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西伯利亚研究》2014,(3):F0004-F0004
外贝加尔边疆区成立于2008年3月1日。它位于北纬49°30′-58°,东经108°~122°,处于亚欧大陆的偏东地带。其西部为布里亚特共和国,西北部为伊尔库茨克州,东北部为萨哈(雅库特)共和圜,东部为阿穆尔州,东南部与中国、蒙古国相邻。境内有山地、高原、  相似文献   

2.
《西伯利亚研究》2013,(2):F0004-F0004
阿尔泰边疆区位于北纬52°46’东经82°37’,西伯利亚南部的鄂毕河和卡杜里河流域。领土从南到北约为360公里,东西约585公里。面积l6.91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联邦领土面积的1%。该区南面和东南面与哈萨克斯坦接壤,西南与俄罗斯的阿尔泰共和国接壤,  相似文献   

3.
《西伯利亚研究》2008,(2):F0004-F0004
布里亚特共和国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东经98°40′至116°55′、北纬57°15′至49°55′之间。南邻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邻特瓦共和国,而北部、西北部与伊尔库次克州接壤,东邻赤塔州,领土面积为35.13万平方公里。2003年布里亚特共和国共有人口100.33万人。布里亚特共和国是典型的山地地形,平原少,海拔为500-700米。在布里亚特共和国领域内有闻名世界的大湖——贝加尔湖。  相似文献   

4.
《西伯利亚研究》2009,(1):F0004-F0004
外贝加尔边疆区是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经济区的行政区之一,包括31区、5直辖区市。边疆区中心是赤塔市。领土面积43.15万平方公里,在俄罗斯各行政区中根据面积大小为第12位。边疆区有人口105.4万人。边疆区南北最大距离1400公里,东西1200公里。边疆区西部与布里亚特共和国相邻、西北部和伊尔库茨克州接界。东部、东北部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阿穆尔州相邻。南部、东南部与中国和蒙古接壤有1500公里边界线。  相似文献   

5.
《西伯利亚研究》2013,(5):F0004-F0004
犹太自治州位于俄罗斯远尔地区的阿穆尔河沿岸地区,北纬47°~49°,东经130°~135°之间,东西跨度最宽330公里,南北最长220公里。,其西南和中国黑龙江省接壤,西北和阿穆尔州接壤,北方、东北及东部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接壤。 州徽 犹太门治州州徽是海蓝宝石颜色徽章法国盾,宽与高的比例为8:9。在上下两部分分别有细水平纹,由白色、浅蓝色和白色条纹组成,彼此之间的宽度均等,其宽度是徽章高度的1/50,这些条纹象征着比拉河和比詹河。徽章中间是带有黑色条纹的金黄色乌苏里虎。  相似文献   

6.
中国黑龙江省黑河市与俄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中斯克市(简称布市)早在19世纪中叶就是中俄两国的重要贸易中心,布市曾是“自由港”,黑河市曾被誉为“万国商埠”。自1986年黑河口岸与布拉戈维中斯克口岸开通以来,黑河与阿穆尔州经贸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黑河与阿穆尔州在中俄经贸合作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2019年9月25日,俄阿穆尔州政府审议通过《2020-2025年阿穆尔州乡村全面振兴国家纲要》并自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纲要是在《2014-2017年及2020年前乡村振兴联邦专项纲要》实施期结束后,阿穆尔州推出的乡村振兴新举措、新规划,是对《2020-2025年俄联邦乡村全面振兴国家纲要》的响应与落实,旨...  相似文献   

8.
在书案上 ,摆放着一本装帧典雅 ,上面印有俄罗斯阿穆尔州地图的大书 ,吸引了我。这就是由高中毅、陈辉和张红侠撰写的《一水相连的好邻居——俄罗斯阿穆尔州》(以下简称《阿穆尔州》)。该书 2 1章 ,共 5 5万字。该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阿穆尔州的历史、民族和人口 ;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区划和矿产资源 ;政治局势、行政建制和社会人文环境 ;文化、教育和科研等基本情况。为了适应对俄经贸合作的需要 ,书中以极大的篇幅详细地论述了阿穆尔州经济领域的改革进程和发展前景 ;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信息业和商业等部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阿穆尔州拥有十分发达的科研体系,其中包括11个科研单位,5个各类国立高等院校,它们进行各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其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的阿穆尔州科研中心起到了核心作用,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探讨本地区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规律,以及对自然资源进行系统开发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阿穆尔州企业发展预测中心始建于1998年.这个非商业性社会团体的成员包括专职企业顾问、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高等院校经济学教师和政府机关的经济师. 1998年,俄罗斯经历了经济危机.俄政府宣称的经济全面衰退导致进口下降,但是却促进了地方企业和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设和使用新的航天发射场已经成为世界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射载人航天器和大型运载火箭。这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学和技术实力,以及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2010年俄罗斯航天局有目的地在阿穆尔州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阿穆尔州森林覆盖率较高,划分为五个森林经济区。林业经济分为采伐、加工两个行业,在整个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大。目前该州林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非国有比例较高,重视欧洲生产设备与技术标准的引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印西段领土边界纠纷呈现升温趋势。从证据分析角度看,1684年和1842年条约因相关条款含糊不清而缺乏证据效力;同样,印度主张的各种地图也缺乏证明价值。与之相比,历史证据和有效管理证据证明我国对西段地区具有领土主权。印度以实际控制为据企图对抗我国对阿克赛钦地区的领土主权,因1959年关键日期已"固化"其归属于中国,所以其采取的任何嗣后利己行为不具有可采性。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印两国为了维持边界的稳定谈签了一系列协定,但鉴于印度依据片面理解的实际控制线,不断在西段部分地区制造各种事端,故我国应对此采取切实有效的反措施,进而为通过谈判解决领土争端提供法理和相关证据基础。  相似文献   

