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殖民统治香港所依赖的港督制度,其核心是保障港督高度集权,使其有效施政管治香港社会;制约港督行使职权,使其自律并强化管理港英政府自身。实行港督制度带给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果,就是通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确保英国在香港、在中国乃至在远东得到最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公民意志的表达具有多种法律渠道,"投诉合唱团"是一种新型的表达方式。投诉合唱是一种社会权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权力意义。"投诉合唱团"拓展了民意表达的方式和渠道,为政府了解社会和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投诉合唱团"在社会权力表达方面也存在局限性,有必要对投诉合唱进行适当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3.
畅通的民意表达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环节,不断拓宽民意表达渠道、丰富民意表达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政治传统——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延续和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民意表达已经在理念上日益成熟,制度上日臻完善,形式上日益多元。当前民意表达形式多元,但依然面临渠道不畅通、制度不完备、表达阶层差异大等局限。为此,可通过固化官方渠道、强化网络渠道、优化综合渠道,拓展和提升民意表达的空间与成效。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民意已经成为公共决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如何积极地应对由网络舆论引发的政府形象危机也成为政府所面临的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简论美国政府决策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府决策体制是政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政府决策体制一般由中枢系统、信息系统和咨询系统组成。美国政府决策的中枢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咨询系统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 ,这是美国政府高效运作的基本保障 ,研究美国政府决策体制对改革和完善我国政府决策体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网络问政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政治民主与社会和谐的选择。当前,网络问政已成为公民了解政事、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成为政府掌握民情、集中民意,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本文在对网络问政常态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简述了网络问政的意义价值,探讨了实现网络问政常态化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加快以及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民意日渐成为媒体和政府关注的中心。给民意更为广阔的表达空间,对民意做出积极的回应,创建政府与民意表达交流的绿色通道,是政府公共决策的必然选择。为此,媒体要改变过去由点到面的信息传播形式,凸现民意表达渠道的广泛性与表达内容的真实性,成为政府决策与民众意愿之间良性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8.
二、土皇帝——港督 在香港,总督大人无论在哪里出现,在场者“都得起立”,俨然为是“万人之上”的土皇帝。从1843年6月英殖民者侵占香港到1989年6月,香港历经28位总督。总督任期由英女王决定,但通常为5年,最长的达10年。港督是英国派往香港的代理人,总揽香港的行政立法大权,并兼任驻港英国陆、海、空三军司令。 从法律上港督的权力则主要是《英皇制诰》、《皇室训令》两个宪制性文件及《殖民地规例》所赋于的权力: (1)皇室授权并指令总督兼总司令行使在他职权范围内的一切权力,其权力来源依据本制诰、委任状、皇室训令、枢密院敕令、重要国务大臣的指令,香港制定的有效法律。 (2)总督有权委任立法局官守议员和委任议员,经皇室同意出任。 (3)总督有权参照立法局的意见及得该局同意制定香港法律。立法局通过的法律,须呈总督审阅,批准或拒绝批准,或留待皇室批准。 (4)总督代表皇室或以皇室名义决定并批租及处置本殖民地的官地。  相似文献   

9.
网络问政是当今领导干部了解民情、采集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开展网络问政的技术途径有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新闻跟贴、论坛、博客、微博、官方网站等。各级政府在网络问政的开展途径、对外宣传、实施效果、互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欠缺,需要努力开拓网络问政渠道,加大网络问政活动的宣传力度,完善网络问政的相关制度,注重问政结果的办理效率并且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网民的培训与教育。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期,在网络时代,政府如何回应网络民意,是对当代政府的考验和检验。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了解网络、使用网络,试图利用网络辅助完成某些事情,由此也就诞生了"网络民意"这一专用名词和特殊现象。对这个问题,政界官员看法不一、观点各异。那么,在后危机时代,要求政府部门提升回应网络民意的能力,这是公共政府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对此笔者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1.
全面深化改革更加强调社会公平正义,更加强调要反映民之所需,解决民之所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要求建立更多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沟通渠道,政府要在决策中听取人民的意见。这要求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意调查制度,全面了解社情民意。目前,民意调查还存在主体不健全、调查方法不科学和网络调查混乱等现象。只有建立健全基本制度保障、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结合中国基本国情灵活运用各种民调方法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民意,促进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网络监督:成因、局限及政府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的普及,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腐败屡禁不止和反腐机制不健全以及民意表达渠道的不畅,极大促成了网络监督的勃兴。但是,可操纵性和欺骗性、非理性和情绪性、极端自由性,以及网络监督的民意背离性、新闻性和时效性都是值得警惕的问题。反腐机关应当:依法规范网络监督;建立网络信息快速反应机制,抢占舆论主动权;主动求变,建立政府引导的网络监督模式,实现政府与网民的良性互动;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上占得先机。  相似文献   

