政府为了缓解大量外资抽逃对墨西哥货币形成的压力,宣布比索贬值15%,两天后又宣布比索汇率随外汇供求自由浮动。结果是:比索大幅度贬值,由危机前的3.3比索兑1美元跌到1月初的5.7比索兑1美元,继而暴跌到3月  相似文献   

8.
一年多来,一个幽灵──金融危机的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汇率和股市动荡的风暴先后横扫东南亚、东亚、俄罗斯,并波及拉美、欧洲和美国。除人民币和港币外,亚洲其他主要货币纷纷大幅度贬值,人民币能否顶住货币贬值风潮冲击一直为世界所关注。危难之际,中国选择了责任,她向世界郑重宣告:中国不做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之事。中国能够说“不”改革开放的20年间,我国GDP增长率平均达到9.9%,而在此期间,人民币伴随着我国经济周期波动,大体经历了四次大的贬值:第一次贬值从1978年—1982年,由1:1.70到1美元兑换1.8925元人民币;第…  相似文献   

9.
短期来看,日元汇率没有因经济受到巨大损失而贬值却转向迅速升值在于投资者形成"保险机构或企业资金的资金回流"的预期,投机力量就借助这个题材不断的推升日元。长期来看,这一轮日元升值并不是因贸易摩擦、美国压迫日本的结果,而是与金融危机过程中动荡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关。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内主要执行价值贮藏的功能,而其贸易结算功能相对较弱。日元快速升值的根本原因是日元在估值上存在升值压力,以及日元发挥避险货币和套利交易的作用。中日两国都面临着美元贬值的巨大风险,可采取相互增持对方货币资产的方法,逐渐减少降低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比例,建立区域汇率稳定性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制造工业部门的外资投资仍然坚挺在近年来世界经济景气有所复苏与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协议之后的日元升值、美元贬值的形势推动下,以日本为首的外资对新加坡制造业的投资(按承诺投资额计算)趋向活跃,1990年达到22.2亿新元,首次突破20亿新元大关,创历史最高记录。但其后(即1991年以后)由于主要投资国(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外资投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国际金融比较突出的状况是美元汇率走势的反转,美元呈现逐渐走强和稳定态势。美元汇率不仅反转了2004年年底急剧贬值的趋势,而且反转了自2002年以来连续3年贬值的趋势,2005年美联储循序渐进加息使得美元投资信心强化,促成美国经济增长的稳固。美国经济、美元利率和美元汇率三者协调顺畅,使欧元和日元以及其他经济体艰难随从调整,主要货币体的政策与价格竞争更为激烈和复杂,美元不仅强化了美国综合战略的优势,而且使国际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2.
日元贬值的缘由和经济影响陈凤英受亚洲金融危机牵累,日本经济进一步受挫,近来又出现日元连续大幅贬值,国际社会为之震动。日元贬值缘由何在?对亚洲和世界有何影响?笔者拟就此作一初步探析。日本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黑洞。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近来又由“停止”步入“衰...  相似文献   

13.
1985年年中以来,初级产品价格普遍下跌,同年9月五国财政部长会议以后,日元升值、美元贬值已成为发展趋势。1985年年底以来,油价暴跌给东盟和大洋洲地区国家以各种各样的影响。在这种现象的背景里,又出现世界经济增长缓慢、保护主义抬头、产业调整迟滞和债务累积等结构性问题。八十年代前半期是以1981年下半年开始的原油价格疲软为特征的初级产品卡特尔崩  相似文献   

14.
欧元的国际化与欧美地缘经济之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欧元启动和国际化正引起欧美地缘经济之争,这既反映出欧洲经济实力上升过程中的新要求,也说明欧美经济关系需要新的平衡。欧元的国际化进程加快过去一年,欧元的汇率波动倍受关注。欧元问世时兑美元的初始汇率为1∶1.1789,此后欧元汇率在波动中不断走低,1999年12月3日欧元兑美元首次跌到1∶0.9990,突破心理防线。今年5月中旬又在1∶0.90以上徘徊,距启动时贬值约1/5。但一年来欧元汇率的弱势并未妨碍欧元国际化的进程。欧元的内值稳定和欧元区经济规模实力增强表明欧元具有基础潜力。贸易、国际投资和企业兼并中使用欧元不断增加,推进了欧元的…  相似文献   