14.
《西伯利亚研究》2014,(2):F0004-F0004
萨哈林州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东部,是俄罗斯联邦唯一一个坐落地59个岛屿上的行政区。萨哈林州濒临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西隔鞑靼海峡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相望,南与日本隔海相望。领土面积为8.71万平方公里,占俄罗斯联邦领土总面积的0.51%。2010年人口497939人。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 ,推动沿边对外开放战略升级 ,黑河市与俄罗斯阿穆尔州提出建立边民互市贸易区的构想。双方地方政府就此进行了初步可行性研究论证 ,已达成协议 ,选定区址 ,并规定了经营方式及管理办法 ,制定了实施步骤 ,同时提出了一系列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16.
阿穆尔州拥有相当发达的科研系统,其中包括11家科研机构和5所各类高等院校,它们从事着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以研究本区域自然资源形成规律及其综合开发技术为主要工作的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阿穆尔河流域科学中心起主导作用。阿穆尔州有种类繁多的矿产。其境内已知有多处金、铅、锌、铜、钼、铁、钛、稀土金属、煤、滑石、石墨、磷灰石、磷钙石、各种建材等矿床和矿苗。阿州总经济潜力估价4 000多亿美元,而其中至多5%~7%投入了经济周转。矿物资源是阿州的主要资源。相信它们将是贵我双方远景科技交往与经济合作的项目。我们认为,俄罗斯阿穆…  相似文献   

17.
马来西亚联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sia)成立于1963年9月16日,其前身为英国在东南亚以马来亚联合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a)为中心的殖民地。在它那面积为330000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居住着2200万左右的人口。马来西亚包含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北部,它与泰国、文莱和印度尼西亚拥有共同的领土、领海分界线,与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拥有共  相似文献   

18.
近五年来,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既有缓和,也有紧张的局面。中国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惹事,也不怕事"等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重要理论。中印双方通过高层互访、经济合作、外交和谈、军事沟通、民间交流等形式深化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问题的危机管控机制。中国政府在应对"帐篷对峙"、"藏南演说"、"中国入侵论"等危机事件中较好地管控了中印边界地区领土争端危机,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  相似文献   

19.
杨昊  蔡拓 《国际安全研究》2013,(3):75-87,157
国家间的领土主权争端反映的是国家之间在对地球空间产权私有化过程中的分配矛盾。建立在私有化分配方式基础上的领土主权争端已经成为威胁国际稳定、阻碍地区共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应对领土主权纷争的传统手段也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争议领土公地化为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纷争提供了另一种选择,即通过订立维护领土公共性功能的国际条约、创设有效的多边协商机制以及强调多元行为体的共同参与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将争议领土公地化,从而克服由私有化分配方式制造的困局。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已经出现了运用公地化策略解决国家间领土主权纷争的成功实践、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国际社会应对南极洲主权争议的"冻结主权"原则的实践,中美洲三国对丰塞卡湾的共同行使主权。这些成功实践既涉及地球特殊空间,也涉及一般化的国家间领土主权争议。通过对国际社会中成功实践的考察,探索实现争端领土公地化的关键要素,有助于丰富应对领土主权争端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东北亚地区领土争议频发是历史因素、民族主义、地区结构失衡及各国战略失效等多重原因导致的,而战略性因素又是各种内外因素由压力转化为具体政策互动的关键。在东北亚地区领土争议长期化和复杂化的背后,部分国家在战略哲学、战略观念和战略机制上的缺失,是领土问题久拖不决乃至激化的原因所在。为了摆脱目前的困局,只有满足明确领土争议问题在各国总体战略框架内的地位、对领土纠纷中的代价承受力有正确的认识和强化地区性的战略妥协机制这三个条件,地区内领土纠纷的战略议程才可能重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