13.
如何应对民众日益多元的生活需求是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学者多从政府内部和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讨论这一问题,将民意作为一个整体性和描述性的概念,却未详细讨论其层次性和多样性。从社会内部视角讨论民意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通过将民意按照主体、内容和性质三个维度进行分类,可将其转化为一个分析性概念。以此分类视角观察北京市西城区"民生项目"个案中民意在民意收集、表达、呈现和监督四阶段中的作用,探索城市基层治理精准化的可能路径,可为解决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咨询制是港英政制的一大特色。了解这一制度和作为其载体的咨询组织的情况,有助于 认识港英政制架构的运作,对我们研究民主参与问题也不无意义。现根据今春在香港期间从有关方面了解到的情况、资料和自己的接触,作一简略介绍。 (一)发达的咨询网络系统 香港的咨询组织数目众多,涉及范围广泛。咨询组织机构,除行政局、立法局、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区议会等这些同时又是较严格意义上的政治架框的组织外,还有从属于  相似文献   

15.
回归后的香港区议会延续了港英政府时期的功能,但也有一定的发展:特区政府取消市政局、区域市政局,提升了区议会的职能;提高民选议员与委任议员的比例,强化了区议会的代表性;理顺区议会与区管会的关系,扩大了区议会在区域行政计划和地区管理方面的职权。为了推进高度自治新局面,本文主张区议会在发挥咨询和区域事务管理功能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反映民意、参与特区管治的功能,为特区政制发展提供合适的后备人才。  相似文献   

16.
水环境治理是重大的政府工程和社会工程,需要公众的适度参与。浙江杭州在政府主导的"五水共治"框架中,既沿用了政府调查、项目动员等常规性吸纳民意工具,也采取了公众咨询、公述民评问政等创新性民意表达机制,在咨询、合法化、动员、问责等方面构成了一条相对完整的功能链,收获了一定的治理效果。通过对水环境治理中民意表达机制的经验研究,可发掘出"吸纳型参与"的基本逻辑,并管窥到政府治理技术的变化趋向,即由公共议题的特殊性质与有效治理的目标取向引致了"运动式治理"向"制度化治理"、"行政管控"向"参与式治理"的转变。然而,治理技术的变化同时受到政府的权力支配者角色限制,"吸纳型参与"也意味着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型趋势可能存在一些变数。  相似文献   

17.
网络民意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民意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如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扩大决策主体,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等等,但也有消极一面,如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可能会造成决策者的决策失误,过量的信息提供会引起决策者的盲目决策等等。政府部门要重视网络民意,也要正确对待网络民意,提高整合网络民意的能力,做到合理利用网络民意,完善政府公共决策。  相似文献   

18.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深入了解民情、倾听民意、集中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2009年以来,省人大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的大局。给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12件富有建设性、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对此,省人口计生委高度重视,积极办理代表建议,实现办理工作与人口计生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通过对香港原行政管理的特色,即以广泛的咨询制度为渠道,以市政管理为中心,以经济管理为主导,以完备的法制为保证,以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为基础等的论述,说明香港原有的行政管理对香港过去的繁荣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分析他们有效的成功的合理因素对祖国内地大城市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司法领域,民意是社会公众对某些案件大体相近的、带有普遍性的意见。尽管目前缺乏较为准确、便于评估民意的方法,但民意仍对司法裁判产生了许多重要影响,并不时地使之处于尴尬地位。囿于司法者与民众的思维方式、司法裁判与民意评判的形成方式以及司法裁判与民意的本质特性方面存在差异,司法裁判与民意之间必然有诸多纠结。因此,司法裁判要改变尴尬现状,实现与民意的共赢,就必须以司法独立为基本前提,在法律的框架内尊重民意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畅通民意参与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