15.
自从去年7月泰国因货币贬值而引发金融危机以来,泰国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泰国是东南亚地区最早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其经济形势发展,已经和将继续对东南亚其它国家产生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泰国的经济形势及发展趋势作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一.泰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及特点泰国金融危机发生至今已半年多.其间,由差瓦立领导的联合政府在金融危机中下台,去年11月,川·立派领导的民主党与其它6个政党联合,组成了新政府.到今年3月,新政府执政已4个月.4个月来,泰国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付金融危机的对策措施,同时,国际社会也向泰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泰国摆脱困境,因而,泰国经济形势正出现一些新的变化.1.泰币币值开始逐步回升去年7月2日,在国际金融市场抛售泰铢和外国投资者大量撤资的压力下,泰国政府宣布放弃泰铢同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实行泰铢自由浮动体制.泰铢当天跌幅即达16%,此后,泰铢币值节节下跌.到今年1月中旬,泰铢与美元汇价达到56.9铢兑1美元,达到历史最低点.但是,2月以来,泰铢呈现上涨态势,到2月下旬,泰铢与美元的汇价升到43铢兑1美元.进入3月后,泰铢继续上扬,特别是在泰国总理率政府代表团访问美国回来  相似文献   

16.
越南革新开放22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2008年上半年,越南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逆转,通货膨胀率急剧攀升;对外贸易由黑字转为赤字;越南盾兑美元比价大幅贬值;股市和楼市双双下挫。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越南经济持续下滑,政府及时推出五项举措以稳定宏观经济形势。2009年,越南面临严峻的双重压力,既要维持适度经济增长,又要抑制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7.
一、稳定秦铢汇率是当务之急在泰国金融危机自去年7月2日爆发至今年7月的一年时间里;泰铢对美元贬值大约60%。这虽然为泰国的出口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它对泰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是巨大的,在下列六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第一,泰铢大幅贬值给泰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据泰国有关方面初步研究透露的数字,截止1997年12月31日,泰国因泰铢贬值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6万亿铢。第二,外国投资者撤走投资,仅从1997年7月至今年7月的一年中,流出泰国的资金就达198亿美元,大约6000亿铢。第三,截至1997…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一亿零五百八十万人。兵役制:志愿兵役制。武装部队总人数:二十六万人。 1971年国民总产值估算:二千五百五十亿美元。 1972—73年度国防预算:八千亿日元(合二十六亿美元)。 1971年7月1日:360日元=1美元。 1972年7月1日:308日元=1美元。陆军:十八万人。  相似文献   

19.
一、东盟国家外来投资发展新趋势的经济背景1986年以后,东盟国家的外国投资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1985年9月西方五大国财政部长会议协调了北北经济关系,日元升值,美元贬值;接着在美国的压力下,南朝鲜圆与台币对美元的比值也跟着升值,这就大大削弱了日本、南朝鲜与台湾的中小资本企业的出口竞争能力,迫使它们进行资本外流,向亚洲地区的一些劳动力较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东盟国家)转移劳动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和部分技术集约型出口工业生产基地(后者主要是日本资本),以弥补由于货币升值所带来的削弱出口竞争能力的损失,因而  相似文献   

20.
日元贬值与日本的亚太发展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元贬值 ,加大了亚洲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经济计量模型对 90年代日元汇率与各经济指标变动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发现日元汇率变动与其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单纯从经济因素考虑日本汇率政策是不全面的 ,需从日本的亚太发展战略及其面临的障碍出发 ,重新思考日元贬值的真实意图及亚太政治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