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问:据报道,日本官房长官梶山静六8月17日在朝日电视台访谈节目中明确表示: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中所谓"周边地区""理所当然包括台湾海峡"。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我们对作为日本政府主要成员的梶山静六官房长官的上述发言表示严重关切,要求日本政府对此作出明确澄清。关于日美安全合作问题,中方的立场是明确和一贯的。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这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日方在中日联合声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恢复中日邦交问题。(一)两国关系现在以"积累"方式逐渐改进,但对日本政府的政治、经济分离的想法,您是怎么看的?答:正如桥本先生所说的,现在中日两国关系正采取"积累"方式逐步改进。但是,中日关系的现状还远不能满足中日两国人民要求恢复邦交的强烈愿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包括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正常化。因此,用"积累"的方式逐步改进两国关系,当然就应该同时改进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而且政治关系的发展和经济关系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中国政府历来认为,在中日两国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3.
台日关系的发展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台湾当局趁国际形势急剧变化之机,竭力加强对日本的活动,提升与日本的“实质关系”,日本政府则出于现实利益考虑,采取一些措施,积极改善与台湾的关系,使台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这种状况对两岸关系和中国统一问题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我们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1)
正5月21日,针对民进党已经在台湾上台执政,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联系沟通机制是否还能继续运作的问题,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应询表示,只有确认坚持"九二共识"这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共同政治基础,两部门联系沟通机制才能得以延续。马晓光表示,2014年2月,国台办与台湾陆委会负责人在南京见面,决定在"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建立两部门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两年多来,  相似文献   

5.
从1995年下半年到1996年上半年期间,由于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关系趋于紧张,台湾经济也受到影响,但1996年3月台湾进行了“总统”选举,5月李登辉就任“总统”之后,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紧张关系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6.
台湾与东盟经贸关系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趋势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内部各国的经贸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对外经贸关系更加密切。中国与东北亚的日、韩正在洽谈建构自由贸易区,也与东南亚签定了在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这必然削弱了台湾与东盟的贸易和投资关系。台湾当局深怕台湾经济被边缘化,在政治外交和经济各方面采取对策,企图与东盟加强经贸关系。  相似文献   

7.
如今台湾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发生了急速的变化。从经济方面看,1980年代后半期,包括新台币在内的东亚各种通货大幅度升值,因此造成台湾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至今仍在继续之中。几乎在同一时期里,台湾在政治方面也开始从权威主义体制向民主政治方向转移,逐步进入最后的阶段。尽管台湾岛内这种经济与政治的变化,以及受到其相互作用的波及,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关系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经济活动与当局的关系。关于这一点,本文想从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以来,台湾与东盟国家进一步加强彼此间在政治关系领域的互动和交流,双方的政治关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提升。在两岸成功签署ECFA之后,台湾—东盟关系的发展趋向更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利益驱动的结果,但客观上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的提升和加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中国大陆的外交成本。因此,考察冷战后台湾与东盟政治关系的发展演变,对于制定相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台湾最新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台湾工商界人士对岛内政治安定与社会治安表示悲观,54%以上的受访者对台湾投资环境不满意,60%的表示今年经济增长率将低于1994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有77%的受访者看好祖国大陆投资环境。经济分析家认为,由于李登辉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引起两岸关系紧张,但台商投资内地的热情不减,主要是因为岛内投资环境日益恶化,而大陆鼓励台胞在内地投资的政策没有变。  相似文献   

11.
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下,2012年的港台关系呈现出稳步推进、全面发展的态势。香港特区政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将保持港台关系在两岸关系中的独特优势,努力拓展与台湾交流合作新局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与台湾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旅游、人员往来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着力提升港台关系发展水平。新一届特区政府为港台关系谋篇开局7月1日,以梁振英为特首的新一届特区政府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8,(6)
正摘编自2018年3月1日台湾《经济日报》台湾《经济日报》3月1日发表社论说,2月28日在台湾已经成为一个被赋予各种浓厚政治意涵的日子,各方政治势力无不在这一天通过活动来彰显各自的政治主张。大陆也在这个特殊日子,发布被称为"惠台大礼包"的《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  相似文献   

13.
对外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美国市场在台湾外贸诸市场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台湾对美国贸易额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台湾经济增长率的升降。如果说研究台美经济关系是了解台美政治关系的基础,那么,探讨台美贸易关系则是了解台美经济关系的关键。三十多年来,台美贸易关系在台美政治经济等关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发生了一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8,(15)
正摘编自2018年7月18日台湾《大华网络报》台湾《大华网络报》7月18日发表社论文章说,蔡英文日前在台南为候选人助选时表示,民进党"执政"2年来做了很多事,且因为"民进党很会处理经济",台湾经济越来越好。此言一出,引发网络一片嘲讽,认为与人民距离遥远的蔡英文不但是自我感觉良  相似文献   

15.
5月20日,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台湾新当局将着力"解决问题",在她列的5个问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经济问题。近年来,台湾经济发展持续放缓,外贸出口衰退,失业率高企,薪资长年不涨,民众叫苦不迭。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台湾经济成长率0.85%,为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最低。分季度经济成长数据显示,台湾经济已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连续出现负增长,2015年三季度-0.8%,四季度-0.52%,今年一季度-0.84%,发  相似文献   

16.
正近期,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在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受污染的120万吨水排入太平洋,这一行径受到全球舆论一致声讨,包括中国、韩国等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提出了严正抗议。台湾岛内,包括渔民、渔业组织和环保团体在内的台湾民众也十分关注,并表示担忧和愤慨,认为这是对台湾渔业和海产品的毁灭性打击;而民进党当局的态度却极为消极,甚至不惜替日本核废水处置做法辩护,其种种软弱、暧昧言行引起舆论挞伐,批评其"逢日必软"沉疴发作,这是在拿台湾民众健康福祉当儿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聚焦中日间关于台湾问题的“1972年承诺”,对中日两国围绕台湾问题存在分歧的症结及解决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日本一直不肯直接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并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制造摩擦(如邀请台湾政治敏感人物访日),除了因为他们有些人无意认真遵守《开罗宣言》的规定之外,还因为他们不得不受美国台湾政策的影响以及他们固有的对台湾的战略思考所致。中日间关于台湾地位问题的“1972年承诺”就是鉴于日方这种法律、政治和战略考量,在中美日三国合作的背景下妥协的产物。笔者认为,随着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趋于形成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建立,必将为中日间关于台湾问题的合理解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19)
正9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台湾县市长参访团。俞正声首先向参访团一行表示欢迎,对台湾县市长参访团在台海局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一如既往坚持"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积极推动两岸县市交流,努力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表示赞赏。俞正声指出,今年5月以来,由于台湾新执政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破坏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致使  相似文献   

19.
经济     
《台声》2017,(15)
<正>台研究机构微调台湾今年经济增长率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7月18日发布数据,将2017年台湾经济增长率预估上调至2.14%,较4月份的预测提升了0.03个百分点。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吴中书表示,过去几个月来,全球经济复苏力道比原先预计畅旺,带动出口扩张。该院报告指出,上半年台湾整体经济增长率为2.53%。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1,(2):19-19
《中美联合声明》摘录 双方强调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中方强调,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信守有关承诺,理解并支持中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赞扬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欢迎两岸间新的沟通渠道。美方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