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传统义利观的当代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玉萍 《理论学刊》2007,3(5):104-106
传统义利观的近代命运展现为排斥与认同的二极对峙,一方面文化批判思潮对其价值取向与近代化进程的不适应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抨击与清算,另一方面新儒家则肯定其正面意义以及与近代化过程的联系性。事实上,传统儒学本身具有意蕴的多重性,简单否定或肯定都有其偏弊,化解传统义利观与近代化过程紧张关系的可能出路在于义利之间的视域转换,即由不谋个人之利转为谋正当合理之利,由不计其功转为计合理之功。  相似文献   

2.
孔子的义利观对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产生着极深远的影响。在孔子看来,“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肯定了追求物质利益和求富疾贫是人的天性;他肯定了“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的行为准则,要求在求利时摆正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他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主张平均、平等的思想。以现代的新视角来观照孔子的义利观,对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义利观的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正是体现了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统一 ,因而坚持新时期的义利观就是坚持“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4.
确定安全责任意识是贯彻安全生产法的基础,是安全监管的补充和思想保障。在责任实施中,正确的义利观和道德法则是行使责任的内在依据。因此,探讨义利观、道德法则与安全责任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具有普遍性和恒常性,义利观作为道德价值观中的基本的价值观,很好地诠释了道德法则的内在含义;正确的义利观和道德法则是确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的重要思想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伦理道德中,义利问题是思想家们争论最多也是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墨子义利观的基本观点是尚利贵义,义利合一。当前中国诚信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割裂了"义"与"利"两者之间的关系,过分求利而忘义。研究墨家义利思想,可为解决当代中国诚信危机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岳慧 《世纪桥》2010,(11):13-14,29
通过多次对汶川地震灾后受灾地区干部、群众物质重建和思想重建现状的调查,我们将调研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提炼,分析了受灾地区物质重建和思想重建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受灾地区干部、群众物质重建和思想重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措施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促成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当代中国道德重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仍然处在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结构与文化形态急剧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也日趋多样化.与此相应,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规范都在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因此,社会交往中的主要道德问题和道德要求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我们必须根据上述变化了的时代特征来思考这个问题,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传统社会信用本质是共同体信用或信任网络,这种信用与其赖以运行的基础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这是传统社会未出现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社会转型摧毁了传统信用运行基础并使之失灵,社会行为主体在逐利动机驱使下不能受到有效约束,构成当前我国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本原因.通过对现代信用制度运行基础的重建来推进我国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成为治理当前信用危机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取向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精神的东西才不会被历史的尘沙所湮没。人们应当怎样面对自身、国家、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哲学所揭示的内涵,正是对我们现代生活的昭示,本文就是通过对传统文化中价值观内容简要评述,为现代人提供某种警示。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关于生产、生产方式、商品生产与流通、消费与消费方式的论述,是回应马克思主义低潮论、危机论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方法论依据。回顾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发展演变的历史,结合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转变的历史轨迹,文章着重指出:马克思、恩格斯正确地诊断了资本主义的病症,但无论马克思还是恩格斯从未宣称自己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方法、视角和精神的价值远大于其具体观点;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继续存在,马克思主义就还有意义,曼德尔等人就是延伸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分析方法,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提出修正。马克思虽更多地讨论生产的问题,但似乎预见了消费者社会的到来。资本力量在世界市场的扩张、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全球转型,预示着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学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和批判重获新生的时机到来了。  相似文献   

11.
本期"精彩一课"我们为大家编发的是刘梦溪同志的《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请读者关注。 百年中国,是指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也就是清末民初,一直到今天这一历史段落,大体上相当于20世纪的100年。讲一讲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与文化变迁,也可以说,是对这100年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2.
韩国: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明伟 《新视野》2003,(2):79-80
韩国与中国的历史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是具有儒教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在朝鲜战争之后短短的30年里,韩国却走过了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历程,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成为世界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本文试图通过对韩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转换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总结韩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结合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13.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浅谈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本文从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大学生出现诚信缺失现象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大学生诚信重建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在社会公平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相对于城市公民,农村社会公平的缺失依然严重,尤其在教育机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土地征用以及参与市场竞争方面更为突出。从打破城乡二元制度结构、发挥政府在再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建立健全市场公平竞争的规则入手,着力推进农村社会公平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震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震灾后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恐惧、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反应,另一方面还包括不良的躯体症状与行为反应。按照一些基本的途径做好震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性工作。在震灾后及时地总结经验,建立心理援助的制度化服务体系,是震灾后心理健康长期维护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关系着大学生的心态和价值取向,影响着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最终实现。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缺失,有社会、学校和个体三方面的原因。要重建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需要社会各界多一些理解、尊重和宽容,需要高校多一些关心和支持,需要辅导员自身不断提高职业满足感。  相似文献   

18.
吴宓为中国现代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以来,以进化论为特征的激进文化典范,几乎牢笼了中国思想界急欲图强的知识精英,而吴宓处此天下趋新之际,痛感于传统精魂的失落与西学的片面张扬,遂引美国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理论相抗衡。但时势难拂,吴宓文化观主张中西融汇贯通,另图重建文化典范,实为新文化之异响,且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片面之处,有矫正之功。如欲对近代以来思想文化有通盘认识,此皆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9.
1976年的唐山地震作为一次突发性事件.在地震发生后,上海各界立即组织力量、抢运物资,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中.通过派遣医疗队、安置来沪人员和援助灾后重建等措施,上海为唐山震后救援与重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下,上海对唐山震后救援与重建的举措也不可避免地体现着当时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给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带来了一定的刺激和冲击。"孝道"文化在当前存在被误读和曲解的现象,考察中国传统孝道,并对其提出批判性反思,不仅有思想史研究的学术意义,更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当代家庭关系建设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