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对预审程序与公诉权的关系 ,预审程序的性质和功能及当代世界各国的预审模式等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 ,认为预审程序是对公诉权滥用的有效制约机制 ,它本身不是裁判权 ,而是一种司法审查权 ;起到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人权和分流案件及提高诉讼效率的作用。研究预审程序有助于完善我国的诉讼机制 ,使刑事诉讼朝民主、经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刑事庭前审查程序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庭前审查是构成一个完整的审判程序的基本组成部分 ,起到抑制公诉权和保障审判顺利进行的作用。文章性质和特征、原则以及功能三个方面对庭前审查程序进行法理阐释 ,并对英、美、法德四国的庭前审查程序进行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庭前审查程序只重视排除预断 ,而忽视了该程序的抑制公诉和庭审服务功能的缺陷 ,并提出重构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澳门的预审程序和中国大陆的公诉案件审查程序进行了比较研究,从程序的启动、形式、审查内容和处理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了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对促进两地刑事庭前审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理论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预审制度及其对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预审程序的优点在于能彻底排除法官的庭前预断,制约公诉权,保障起诉的准确性,为被告人不受任意追诉提供司法保障,保证庭审能公正、有序和高效的运作。而这些优点正是我国目前的庭前审查程序所追求和需要的。  相似文献   

5.
公诉权制约之比较法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当起诉事关国家惩罚犯罪的能力和公民权利的保护。为规范公诉权的适当行使,各国都从起诉条件和审查程序上对提起公诉加以控制,并对不起诉裁量权从程序上加以制约。公诉机关既要对拟提起公诉的案件着重从证据标准上进行审查,还要将起诉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我国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不宜放低,对不起诉裁量权的制约机制还应完善。  相似文献   

6.
庭前审查对于保证审判的公正 ,提高诉讼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改革后的我国的庭前审查程序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本文分析了我国的庭前审查程序 ,并借鉴国外刑事诉讼中的庭前审查程序 ,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庭前审查程序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刑事公诉案件撤回起诉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撤回起诉权是公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在案件中运用撤回起诉权对刑事案件的诉 讼程序和实体判决造成较大影响。本文对刑事公诉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进行研究,分析了刑事公诉案件 撤回起诉的适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撤回起诉的法律后果,并对撤回起诉的规范适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同的法系、不同的视角和向度的规定性构成了多元性的预审制度现象及概念体系。预审本质上是一种对案件追诉过程中国家权力运作正当性情况的评断、处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立机关对追诉机关为实现追诉目的而收集的证据的实质性审查,主要功能在于制约追诉权及筛选分流案件。预审建立的基础是追诉权与审判权的分工,始于传统弹劾式刑事诉讼向近代刑事诉讼转变的过程中,现已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的重要诉讼制度之一。  相似文献   

9.
公诉阶段的程序分流制度是世界各国提高诉讼效率,减轻司法审判的压力、保证诉讼公正的一种重要制度,这项制度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并在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发展得日益成熟,而对于我国来说还较为陌生。应当在对我国公诉阶段程序分流制度的现状的考察和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之上,改革和完善我国公诉阶段程序分流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诉条件是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必需要件 ,是衡量追诉合法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文章论述了公诉条件与诉讼条件的区别 ,并对其关系作出了界定。实体性和程序性两类条件构成了公诉条件。审查公诉条件的程序主要有审查起诉和预审程序 ,并辅之以审查式和抗辩式的审查方式。最后 ,文章对我国公诉条件及审查程序进行了检讨。  相似文献   

11.
不起诉权是公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权的制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难以保证权力监督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利于节约司法资源。该文从西方国家类似制度入手,分析了不起诉听证的具体内涵及设置不起诉听证程序的积极意义,并对构建不起诉听证程序中的不起诉听证的法律依据、不起诉听证会的启动方式以及不起诉听证在实践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若干具体问题作了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2.
刑诉法的再次修改恢复了案卷移送制度,这是基于对司法实践的反思作出的理性选择,有利于保障辩护方的阅卷权,防止公诉权的滥用,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但是,与刑事公诉案件移送方式密切相关的庭前审查程序并没有随之进行相应的修改.形式简略、功能单一、无法排除法官预断的庭前审查程序不仅会影响到设计案卷移送制度恢复时所预期的目的,而且必将与其产生难以调和的矛盾.因此,案卷移送制度的恢复要求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刑事庭前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庭前审查程序所存在的主要弊端.通过对国外预审程序的比较,探讨了预审的若干理论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司法实际提出了改革庭前审查程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公诉权的功能经历了种种变迁。以北京市检察机关公诉工作为样本的宏观分析表明,从整体看,变迁并未如定位的一样充分发挥预期效果。针对实践中影响公诉权功能实现的因素,应融合法理与国情,走一条多种功能和谐并存、良性互动的道路:在保持适度张力的同时从技术层面规范功能扩张的限度以证成各功能本身的合法性,在实现秩序和谐的目标下以法律适用为纽带促进多种功能和谐并存,在体制改革背景下进行机制创新以保障多种功能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16.
英法意三国预审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审是指在法院正式开庭审判前对刑事案件进行预备性审查,以决定是否起诉或正式开庭审判的审判前程序,其目的是避免法院对被告人不应有的开庭审判.英法意三国由于隶属不同的法系,在预审制度上各有特点.但从最近一次的改革来看,三国在预审制度的设计和实践运行中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所体现的对程序公正与诉讼效率两大价值目标的追求也反映了当今世界司法改革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公诉变更是控审分离的刑事诉讼结构下检察机关公诉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法律未明确规定公诉变更制度,实践中检察机关长期以来一直依据相关的司法解释行使公诉变更权。司法解释存在着过于简单的缺陷,使得实践中公诉变更缺乏严格的操作规范,应尽快以立法的形式确立我国的公诉变更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刑事被害人诉权是刑事诉权的一部分,是刑事被害人作为诉讼主体应有的基础性权利,是公民判断对自我保存所必要的一种宪法性权利。在刑事诉讼的历史长河中,刑事被害人的诉权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博弈中几度沉浮,在不同形态的诉讼结构中显现不同的地位。同时也见证了公民权利的历史变迁。本文拟通过对刑事被害人诉权权益属性的探讨论证其对公诉权制衡的内在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我国①刑事预审法律制度在改革中没有注重刑事预审的准确定位,造成刑事预审机构始终处于与刑事侦查机构界限不明的状态.从正当程序原则来看,随着我国法制民主的不断发展,我国刑事预审机构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是不可或缺的,有利于刑事执法的公正.建立专职、不从属于其它刑事侦查机构的刑事预审机构,刑事预审员和刑事预审委员会的成员由人大常委会任命,可以建立刑事预审员的独立执法机制.这些都有赖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预审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刑事公诉权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公诉权是检察权最核心的部分,公诉权的性质定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刑事诉讼保护人权和打击犯罪两大目标的实现。从我国宪政的合理架构以及诉讼机制的平衡出发,从保证成文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角度去分析,公诉权的性质定位于法律监督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