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贯穿高校教育的全部课程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是提高艺术教育质量的重要要求。另一方面,艺术教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媒介。为了让公安院校能够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安徽公安职业学院为例,从公安院校艺术教育意义、现状以及育人路径等方面进行探析,让公安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艺术教育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大学生已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他们缘于提升自我能力、奉献社会等动机参与志愿服务,理应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通过调研沈阳医学院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志愿组织专业化程度无法满足需求、志愿服务形式单一、志愿服务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志愿者的积极性偏低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观照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提出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路径,即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志愿服务专业化、志愿服务法治化和志愿服务网络化。  相似文献   

3.
“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落脚点。对于警校而言,“资助育人”工作要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为目标,不断提升“资助育人”工作的质量。基于此,本文以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了立德树人背景下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实施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非常看重对全体人民进行德育教育,在多次阐释中都提到要发挥立德树人在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中的中心作用,形成了体系明晰、论证科学的"立德树人"德育思想。本文阐明了习近平"立德树人"德育思想的理论渊源,深入探寻其生成发展。深刻阐释了"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德"与"树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人、有创新思维与广阔视野之人、有中国气质、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精神内涵,提炼出习近平"立德树人"德育思想以文育人、以德育人、以行育人三重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管取得不少成绩,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以“阳光号列车”为代表的志愿服务组织是大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志愿精神新常态,探索新媒体背景和社会治理视角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客体主体化,能有效增强志愿服务在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必须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核心.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要以高校图书馆独特功能发挥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党中央把握教育规律,掌握教育发展趋势,为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而做出的重要决策.高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以“育人为本理念”为隐性路径、以“师风师德建设”为重要路径、以“社会齐抓共管”为基本路径,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湖湘文化有效融入校园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基础,也是强化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当前,湖湘文化进校园面临的现实挑战主要是学校育人目标模糊,发展性不强;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创新性不足;学生兴趣爱好减弱,参与性不高.推进湖湘文化进校园要优化课程顶层设置、建设专业素质的教师队伍、丰富校园文化形式、完善课程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系统工程。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仍然存在师资不足、开课质量缺乏保证、评价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作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必要延展,思政课实践育人必须遵循正确实施路向,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力军作用,发挥思政实践课的主渠道作用,打造立体实践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0.
科研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路径。针对公安院校科研育人理念淡化、缺乏科学合理的科研育人机制等问题,结合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对科研育人的内容、科研育人应遵循的规律,对公安院校科研育人的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公安院校科研育人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为当前德育提出新挑战。高校作为德育的主场域,必将"立德树人"理念贯彻到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完善德育发展新机制。亲和力是人际交往关系中的推动力量,是个体被接受和亲近程度的衡量标准。提升高校德育亲和力是增强高校德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新时代提升高校德育亲和力,首先要分析德育自身影响力、德育工作者与德育对象的互动关系以及德育外在环境影响等问题,从现实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正确方向,提高德育工作者亲和力,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从而增强德育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根本任务。公安院校坚持"政治建校、政治育警"办学方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公安人才为靶向。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不仅要强化过硬的专业素养,更要塑造信仰坚定的忠诚警魂,这是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主线。实现公安院校铸魂育警的人才培养目标,要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思政课为主渠道、主阵地,同时加强专业课协同教育,融合校园日常教育,完善校局合作机制,从而建构公安院校"三全"育人、多维协同的忠诚警魂培塑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外四树内四塑"几个维度提出加强社团内部建设和外部发展的几点建议,并从社团方向、社团支撑、社团动力几个方面对加强社团可持续发展进行思考,以期能为社团更加健康有序发展,从而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是当前高校的重要主题和任务。在这个背景下,“四史”学习教育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大学生“四史”学习教育面临着教师配比不完备、理论体系不完善、教育形式运用不灵活等难题。要发挥思政教师主体作用,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创新运用教育新形式,形成全员育人新合力,构建全程育人新思路,从而提升全方位育人新成效。  相似文献   

15.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社会赋予高校的诸多使命中,立德树人是第一位的,也是最根本的。做好立德树人工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关键。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客观要求,也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要求的现实需要。从长远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6.
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开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就业环境变化,助力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的需要.高校在教育实践中要构建大思政格局和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创新育人方式,建立协同育人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信念、就业精神和就业动力.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使用扣好"第一粒扣子"来比喻引导青少年价值观、帮助青少年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的重要性.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注重培育未成年人活动阵地的打造,着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完善志愿服务网络平台,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同时也是“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一员。“三全育人”理念的提出既赋予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新使命,同时也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挑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辅导员在“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探究辅导员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中的职责,提炼出辅导员在新形势下的角色定位,指出掌握“三全育人”的方法,要准确把握学生工作基本规律,才能更好地迎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实现辅导员角色的新变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基于文化向度的视角挖掘立德树人核心文化内涵,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人、以红色革命文化影响人、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人,可以使立德树人的概念内涵更加丰富,育人模式更加科学化,使新时代的警务人才能够拥有更丰富的文化自觉和更勇敢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于教师,首先考量的是教师的育德能力。提升高校教师的育德能力既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又是推行"课程思政"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迫切需要。"课程思政"要求教育行政部门、高校、教师三个层面提出提升高校教师育德能力的对策: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督导功能,搭建育德平台,制定教学指南;高校应构建各部门通力合作的工作格局,开展教师育德能力培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教师应提升职业修养,强化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