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狱内自杀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罪犯是具有高度自杀危险的群体,因此,预防罪犯自杀是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成功预防罪犯自杀,需要科学地对自杀现象进行评定,并采取相应措施。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自杀协议犯罪场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勇 《法学评论》2006,24(6):124-132
各国社会学界、精神病学界通常将网络自杀(Cybersuicide)、网络自杀协议(InternetSuicidePacts)视作新的自杀类型,实际上,网络自杀协议中存在多种促进、激励甚至直接导致死亡的人为因素,属于互联网时代与自杀相关的网络杀人行为。本文分析了网络自杀协议中之犯罪场及这一犯罪场中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并提出应以减少自杀者和有自杀企图者为目标,主张采取结合疏导、减少有自杀念头者和遏制影响自杀的外部消极因素这两方面措施的对策。本文还对网络自杀协议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我国网络自杀协议相关犯罪立法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日本每年自杀的人数都超过3万人,而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10年。最近几年,由于通过互联网集体自杀的事件频发,日本厚生劳动省已经开始对如何预防自杀进行研究,并将自杀人数减少20%作为目标。虽然正在制订诸如访问保健所职员的家庭、与专门医生的联合以及居民之间相互交流的网络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168例自杀案浅析赵成军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441900)本文通过对丹江口市1984年~1993年自杀死亡案件168例的收集整理,并对自杀的方式、原因及自杀者本人的基本情况、自杀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资料分析1、性别:男性72例(42....  相似文献   

5.
自杀行为违法性之否定——与钱叶六博士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钢 《清华法学》2013,7(3):143-164
自杀意味着被害人自主决定地选择了死亡。为了有效保护被害人的生命法益,对于自杀的认定应当坚持承诺说的标准。自杀体现着自杀者处分自身生命的自由权利,法规范没有理由对其加以禁止。尤其是不能根据家长主义否定自杀者对自己生命进行支配、处分的自由。虽然在特定情况下,他人违背自杀者的真实意志阻止其自杀或者对其加以救助的行为可以通过推定的承诺合法化,但是这也并不当然地意味着自杀并非法规范所认可的自由权利。自杀不可能构成刑事不法,应当通过限缩性解释将其排除在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之外。以欠缺可罚的违法性为由论证自杀不应受到刑事处罚则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当前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现状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青少年生命意识不成熟,抗挫能力弱.指出预防青少年自杀问题应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首先家庭的环境和教育对避免青少年自杀问题尤为重要;其次是必须改变当前中学的应试教育方式,避免无暇顾及学生心理教育和个性上的特点.青少年只有各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才能健康成长.同时法律干预也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面对目前不断发生的研究生自杀事件,本文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对研究生自杀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狱内罪犯自杀危险性评估已经成为现代监狱科学化、法制化、社会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我国罪犯自杀的评估研究还非常欠缺。在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自杀和罪犯自杀的相关评估理论模式和评估研究之后,在总结国内罪犯自杀评估和预防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罪犯管理和改造的实情,提出了罪犯自杀危险评估的原则,并从罪犯自杀危险性因素的建构、罪犯自杀危险性的评估手段和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狱内罪犯自杀危险性评估的初步构想,以期为进一步的有效评估罪犯自杀危险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芦红 《法制与社会》2010,(24):67-68
人寿保险合同中的"自杀条款"在保险领域中,一直都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自杀是否具有可保性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理论发展过程。最终,美国法院在自杀可保与不可保的冲突中创制了自杀免责期间制度,并发展成为如今的"自杀条款"。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新修订的《保险法》第44条有关"自杀条款"的规定,主要从法学理论上分析复效合同中自杀免责期间的起算点问题以及新增加的但书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2000年全世界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815000人,自杀已成为世界第13位死因。本文对郑州市188例确定为自杀案件中死者的性别、年龄、自杀方式、自杀原因等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根据辖区内自杀案件的特点,对其中自杀方式较为特殊或复杂的案件进行分析总结,将之归结为非典型自杀,根据其损伤方式,伤口形态等的不同将其分为多种方式自杀和特殊创伤型自杀,分别进行阐述,通过对这些非典型自杀的法医学特点的分析,为非正常死亡案件性质的正确判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李瑾璐 《法制与社会》2012,(22):168-169
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对于社会还是家庭,他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年来,在这个群体中屡次出现自杀事件,引起了人们不尽的思考和感叹。本文将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挖掘出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杀案件的法医学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正> 自杀正成为我国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本文作者对本中心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三年间所有经法医学鉴定及现场勘察综合分析,确定为非正常死亡的自杀案件进行了总结、统计和分析,并对死者的性别、年龄及  相似文献   

14.
225例自杀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湖南省桃源县1982~1991年自杀死亡案例225例,并对自杀的方式、原因、性别、年龄、职业、文化、婚姻、季节、年代、处所等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于都县209例自杀死亡案例统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县209例自杀死亡案例的统计分析,探索自杀者性别、年龄、职业、自杀手段、诱因等的一般规律。并对特殊自杀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非正常死亡案件中,自杀案件占很大比例,本文对黑龙江省嫩江农垦区10年来检验的213例自杀死亡案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资料是1983~1993年,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调查、法医检验鉴定的自杀案例,经筛选资料齐全的213例。按统一标准和要求对自杀案中死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自杀方式、自杀原因、自杀季节与时间、死亡场所等进行统计分析。 1 结果 1.1 年龄、性别、文化、职业、婚姻。  相似文献   

17.
如何有效制止罪犯自杀一直是摆在监狱管理系统面前的一个难题。罪犯的自杀事件不但严重危害着监管秩序,也具体反映了刑罚执行效率和罪犯改造质量。本文从工作实际与相关社会及法律理论出发,对罪犯自杀问题的形成原因和综合治理加以探讨分析,并结合实例,针对罪犯自杀的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希望能对控制这一现象、改进监狱管理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314例自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良鹏  王波 《法医学杂志》1996,12(2):84-86,89
本文分析了黑龙江省鸡西市自杀死亡案件314例,对死者基本状况、自杀原因、方式及尸体检验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探。  相似文献   

19.
何力西 《法制与社会》2010,(19):182-183
本文采用简版大五人格量表、主观社会支持量表、贝克自杀量表对226名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服刑人员的责任性越高,自杀意念越低;神经质得分越高,自杀意念越高。(2)社会总支持影响服刑人员自杀意念的形成,支持力度越低越易产生自杀意念。(3)用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责任性、健康状况、职业、独生与否与自杀意念强度息息相关,其中责任性与自杀意念相关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广州某区24例烧炭自杀案例的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地区24例烧炭自杀案例资料,对一般情况、现场勘查特点、尸体检验及自杀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24例烧炭自杀案例中男性略多于女性(2.43∶1),自杀实施者以青年男性居多(P0.01);自杀案例的发生无明显季节倾向,现场密封行为及辅助手段的实施与性别之间无明显关系(P0.05);自杀原因以感情问题居多。结论烧炭自杀案例在本地区发生具有明显年龄及性别趋向,且自杀现场具有明显的共同性,在实际现场勘查和鉴定工作中可根据现场勘查特点及年龄性别特征加以重点考虑。因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同可能导致案件特点的不同,本文仅对此类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